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西南喀斯特地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广西为例

来源 :改革与战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_h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典型的石漠化区域——广西为例,开展西南喀斯特地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在分析广西概况及耕地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利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2003—2017年广西耕地人均生态足迹、耕地人均生态承载力、耕地生态盈余、耕地生态压力指数和耕地生态可持续指数,分析广西耕地生态系统安全状态。2003—2017年广西耕地人均生态承载力呈波动变化,但总体平稳,耕地人均生态足迹均大于生态承载力,且呈波动上升趋势,15年间增加了17.03%,导致耕地生态赤字程度不断加剧。耕地生态压力指数和生态可持续指数显示,
其他文献
心理教师通过家长及班主任提供的线索,准确判断出学校一名学生可能出现自杀行为,向校方及时提供了有效的现场危机干预建议和行动指导,成功地阻断了其自杀行为的实施。次日,在学生拒绝就医的情况下,心理教师主动登门进行心理干预,运用心理辅导技术帮助学生重新唤起求助意识,主动就医治疗。最后提醒,学校要根据危机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形决定工作的方式和力度,一方面尽到自己的责任,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我保护;心理危机干预既要注重当时的工作效果,也要注意后期的工作成果维护。
基于政策工具和发展要素构建二维分析框架,并结合实际对我国托幼服务政策文本进行整理、编码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托幼服务政策数量发展呈现阶段性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但存在一定结构失衡情况,权威工具、象征和劝诫工具使用最多;领导与投资、家庭与社区以及加强服务提供发展要素受到最多关注;不同发展要素维度的政策工具使用差异性大。建议依据托幼行业需求,采用适宜的政策工具类型,坚持数据利用与创新、加强过程管理与监测发展要素,提升政策工具与发展要素的契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