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教学实践

来源 :现代信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2008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高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弊端,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思路,文章对项目教学法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具体设计、方法和实施的效果进行实践性研究。学生在课堂上既学习了知识也掌握了企业网站开发流程,通过项目训练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真正实现与真实岗位对接。
  关键词: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法;网页制作
  Abstract:In view of the drawback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Web Design and Production”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rough the teaching ideas based on the work process,the article conducts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specific design,method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with the help of information teaching platform in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students have both learned knowledge and mastered the corporate website development process. Through project training,students have accumulated a wealth of project experience during school,and truly realize the connection with real positions.
  Keywords:work process;project teaching method;webpage production
  0  引  言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其主要的培养目标就是学生系统性地学习并掌握网站开发的理论知识,同时能够熟练进行网页的设计和制作,从而能有效应用于将来的网站开发工作中。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市场对网站开发的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大,作为高校,应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需要使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更为贴合,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面向市场需求的技术型人才。
  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是符合高职教育坚持“职业化、员工化”的教学改革思路,其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特点[1]。
  在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处于教学的主体,而是作为引导者,帮助及促进学生进行项目学习,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发挥其学习主体性,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解决实际问题[2]。
  1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概况
  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表单设计与制作模块为例,以本校2018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应用研究。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开设时间是大一第二学期,共18个教学周,每周4课时,共72学时。本门课包含“Web前端开发工程师”岗位需求三要素:HTML、CSS和JavaScript,主要是为专业培养目标中的“网站建设”起支撑作用,和“数据库应用技术”“网站建设与开发”等课程结合,培养网站建设与管理方向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整个课程选取学生寒假实践承接的政府公益性网站“助农网”,将完整的“助农网”工作项目贯穿始终,包括:需求分析、网站策划和设计、网站建设与制作、网站部署和验收。按照项目开发流程结合教学实际,划分成5个子项目,本研究选取表单模块,依据Web前端开发工程师典型职业岗位,选取与本课程相关的典型职业技能,整合“助农网”教学项目,选取表单设计与制作这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实践性研究。
  2  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实施
  本文以表单模块为例,验证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是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通过在课程中实施基于实际工作過程的项目教学法,促进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做到更好地掌握岗位技能,对于培养学生们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充分体现出高职教育的职业化特点[3]。
  2.1  教学目标
  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Web应用开发能力”的培养要求,结合“1+X——Web前端开发”职业能力标准中的技能要求,以及课程标准中的岗位目标,并结合学生学情,以政府公益性网站“助农网”的设计与制作为主线,整合教学内容,设定表单模块的三维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学生经过前期章节的学习,学生熟悉了网页项目的开发工具和开发流程;经过本章节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表单标签(form、input、textarea、select)和属性、表单的布局和美化等基本知识。从学生的课前微课学习和理论测试结果来看,学生对于新课知识点掌握良好;从学生提交的原型图来看,设计稿基本能满足客户需求和用户体验,但综合应用能力较欠缺。经过一学期通识课程的学习,学生面临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学习模式的转变,具有职业理想,亟待形成专业认知和岗位认知,同时对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很感兴趣,对新兴的信息化技术有较大的热情。
  2.2  教学设计
