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剧研究界普遍认为《上海屋檐下》是夏衍在"曹禺影响"下的"现实主义转变"之作。然而,这个来自夏衍本人1950年代的看法与该剧的创作实际并不吻合。《上海屋檐下》的创作,并非"曹禺影响"的产物,而是出于作者对于当时剧坛流行的"情节戏"和"服装戏"的"不服和反感";它也非夏衍"现实主义转变"之作,而是夏衍在《都会的一角》的现实主义基础上,"更沉潜地学习更写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