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的艺术性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高效率?我想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开展艺术性教学。
  一、艺术性教学的特点
  广义的艺术性教学几乎包括教学的一切方面:备课和上课,讲和练,语言和书法,姿势和动作,风度和神情,组织形式和活动节奏,以及绘画、音乐、造型、表演等等。形象、创造、美感、和谐、典型、夸张是艺术性教学的特点,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外语学习是多层次的活动,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心理活动,是感知活动、神经传导刺激和大脑分析刺激并作出相应反应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离开刺激,就难以学习;离开强刺激,就难以高效率地学习。艺术就是创造,创造就是新奇,新奇就是强刺激。高级形式的刺激常常不需要反复强化、操作就能长期不忘,长期有效,能促进英语教学的速效、高效和长效。
  二、艺术性教学的原则
  1.以教学艺术为主。艺术性英语教学不应也不需脱离教学本身去追求单纯的艺术性,而应坚持以教学艺术为主。一方面把中学英语教学从整体上作为艺术创作对待,另一方面注意教学活动过程中各部分的艺术表现。师生关系融洽、默契而不冷漠不松散,教态和学态安然而不烦躁,书法力求优美而不潦草,口语力求铿锵有韵而不嗫嚅讷讷,书法力求多样而不单调,环节过渡和谐而不生硬,教具使用精而不滥,行动活泼而不呆板或张狂,声像配合适当而不喧宾夺主,这些都是教学艺术性的表现。
  2.教师艺术修养。艺术是感染、感动。教师的形象和活动对感染、感动学生有重要作用。教师应掌握一定的绘画、书法、唱歌、谱曲、表演、朗诵、编剧等技能。不一定精通,但也不应完全外行。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拘一格,综合学生、教材、教法及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潜能。教师要充分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要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创新性,永葆英语课堂新鲜、有趣,切忌为法所缚、 照本宣科。在教学中要本着用爱心、热心、耐心、同情心,求新、求活的原则,不光要教语言,还要教方法、教做人,要体现出教学的灵活性。以活教带动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使学生变死记硬背的机械性学习为合乎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的自主性学习,及“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眼、耳、鼻、舌、身、意全员参与,交替互动,开发听、说、读、写、做、想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如何进行艺术性教学
  1.教学内容艺术化。如,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化的描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提高活用能力。可以设置适当的悬念并加以引导。
  2.课堂活动艺术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态、表情、语言、教具等对学生都有重要作用。
  (1)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学的高层次是心灵的交流与和谐。用眼睛表示肯定、否定中有鼓励、亲切中有严肃、容忍中有警告。学会用眼睛与学生交流,让学生知道 “老师的眼里有我”。
  (2)笑容。微笑地注视学生的活动既是一种鼓励,又是一种督促。笑具有强烈传染性,教师的笑容带来学生的笑容,再作用于教学,这样,英语课上就充满了阳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关系融洽了,教学效果自然就好。
  (3)语言。“善教者必善言”,把英语作为教学用语,要求相应的手势、表情、动作要有一定的变化,使之符合英语的习惯。
  (4)教具。教学中可使用图片、幻灯片、实物等作为教具。笔者比较喜欢使用活动图片。活动图片指图片上的一些人或物不固定,可以随话语需要而移动,这样,形象和情景更加逼真,立体感强,生动有趣,效果更好。
  3.教学环境艺术化。教师要想方设法利用愉快的背景,帮助学生克服对课本的枯燥感和畏惧心理,保证学生上英语课时不胆怯,不感到拘束或沉重。教学过程不但是认知过程,也是心理变化过程,并且认知的效率取决于心理的变化,即所谓的“和谐教育”。认知活动以积极的智力活动为前提,积极的智力活动来自创造性的思维,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安全、愉快的心理环境。艺术是运用直觉和情感,以最迅捷的信息直接渗入大脑。洛扎诺夫就很强调声调和节奏的刺激力量及音乐对于人格的感召力。在呈现新材料、默写和听写时,可以选择节奏缓慢、悠扬动听的曲子作为音乐背景。
  4.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英语教学中恰当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且多媒体具有容量大、变化多的特点。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具备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一定的教改、教研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道德修养。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英语教育改革的需要。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教学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不是教教材。教师要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努力开发并积极利用各地区蕴藏着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才能创造性地“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呢?  一、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工教材  尊重教材,关键在于尊重教材所体现的教育理念和为实现教学目标所组织的基本观点、主要教学资源。教师在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上扮演主要的角色,要超越教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大学阶段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必要性、大学阶段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优势以及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的促进作用方面进行
一、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框题讲述对立统一规律最基本、常识性的内容。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居于实质和核心地位。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观的矛盾观;作为认识规律,最根本的就是矛盾规律;作为认识方法,最根本的就是矛盾分析法。只有抓住对立统一规律,才能揭示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其他内容。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等方法,揭示了辽宁省本科以上不同学历学生健康素质的现状,为提高其健康素质采取相应的培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高中物理教学中,应以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使学生获取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学生印象深刻、理解透彻,能灵活地运用。要解决问题,首先是发现并提出问
语文教学是一个艰辛而又需不断探索的过程,每一篇课文都有无穷的理解和无数的教法。就拿《孔雀东南飞》这篇经典课文来说吧,笔者前前后后教授过四回,每回都有不同的感觉,而这段由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掌握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以后高中的数学学习.而初中数学常用的思想方法较多,比如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等等,本文的“逆向思维”就是其中常
考试制度作为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质量测定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现行高等师范院校考试制度存在很多弊端,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