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荆条灌丛分布与生长特征

来源 :水土保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iu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黄土区不同生境下荆条灌丛的分布与生长规律,以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黄土塬梁沟壑区、黄土残塬平梁沟壑区和石质山地区3种类型区作为试验地点,采用野外样地调查与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荆条灌丛的各项生长指标及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3种类型区间的荆条灌丛各项生长指标均表现为石质山地区>黄土塬梁沟壑区>黄土残塬平梁沟壑区,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灌丛生物量依次为2.66,1.78,1.07kg/株,且石质山地区荆条灌丛分枝数量比黄土塬梁沟壑区和黄土残塬平梁沟壑区分别高43.8%和61.7%。相关分析显示,荆条各项生长指标均表现出与气候因素相一致的变化趋势,且其与灌丛群落内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相比,具有较强的种间竞争能力。因此,荆条灌丛不仅有良好的生产应用价值,而且也具有较强的生态和水土保持功能。
其他文献
介绍了硫酸法生产钛白粉过程中产生的废酸和酸性废水,采用浸没燃烧和真空浓缩将废酸浓缩;用升流式石灰石滤池中和处理废水。
建立烟草提取物中二十八烷醇含量检测的气相色谱方法。采用毛细管色谱柱BD-17(30 m×530μm×1.0μm);FID检测器;气化室温度265℃;柱温为一级程序升温(150℃-1 min- 10℃·mi
给出控制系统的最新发展-网络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典型结构,分析了网络控制系统相对集散控制系统的诸多优点;探讨了航天器底层控制系统采用集散控制系统的现状,并根据现代航天
眼与身体其它部分一样容易发生药物毒副作用,并且眼的所有组织均易受药物毒性损害。最常受累者是球结膜、角膜、晶体、视网膜、视神经及眼外肌。英国药物安全委员会(CSD)从1
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了微射流高压均质法制备阿苯达唑纳米脂质体的处方和工艺参数。分别以均质压力、均质温度、阿苯达唑与大豆磷脂质量比为考察对象,
通过功效组成对方剂进行标引,可以写出方剂的组方结构式,由此可以客观地分析该方的组方结构及配伍结构。运用数据库软件编程处理1310首哮喘方剂,对其用药分析显示哮喘方剂的
商周时代(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青铜器,以其古樸浑厚、典雅庄重而著称于世。青铜器上常有平雕、半浮雕、浮雕的图案和装饰,具有历史特点,其中最有兴趣和讨论最多的,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