  本次教学选取来自政府公益性项目“助农网”的表单模块为载体,要求学生完成“助农网”四个表单模块的设计和制作。按照企业实际开发网站的流程:需求分析-网页设计网页制作-部署验收来策划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真实的职业情境。四个教学任务都按照实际工作流程来组织教学过程,基于实际的工作过程,以任务为驱动,对接技术活动全过程,优化教学环节。   2.3  教学内容
  教师首先要和企业导师一起,结合企业中“Web前端开发设计师”的岗位标准,练习本章的教学内容,创设出本模块的典型工作任务——“助农网”四个表单页面的设计与制作,引导学生先明确网页需求,根据需求进行页面设计并熟练的制作出页面。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点递进关系,将表单项目分解序化成4个典型工作任务,分别为登录表单、留言反馈表单、注册表单、商家表单。其中登录表单主要知识点为认识表单;留言反馈表单主要知识点为表单布局;注册表单主要知识点为表单空间选择;商家信息表单主要知识点为表单的综合应用。其设置包含了表单所需的知识点,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四个任务环环相扣,其流程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相应知识点。
  2.4  教学实施流程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利用超星学习通在线学习平台,4个表单子任务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整个企业任务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实施流程图如图1所示。
  2.5  教学具体实施
  根据教学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依据职业教育改革要求,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助农网”真实任务为驱动,合理采用多样化教学策略和信息化手段,构建高效课堂。
  课前老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每个学习任务书,指定教学资源。初步了解表单任务。学生根据学习任务书,解读需求分析并设计原型图初稿,教师在在线学习平台发布微习题,课前测试如图2所示,根据平台测试结果,掌握学生知识准备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测试结果分析如图3所示。
  课中情境引入,通过查看常用网站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表单。通过展示“助农网”表单空白页面明确本次课的任务,通过教师自制的Flash视频动画,演示表单工作原理,变抽象为形象,更好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表单解决教学难点,学生进行挑战答题,寓教于乐,在答题的过程中掌握表单的相关概念和原理。教师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有效的阶段性评价。
  针对课前原型图初稿的问题,在学校教师的讲解指导下,帮助学生充分考虑客户需求和用户体验。再次解读需求说明书,帮助学生通过头脑风暴明确修改意见。并通过在线原型图工具修改完善原型图,并在线学习平台提交,学生对前后提交的原型图进行对比,评选出改进最大的组,并由该组上台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补充,教师根据各个任务原型图评分标准对各组提交的原型图进行评分,并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团队成员对原型图进行进一步完善,通过反复对原型图改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高页面设计的能力,突出教学重难点。
  各组根据完善后的原型图,使用企业专业的编辑工具——Visual Studio Code,小组协作制作完成每个模块的表单,如图4所示,并提交至在线学习平台。通过真实的企业协同软件,体验真实的生产环境,真正体现工学结合;学生根据评分标准对各组提交的作品进行小组互评,票选出得分最高的一组,由票选出来的冠军组,上台分享协作经验;师生结合标准共同分析各组作品的优缺点以供改进,强化教学重难点。
  课后根据评价指标以及教师的提出的修改意見,对作品进一步完善,并根据Web标准对作品进行优化。表单项目各作品的冠军组部署到阿里云供企业进行验收,其他组本地部署供教师进行验收。本地和云端部署网站都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备的职业能力,通过部署熟悉真实的生产环境,巩固学习成果,学生在教学平台上根据成员表现评分标准进行组内互评。教师及时掌握学生课堂情况以便下一次的教学优化。教师和企业导师对作品共同进行总结点评,明确达成客户需求和用户体验的目的。冠军组作品如图5所示。
  3  教学实施效果
  从学生调查问卷结果来评价分析。对于“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学生表现出了很大的学习兴趣,能够接受并适应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方式,对本门课程的教材、教学案例、实训操作等都比较满意,觉得课程非常有意义。通过本学期的课程学习,班级中58%的学生对于“网站设计和开发”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有很好地了解,42%的学生基本了解,说明经过基于实际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过程,学生们对未来相关的工作岗位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整体工作流程有了一定的熟悉感,提高了学生对今后工作的适应能力,在毕业进入职场后能尽快的进入工作状态[1],如图6所示。
  4  结  论
  本研究按照标准化工作流程组织了教学过程。学生按照真实标准化工作流程,采用角色扮演法沉浸式学习,在小组协作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岗位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不断完善作品,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目前,“助农网”已经部署到阿里云试运行。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思路,对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设计、方法和实施的效果进行实践性研究,使学生掌握了课堂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实际的工作流程,在校期间就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未来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网站开发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 张洁.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在高职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2] 凌云.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引入项目教学法的实践 [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1):32-33.
  [3] 朱鹏.基于就业能力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D].长沙:湘潭大学,2015.
