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的游吟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i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欢流浪的人往往是怀揣着一个梦,要到远方去,寻找人生的谜底。和『环游世界』这样的旅行乃至人生愿景不同,有一群摄影人,不约而同地向内追溯,带着相机深入行走中国内陆,或试图谱写大变革中的小史诗,或静静追溯古老典籍中的昔日山河,或如实记录平凡道路中打动人心的生活片断……他们是一群心灵的流浪者,在同一个大时代,用影像,吟唱着各自的歌调。
其他文献
世界是多样性的,在达累斯萨拉姆这座城市里,一下子遇到这么多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让人感到眼花缭乱,十分震惊。    我离开亚的斯亚贝巴,到了达累斯萨拉姆。这座美丽的城市坐落在一个港湾之处,这地方像是被完美雕刻成型的半圆,看上去像是从数百个希腊温和平静的港湾中特意挑选出一个搬到了这里,搬到了非洲东海岸这块地方。这里的海面总是那么风平浪静,海浪总是缓缓地、静静地、平和地、有节奏地拍打着,悄无声息地潜入海
林芝被称为『西藏江南』『东方瑞士』,旖旎的风光和淳朴的民风,真实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吸引着无数慕名而来的旅行者,似乎抵达了林芝,便是进入了传说中的理想净土。夏季,这里也是一个理想的避暑地,无论身心都可远离烦嚣。
马丁·帕尔的荒诞英伦  在简·奥斯丁、乔治·艾略特与勃朗特姐妹那些伟大作家的笔下,英国到处都是乡村中产阶级味道的田园风光,一座座精致、气派的“庄园”,没完没了的舞会、欢宴,人们喝着下午茶、相挽散步、亲切闲谈,形成一幅幅“英伦风情画”。  马丁·帕尔说,英国人的传统中,对中庸有着持久的追求,做人做事显得不温不火,很少见到有什么人走极端、把事做过了头。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知道英国盛产讽刺文学,却并没发现多
一提起春风,人们心中就浮出说不尽的美好。“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时间放缓了脚步,万物的轮廓变得柔软、轻盈;我们的精神、感官也受到和风的吹拂,摄取了其中的芬芳与生机。  或许是为了应和季节的厚意,本期《中国国家旅游》推出了《寻香之路》专题报道。引发我们探访者主要兴趣的是香薰原料在古代中国流转、传输的路线。兰草、丁香、龙脑、乳香,这些香料或是风行全球的中国原产,或是历史悠久的进口物资,它们所历经之
陇南植物志  陇南市所处地理位置为南方与北方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多变,山体高差悬殊,植被成分交替分布,自然生长的树种多大1300多种。陇南虽然地处中国西北,热带、亚热带属树种的比例却占四分之一。青冈树  别名橡树,为亚热带树种,是中国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青冈树对气候条件反映敏感,可以说是当地旱涝状况的“晴雨表”。陇南的山梁与沟壑上长满青冈树,挺直高耸,各种菌类生长其上。野生枇杷  常见的亚热带树种
一伙在犯罪史上都排得上号的美国小偷经过精心谋划,合力从水城威尼斯一栋宮殿式的大楼里盗出一批价值三千多万美元的金砖。得手之后,团伙开派对大肆庆祝,唯有领头的两位名贼躲开了热闹,找了个僻静的角落谈心,交流从业心得和人生规划。只听老贼约翰对年轻的那位说道:“小伙子,世上的贼分两种,第一种贼偷东西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富裕,第二种贼呢,偷东西却是为了定义自己的生活。”  这是好莱坞电影《偷天换日》里的场景。观影
南极的商业旅行,即私人旅行者(Citizen-explorer)前往南极,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20世纪60年代中。当时,距离南极最近的几个国家,以一两艘“特许船”载着几百名乘客开始探索南极,也有几艘勇敢的帆船冒险驶往南极;飞机则是从智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越界飞行”的方式飞临南极上空(未着陆),满足乘客看一眼南极大陆的心愿。1988年,首批搭乘洲际航班在南极着陆的游客最终抵达了南极点。201
日光下看上去平淡无奇的景象,在黑夜中往往会以另外一副完全陌生的面孔出现——这恰恰是不少旅行者的盲区。我在夜晚探索过欧洲20多个国家的废墟,一次又一次踏上探索奇境的旅途。在酷暑的沙漠中穿行,在零下30多度的夜间翻越雪山,在古堡内被巡逻直升机搜查,在军事基地躲避搜寻犬,在水没到大腿、到处是蝙蝠的地下管道浸泡一整夜,在70多米高的纪念碑顶端与闪电擦肩而过……这些特殊的体验,每一次都将我的身体推向极限的边
我们一般很少意识到书籍的力量,因为在我们日常工作的圈子里,书总是太过于平凡,以致我们并不怀着常看常新的感激之情,去注意它的新奇之处。阅读差不多已经成了一种身体机能,成了一种下意识动作。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摆在我们手边,早已是那种不言而喻与我们共存、伴我们共存的东西;我们拿过一本书来,总那么懒洋洋、淡然漠然,就像拿过来一件上衣、一只手套、一根烟、一件随便什么成批生产的大路货一样。有价值的东西,凡
火车从维也纳“咣当”到布拉格已是半夜,车厢里只剩下我一人。背着行李走下车,布拉格夜色清凉,风吹在脸上,虽是夏天,隐约间却有些秋意。微雨润湿了路灯的青色,染在一面面雕刻精细、线条分明的墙上,飘浮于方石铺成的路面。难得有车从小巷子里驶过,轮胎碾过街道的声音,从远处一点点压近,又飞快地散开在夜色的转角里。    走进布拉格,没有任何准备。一无所知的中转站。漫无目的的旅行,有时,能让人最直接地感受眼前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