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23岁的李洪绸出生于广东省电白县。2005年,李洪绸以令人失望的高考成绩,考入了民办大学河北传媒学院影视学院的导演专业,因为这个专业对他写小说会有所帮助。
李洪绸从小对学习就没多大兴趣,上了大学后他发现,当今的大学生都存在这样一种认识:把读大学当做生命里的一种消遣。看到了大学里灰暗的一面,李洪绸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把这些现象用影像表现出来呢?于是,李洪绸找到同学,和他们探讨起自己的想法。
“拍电影?”当好友得知他的想法时,觉得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我已经计划好了,我负责写剧本,你们负责拍摄。”
“你想得倒美,拍摄器械哪里来?租场地的钱哪里来?你有那么多钱吗?”
好友的一席话让李洪绸从梦里惊醒,周围的同学都是穷学生,就连器械和道具都买不起,怎么可能拍电影呢?结果,这个想法在“钱”的面前不了了之。梦想受阻后的李洪绸心情十分压抑,他把自己关在寝室里,把所有的抑郁情绪都发泄在书稿中。整理文稿、废寝忘食地写小说成了他每天必做的事。大一结束时,李洪绸连续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几部小说的稿费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李洪绸看到自己的银行卡上已经有了一笔不菲的积蓄,当初那个拍摄电影的想法又冒了出来。他再次叫来几个死党,兴奋地说:“咱们的资金到位了,开工吧!”
一个小小的剧组成立了,李洪绸负责写剧本和导演。一次,他偶然看到一篇新闻,称国内某高校两个学生为了争取就业推荐函上在学生会任职的经历,竟拳脚相向,李洪绸便决定先拿这个当素材拍一个短片初试身手。买好拍摄器材和选好了场景,演员们练好了台词,便进入了正式拍摄阶段。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跑到学校的各个教学楼取景,有时候还会引来同学们围观。一时间,学校里流传起李洪绸的剧组正在拍片的消息。
在经历了两天的拍摄后,这部35分钟的《狗急跳墙》完成了。李洪绸很快就把它剪辑出来,一开始只是上传到校园网,大家听说剧组的短片拍好了,纷纷下载观看。出人意料的是,由于题材接近生活,这部廉价打造的短片竟然得到很高的评价。李洪绸在高兴之余又萌发了新的念头:既然好评如潮,干脆放到互联网与大家分享。他很快将视频传到了网上,令人欣喜的是,片子上传到土豆网后,两个小时后点击率就达到三千多次,片子受欢迎的程度出乎他的意料。
初次尝试就取得成功,让李洪绸充满了信心。在网友们的鼓励下,他又接连拍摄了《飞来横财》和《人墙》两部DV片,同样得到网友们的青睐,引来200多万的点击率。
2008年,当同学们都为毕业作打算时,李洪绸决定专升本。一次偶然间,他听说现在的大学生喜欢到学校附近合租房屋,这种特殊的“同居”让李洪绸产生了兴趣,他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题材,虽然很敏感但是反映了大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于是打算将它写成剧本。在构思好情节后,李洪绸便开始动笔,很快就写了一万多字。
“我想要拍一部同居题材的片子,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参加?”毕业典礼那天,李洪绸趁着同学聚在一起的机会向大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了同学孙宵的兴趣:“同居?的确是个热门话题。”
看到孙宵兴致盎然的模样,李洪绸便把自己写了一半的剧本给他看,孙宵在看完后觉得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当下决定加入李洪绸的队伍。
专升本后的新学期一开学,李洪绸和孙宵就开始组建团队,很快剧组成员就招募齐全。在大家的支持下,剧组筹齐了拍摄资金,凭借着一股干劲,这部被命名为《大学生同居的事儿》的敏感题材电影顺利开拍。
2008年10月中旬,经过剧组人员一个月的奔波,《大学生同居的事儿》正式在一个农家小院开拍。然而,虽然沙发、“同居”演员等都万事俱备,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原来,学校附近廉价的农家小院因隔音效果不好,拍摄时总是受到附近工厂噪音的干扰。为了避开干扰,李洪绸决定把拍摄时间改在晚上,当人们进入梦乡时,正是他们开工的时候。就这样,剧组成员过起了日夜颠倒的生活,对体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一周后,剧组人员都折腾得筋疲力尽,好在第一集总算完工了!精心剪辑后,李洪绸迫不及待地将它传到了网上。可喜的是,仅一天时间,该片的点击就超过了20万!这无疑给剧组成员打了一剂强心针,大家又风风火火地投入到接下来的拍摄中。