  作者简介:黄莺(1984—),女,汉族,安徽马鞍山人,计算机教师,本科,学士学位,研究方向:Linux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介绍了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基于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分级评价标准下的数字签名技术的应用及研究,针对数字签名技术数据保密,不可篡改,双方验证,不可否认原理进行详细研究,调研医护人员使用数字签名技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反馈,了解最新移动数字签名技术,探究通过数字签名技术加快医院无纸化进程可行性,助推医疗信息化安全与质量安全。  关键词:电子病历;应用分级;评价标准;数字签名;无纸化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公交调度课程教学由于行业、岗位的特殊性,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实际场景化教学不足、现场随机案例训练不够等诸多教学难点。为了解决这些教学难点,借助信息技术,开发“调度大师”游戏化教学仿真软件,并将之应用于教学实践进行探究式教学,很好地解决了教学难点,改进了教学方法,优化了评价模式,在专业教学中起到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公交调度;现场调度案例;游戏化;教学仿真  中图分类号:TP391.
期刊
摘 要:通过调研分析省科协学会工作和科技社团业务信息化背景和需求,提出了《广东省科协学会工作云平台》建设方案,已建成省科协和科技社团组织管理、业务管理、科技社团和科技工作者服务等功能完善、安全可靠、适用易用、便于管理的子系统群。提高了办事效率,使工作更加精准规范,促进了科技社团的发展。构成了广东省科协学会工作及科技社团业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并以此作为实现科技社团学术创新能力建设和“四个服务”能力
期刊
摘 要:文章简要介绍了MOOT及其特点,并结合传统“电子商务”课程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MOOT的“电子商务”课程实训教学策略,具体包括:优化课程设计(即积极应用教学资源包)、创新教学条件(即融合纸书与网课)、完善教学方式(即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3个方面。以期对其他院校的“电子商务”实训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商务;慕特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应用,微信公众号逐渐成为高校宣传服务工作的重要端口。其中,聚焦于数字资源建设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也随之发生了较大转变。文章结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实际,对师生的新媒体使用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变化趋势,进而对优化升级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服务;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发展,兴起了翻转课堂、创客空间、可穿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物联网技术等诸多新技术。为合理运用不断产生与发展的新兴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文章以“CSS+DIV网页设计”课程为例运用软件开发模型,基于H5技术打造一个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以此实现在教学领域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学改革实践,使教师能运用信息技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高水平学习。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
期刊
摘 要:文章依据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围绕学校“双高”信息化建设任务,通过探索智慧校园的建设途径,着力满足广大师生的普遍期待和学校发展的关键需要,推动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质量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着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通过智慧教学、智慧服务、智慧教室、智慧云桌面等建设,创建与学校“双高”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智慧校园体系。  关键词:“双高”信息化;互联网+;智慧校园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研究发现,手机维修市场主要由官方、线下和线上三大维修形态构成。对手机维修行业进行研究发现,线下的手机维修模式,在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以后明显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效率的需求。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2019年手机出货量为3.89亿部,手机维修率在10%~15%,仅2019年一年就有近0.39亿~0.58亿台手机维修需求产生。该研究以百脑汇上海旗舰店为例,研究结果表明,小程序可以帮助
期刊
摘 要: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线上教学应运而生,这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线上教学有其重要的优势,但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该文以思政课教学为例,阐述了线上教学产生的重要意义,对在线教学的优势及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在线教学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进行了深度思考,为思政教学推进教学改革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线上教学;思政课  Abstract:With th
期刊
摘 要: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下水道承载的排污量不断增加,雨水季节到来时各种淤积物极易堵塞下水管道,为此设计了一款下水道除污机器人,可实现对地下管网的检测、除污和疏堵。文章研究了以S7-1200 PLC为主控单元,结合工业以太网和伺服运动控制技术,并能实现触摸屏组态无线监控的除污机器人控制系统。对机器人的末端执行机构与淤积物的排除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设计了一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达到除污或去除堵塞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