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莞韶合作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交流研讨活动(韶关)圆满结束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bankco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报综合消息 根据莞韶教育合作协议,为交流两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成功经验,促进共同提高。藉2019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校园足球送教下基层和宣讲活动、广东省乡村体育教师提升行动启动仪式暨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举办的契机,经莞韶双方协商,2019年5月29-31日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了部分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赴韶关市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交流研讨活动,活动分三站举行。
  第一站(5月29日下午):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大村村梅村小学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体育教研员肖建忠教授、东莞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交流团队、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及韶关市浈江区各校体育教师100多人参加了活动。
  教学展示环节:东莞市寮步镇西溪小学的王轲老师上了一节《足球运-传球动作技术及实战应用》(水平二、四年级)研讨课,东莞市莞城步步高小学邱旭凯老师上了一节《发展学生合作跳长绳的能力》片段教学展示课。
  课外锻炼环节:东莞市聂武、莫智勇、陈定北名师工作室和寮步镇蓝海青名师工作室一同组织梅村小学全体学生开展跳绳、足球运球、射门、篮球等体育游戏活动。
  研讨交流环节:韶关市体育教研员黄春神老师主持,他首先对交流的两节课给予高度的评价,要求韶关市的体育老师要转变理念,跟上学科改革步伐,同时也希望与东莞同行有更多的机会交流;然后由东莞市体育教研员冯伟华老师作《体育课时计划的设计与实施》报告,冯老师针对目前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课时计划出现的8个问题,一一提出改进和应对措施,冯老师的报告深入浅出,结合实际,操作性强,唤起了与会老师的高度共鸣;最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体育教研员肖建忠教授作《广东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解读,并对活动的举办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莞韶合作”的方式和经验对推动全省体育与健康教学均衡发展具有实际和推广价值。
  第二站(5月30日上午):韶关市始兴县实验小学、墨江中学
  藉2019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校园足球送教下基层和宣讲活动在韶关市始兴县举行的契机,莞韶合作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交流活动进入第二站。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肖建忠教授、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院长张细谦教授、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钟方胜、东莞市送教团队、韶关市各县(市、区)体育教研员和一线体育教师150多人参加了本站活动。
  送教环节:东莞市聂武名师工作室的陈家洛(东莞市南城中心小学)老师在始兴县实验小学上《发展足球控球能力》(水平二)展示课、东莞市梁文华名师工作室譚友谊(东莞市望牛墩中学)老师在墨江中学上《发展学生足球动作综合运用能力》(水平四)展示课。
  宣讲环节:首先由陈家洛、谭友谊教师分别对自己所授课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教学过程、实施手段等进行阐述和心得分享;接着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冯伟华老师作《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学设计与实践》专题讲座,与两地教师一起探讨足球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最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肖建忠博士从开展校园足球的背景、目的、任务及概念等角度进行了深度的解读,并从足球运动项目特点及锻炼和育人的项目优势上阐述了开展校园足球的意义。
  第三站(5月31日):韶关市乐昌市第三中学
  藉广东省乡村体育教师提升行动启动仪式暨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举办的契机,莞韶合作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交流研讨活动进入第三站。
  广东省教育厅师资管理处龙海山副处长、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体育教研员肖建忠教授、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院长张细谦、广东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王椎鑫科长、粤东西北各市体育教研员和教师代表、东莞市送教团队、韶关市各县(区)体育教研员和体育教师20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讲座环节:动在乐昌市第三中学举行,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院长张细谦教授作《广东省乡村体育教师分层分类专业发展》专题报告、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体育教研员肖建忠教授对《广东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进行解读,东莞市体育教研员冯伟华作《体能与和技能相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
  教学展示环节:在乐昌市体育馆进行,东莞市体育教师与广州市、中山市的体育教师一道同台为与会教师上了四节展示课,其中东莞市南城阳光第二小学惠颖老师上《发展学生篮球控传球能力》(水平二)、东莞中学初中部梁文华老师上《篮球运球投篮技术综合运用》(水平四)教学展示课。
  研讨环节:东莞市望牛墩中学骆云老师、广州市培英中学曹杰老师、中山市体育教研员李涛老师和韶关市体育教研员黄春神老师分别对展示课例点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院长张细谦教授对活动作总结。
