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高频超声评估儿童股骨骨折牵引治疗的疗效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cw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动态评估儿童股骨骨折前及治疗后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高频超声和X线检查同时对62例行牵引治疗的股骨骨折患儿在伤后第1、2、3、4周进行随访观察,观察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如肌肉、血管等)情况,骨折的成角、移位情况及骨痂周围血供(测量血流阻力指数RI)及骨痂长度和厚度,对比两者之间首次检测到骨痂的时间及骨痂长度、厚度显示情况。结果超声和X线最早显示骨痂时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高频超声对于骨痂形成的显示早于X线检查;在第2、3周检查骨痂长度及厚度,超声和X线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高频超声显示的骨痂厚度及长度大于X线;与X线检查相比,第4周时超声的骨痂显示量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频超声能动态显示骨折对位对线情况,早期显示骨折断端周围软组织损伤(如肌肉、血管等)及骨痂的生长情况,且高频超声与X线在检测骨性骨痂的应用中具有一致性,是一种安全无辐射的骨骼系统检查方法。
其他文献
全方位实施城市地下管线的普查探测工作,创建相对健全且精准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探测工作开展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流程,然后重点论述了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探测的主要方法及其实践应用,并阐述了不同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以供参考。
航空发动机角接触球轴承轴向力是发动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明确实际轴向力大小及方向对于轴承的安全可靠应用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的π定理进行关键影响参数分析,以获得角接触球轴承轴向力的间接测量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可用于实时监测,能够获得轴向力的各个分量,利于轴向力的分析和调整。与台架试验中的测力环直接测量结果的对比表明,两者吻合较好,相对差异在可接受范围内,该间接测量方法可在工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52例乳腺癌患者分别于NAC前、后行CDU检查,比较NAC前、后病灶大小、血流分级、血流阻力指数等指标,评估化疗疗效。结果 CDU提示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32例,维持11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为76.92%;NAC前
本文对生物有序自组织和协同效应的特点和性质作了深刻的分析同时对生物自组织的形成机制和过程,从生物分子的生化反应的具体情况出发,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它是由于生物分子在自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生化反应和扩散的合作与对抗的竞争,由其非线性作用使生物分子不均匀的丛聚而形成的。这是一种新的生物自组织形成理论,它可与过去其它的研究很好协调起来。
期刊
“双碳”目标提出后,如何积极稳妥实现减排目标,各行各业正在从部署工作走向全面落实。“构建碳排放核算体系是支撑‘双碳’目标实现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朱惠英表示,当前,我国建筑领域在碳排放数据量化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基础数据欠缺、排放量计算边界模糊,导致现阶段尚无法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减碳规划。对于当前建筑碳排放体系建设,朱惠英认为主要存在三
期刊
绿色场景指的是一批在特定环境背景下实现绿色目标的情景。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场景创新有助于平衡发展与减排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效激发需求侧自主减排潜力,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绿色场景创新提供了有力工具。那么,各领域的绿色场景创新战略是什么?如何更好地进行绿色场景创新,实现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协同增效?本文将回答这些问题。
期刊
我国既有建筑存量大,节能水平低,使用体验差,运行使用阶段排放的二氧化碳占社会总排放量比例较高。居住建筑问题更为集中,且直接关系到人民美好生活建设。绿色改造不仅能大幅降低建筑碳排放强度,更可改善建筑使用体验,具有双重价值,是建筑部门应对双碳目标的最优举措。建议将改造前后的碳减排效果与财政、绿色金融结合,形成双碳目标下新的绿色改造模式,解决绿色改造资金匮乏问题。
目的:荷叶是一种传统的中药,长期临床使用已证明其具有很好的利尿消肿作用。基于其良好的临床证据和降压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荷叶粗提物(LL)和荷叶总生物碱组分(LA)抑制高尿酸血症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实验检测肝脏XOD的m 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LL和LA对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氧酸钾(PO)诱导的大鼠模型肾尿酸转运蛋白的m RNA表达,分析荷叶对高尿酸血症的抑制
建筑承载着为人民提供美好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的功能,也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我国建筑建造和运行相关碳排放量约占全社会总碳排放量的42%。通过工程建设标准引领建筑行业高质量达峰和提前碳中和,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期刊
自2020年9月我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全社会自上而下掀起了一股碳中和的热潮,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已经启动。2021年,在顶层设计层面,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逐渐浮出水面;全国两会期间,“双碳”已连续两年正式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新晋”高频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能源领域先立后破、工业行业节能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