随着冬季来临,天气渐渐转凉,由于民房里没有暖气,大家时常冻得手脚冰凉。李洪绸拍片要求精益求精,每天指挥任务繁重,一天下来总是口干舌燥,声音沙哑。好在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大学生同居的事儿》第一季共15集终于拍摄完工。当时正值春节,李洪绸和剧组成员们都没有回家,而是在小屋里完成了剪辑等后期工作。
在剪辑完第一季最后一集后,李洪绸轻松地把片子传到了网上。《大学生同居的事儿》很快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剧里轻松幽默的对白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好评如潮。第一季15集片子在网上单集点击率最多高达172万,不仅如此,导演和演员也因此走红。走在大街上,不时有人找李洪绸签名,也有人主动自荐当演员。演员博客流量也迅速增加,引来一大批忠实粉丝。
喜事连连,2009年3月,一个陌生人向剧组的QQ号发来验证信息:“电视台联系合作。”经过一番详谈,他们才知道对方是重庆广电集团都市频道《大戏当前》栏目制片人龙万长。龙万长在网上看了《大学生同居的事儿》后很感兴趣,认为他们虽然不是专业团队,但拍摄技巧已然达到了专业程度,十分可贵,于是通过QQ找到了剧组,打算把这部剧引进电视台播放。眼看机会到来,剧组成员经过商议后,决定同重庆电视台合作。
5月11日 ,李洪绸和重庆电视台《大戏当前》栏目组签约。栏目组将《大学生同居的事儿》改名为《合租趣事》在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强烈的反响,李洪绸心里有了底,很快投入到了第二季的拍摄中。拍摄第二季开始,由于时间紧迫,剧组调整了拍摄方式,不再拍摄完后再在电视上播出,而是一边制作一边播出。让人吃惊的还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连剧本也是在拍摄中赶出来的。8月18日,长达40集的《合租趣事》终于在重庆电视台落幕,创下了2.8%的高收视份额奇迹。
其实 ,自从《大学生同居的事儿》在网络和电视上热播以来,对它的思想、内容等评价毁誉参半。有人说里面讲述年轻人的“同居”做法不值得借鉴,而有的则评价这是一部有追求、有个性的电视剧。李洪绸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学生同居现象非常普遍,合租是许多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值得关注,值得正视。我们的片子更多地反映了大学生在合租过程中发生的趣事。”正是李洪绸前卫的眼光,才成就了自己的梦,造就了这个草根剧组的奇迹。目前,重庆电视台《大戏当前》栏目组正邀请李洪绸剧组,准备第三季的拍摄。
编辑张金余
李洪绸从小对学习就没多大兴趣,上了大学后他发现,当今的大学生都存在这样一种认识:把读大学当做生命里的一种消遣。看到了大学里灰暗的一面,李洪绸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把这些现象用影像表现出来呢?于是,李洪绸找到同学,和他们探讨起自己的想法。
“拍电影?”当好友得知他的想法时,觉得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我已经计划好了,我负责写剧本,你们负责拍摄。”
“你想得倒美,拍摄器械哪里来?租场地的钱哪里来?你有那么多钱吗?”
好友的一席话让李洪绸从梦里惊醒,周围的同学都是穷学生,就连器械和道具都买不起,怎么可能拍电影呢?结果,这个想法在“钱”的面前不了了之。梦想受阻后的李洪绸心情十分压抑,他把自己关在寝室里,把所有的抑郁情绪都发泄在书稿中。整理文稿、废寝忘食地写小说成了他每天必做的事。大一结束时,李洪绸连续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几部小说的稿费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李洪绸看到自己的银行卡上已经有了一笔不菲的积蓄,当初那个拍摄电影的想法又冒了出来。他再次叫来几个死党,兴奋地说:“咱们的资金到位了,开工吧!”