  此次2019年莞韶合作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历时三天、辗转三个县(区),参与活动的教师达到600多人次。活动在省教育厅、省教育研究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和广东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发展联盟的支持下,莞韶双方就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和校园足球的普及与提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交流研讨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与会专家的讲座具体、实效,授课教师的教学展示示范作用明显,为东莞和韶关两地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中提供有效的经验和借鉴。
其他文献
【摘要】新的社会环境以及时代要求,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有着更加高的需求,小学英语的高效率教学得到了广大家长的关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大环境需求。因此,将学生学习作为教学主体,教师充当主导的模式就应运而生。这样的模式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实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就打造小学英语高效率课堂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以此为教育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效率;教
一、心理问题的表现及一般情况  小文(化名)是二年级的学生,长得比同龄的孩子要高大,肥肥胖胖的,个别调皮的学生给他取了个外号叫“肥仔”。他想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但却因各种原因导致同学不愿跟他一起玩,例如,他和同学一起跳绳,由于动作太大了,把同学的绳子扯断了;他和同学踢毽子,却把毽子踢到树上;他和同学比赛跑步,当赶不上别人时扯同学的衣服;他和同学一起看课外书,看到喜欢的书就想抢来看,把书给扯烂了,有
暑假开始,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多个部门,为同学们准备了多堂别开生面的“安全课”,为孩子们绷紧安全弦,筑牢保障网。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组织开展全省中小学生暑期系列交通安全大教育活动和暑假文明交通宣传志愿活动,让民警走进校园讲授暑期出行安全注意事项,让高年级学生在志愿活动中感悟安全文明出行的重要性;省教育厅与省消防救援总队在全省中小学校、幼儿园组织开展2019年消防安全教育暑期专项行动;省教育厅、省应急管理
【摘要】社会不断发展,英语语言教学也随着改变,它对学习者的培养有着更为全面的目标和要求,而基于核心素养的多元目标的有效教学,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整体目标。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聚焦多元目标,把握核心素养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将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育人观渗透到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发展需要;多元目标;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简言之就是
【摘要】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一切教育中,爱是教育的源头活水,但教育的“爱”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是需要爱在细节处。特别是在班级管理中,“小事”牵连大事,“细节”关系全局。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一个细节抓好就能成功。  【关键词】爱;教育;细节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要细心地捕捉学生的每一个细节,及时鼓励、施之以爱。
【摘要】《品德与社会》教学本身属于小学德育的范畴,在教学中将生活中的内容融入进来,并且结合多媒体以及新型课堂可以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防止学生不良情绪的产生,引导学生可以根据生活主动学习,然后将课本知识逐渐内化成为自己的理念与实际行动,从而使德育的要求能够得到满足,并且使德育的感染以及说服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德育教学  一、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1.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摘要】在九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对数学的感知能力、所拥有的数学知识等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九年级的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提问教学的方法,对各方面能力都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运用提问教学的方式。这样教师就能够使所有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不同学生的数学能力共同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
【摘要】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和缺乏父母的监护教育,已经给农村留守儿童带来了严重的身心健康影响,因而在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就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谈谈一些见解。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  在《科学发展观》当中,明
【摘要】教师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设,以便能够让课堂动态生成课堂生成资源并加以利用,让教学目标达到更深层次。本文通过对有效预设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和课堂生成资源的教学预案设计进行阐述,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高预设的有效性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预设;预案;有效性  数学课程改革中提出课堂是动态开放的而不是封闭不变的。数学课堂要在预设中生成,真实的课堂中存在丰富的生成性资源,将生成教学带入
【摘要】《标准》中强调在数学课程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人才培养上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起学生创造的欲望,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到创作规律,以此达到创作的目的。在《欣赏与设计》的教学中我为学生营造了一個创造的空间,首先把学生的创造激情完满地打开,精心设计可以唤醒学生好奇心的“开放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