一个小小的剧组成立了,李洪绸负责写剧本和导演。一次,他偶然看到一篇新闻,称国内某高校两个学生为了争取就业推荐函上在学生会任职的经历,竟拳脚相向,李洪绸便决定先拿这个当素材拍一个短片初试身手。买好拍摄器材和选好了场景,演员们练好了台词,便进入了正式拍摄阶段。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跑到学校的各个教学楼取景,有时候还会引来同学们围观。一时间,学校里流传起李洪绸的剧组正在拍片的消息。
在经历了两天的拍摄后,这部35分钟的《狗急跳墙》完成了。李洪绸很快就把它剪辑出来,一开始只是上传到校园网,大家听说剧组的短片拍好了,纷纷下载观看。出人意料的是,由于题材接近生活,这部廉价打造的短片竟然得到很高的评价。李洪绸在高兴之余又萌发了新的念头:既然好评如潮,干脆放到互联网与大家分享。他很快将视频传到了网上,令人欣喜的是,片子上传到土豆网后,两个小时后点击率就达到三千多次,片子受欢迎的程度出乎他的意料。
初次尝试就取得成功,让李洪绸充满了信心。在网友们的鼓励下,他又接连拍摄了《飞来横财》和《人墙》两部DV片,同样得到网友们的青睐,引来200多万的点击率。
2008年,当同学们都为毕业作打算时,李洪绸决定专升本。一次偶然间,他听说现在的大学生喜欢到学校附近合租房屋,这种特殊的“同居”让李洪绸产生了兴趣,他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题材,虽然很敏感但是反映了大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于是打算将它写成剧本。在构思好情节后,李洪绸便开始动笔,很快就写了一万多字。
“我想要拍一部同居题材的片子,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参加?”毕业典礼那天,李洪绸趁着同学聚在一起的机会向大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了同学孙宵的兴趣:“同居?的确是个热门话题。”
看到孙宵兴致盎然的模样,李洪绸便把自己写了一半的剧本给他看,孙宵在看完后觉得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当下决定加入李洪绸的队伍。
专升本后的新学期一开学,李洪绸和孙宵就开始组建团队,很快剧组成员就招募齐全。在大家的支持下,剧组筹齐了拍摄资金,凭借着一股干劲,这部被命名为《大学生同居的事儿》的敏感题材电影顺利开拍。
2008年10月中旬,经过剧组人员一个月的奔波,《大学生同居的事儿》正式在一个农家小院开拍。然而,虽然沙发、“同居”演员等都万事俱备,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原来,学校附近廉价的农家小院因隔音效果不好,拍摄时总是受到附近工厂噪音的干扰。为了避开干扰,李洪绸决定把拍摄时间改在晚上,当人们进入梦乡时,正是他们开工的时候。就这样,剧组成员过起了日夜颠倒的生活,对体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一周后,剧组人员都折腾得筋疲力尽,好在第一集总算完工了!精心剪辑后,李洪绸迫不及待地将它传到了网上。可喜的是,仅一天时间,该片的点击就超过了20万!这无疑给剧组成员打了一剂强心针,大家又风风火火地投入到接下来的拍摄中。
随着冬季来临,天气渐渐转凉,由于民房里没有暖气,大家时常冻得手脚冰凉。李洪绸拍片要求精益求精,每天指挥任务繁重,一天下来总是口干舌燥,声音沙哑。好在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大学生同居的事儿》第一季共15集终于拍摄完工。当时正值春节,李洪绸和剧组成员们都没有回家,而是在小屋里完成了剪辑等后期工作。
在剪辑完第一季最后一集后,李洪绸轻松地把片子传到了网上。《大学生同居的事儿》很快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剧里轻松幽默的对白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好评如潮。第一季15集片子在网上单集点击率最多高达172万,不仅如此,导演和演员也因此走红。走在大街上,不时有人找李洪绸签名,也有人主动自荐当演员。演员博客流量也迅速增加,引来一大批忠实粉丝。
喜事连连,2009年3月,一个陌生人向剧组的QQ号发来验证信息:“电视台联系合作。”经过一番详谈,他们才知道对方是重庆广电集团都市频道《大戏当前》栏目制片人龙万长。龙万长在网上看了《大学生同居的事儿》后很感兴趣,认为他们虽然不是专业团队,但拍摄技巧已然达到了专业程度,十分可贵,于是通过QQ找到了剧组,打算把这部剧引进电视台播放。眼看机会到来,剧组成员经过商议后,决定同重庆电视台合作。
5月11日 ,李洪绸和重庆电视台《大戏当前》栏目组签约。栏目组将《大学生同居的事儿》改名为《合租趣事》在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强烈的反响,李洪绸心里有了底,很快投入到了第二季的拍摄中。拍摄第二季开始,由于时间紧迫,剧组调整了拍摄方式,不再拍摄完后再在电视上播出,而是一边制作一边播出。让人吃惊的还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连剧本也是在拍摄中赶出来的。8月18日,长达40集的《合租趣事》终于在重庆电视台落幕,创下了2.8%的高收视份额奇迹。
其实 ,自从《大学生同居的事儿》在网络和电视上热播以来,对它的思想、内容等评价毁誉参半。有人说里面讲述年轻人的“同居”做法不值得借鉴,而有的则评价这是一部有追求、有个性的电视剧。李洪绸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学生同居现象非常普遍,合租是许多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值得关注,值得正视。我们的片子更多地反映了大学生在合租过程中发生的趣事。”正是李洪绸前卫的眼光,才成就了自己的梦,造就了这个草根剧组的奇迹。目前,重庆电视台《大戏当前》栏目组正邀请李洪绸剧组,准备第三季的拍摄。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