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6年12月12日,杨虎城将军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候,与张学良将军共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张、杨与中国共产党紧密合作,逼蒋抗日,使西安事变成为改变中国命运的转捩点。
杨虎城将军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盟友,不能不提到他的红颜知己谢葆真。正是这位比他年轻20岁的小女子,给了他红色的影响。
杨虎城与毛泽东同庚,都生于1893年,他是陕西蒲城人氏。杨虎城本名杨,这是一个很冷僻的名字,念“忠”。后来以号为名改为杨虎臣。据其女杨拯英告诉笔者,杨虎城与谢葆真恋爱时,情书署“呼尘”,亦即“虎臣”谐音。1926年,他主持陕西军务,在吴佩孚部将刘镇华入陕时,他和李虎臣一起坚守西安,人称“二虎守长安”。为表守城之志,两人均改名“虎城”,即杨虎城、李虎城,一时传为佳话。后来,杨虎城竟以此名传世。
杨虎城在1924年加入国民党,旋任国民军第三师师长。1929年投归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四师师长。不久,任十七路军总指挥,兼任陕西省政府主席,成为陕西权重一时的人物。他的军队大多是本地兵,称“西北军”。与张学良的东北军一样,西北军也非蒋介石嫡系。
1933年3月,蒋介石派嫡系胡宗南部队进入甘肃,以钳制杨虎城。同年6月3日,蒋介石突然宣布解除杨虎城的陕西省政府主席之职,委派邵力子替代。于是,蒋、杨矛盾日益明显。自从张学良的东北军入陕,张、杨两将军很快就结为挚友,因为他们都主张抗日,主张联共,而且又都与蒋介石有着矛盾。
杨虎城身边最重要的“赤色人物”
比起张学良来,杨虎城与中共的关系更深,杨虎城甚至两次申请过加入中共。早在1927年,当杨虎城出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第十路军总司令时,他的四周便一片“赤色”:军部秘书长蒋听松是中共党员,军部政治处处长魏野畴是中共党员,第一师参谋长寇子严、第二师政治处处长曹力如也都是中共党员。他办了个军事学校,校长南汉宸也是中共党员(后来,南汉宸出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中国银行董事长)。
而杨虎城身边最重要的“赤色人物”,就是谢葆真。
据杨拯英告诉笔者,谢葆真原名谢宝珍,西安人,比杨虎城小整整20岁。
1927年,14岁的谢葆真剪掉了辫子,换上军装,成为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政治部所直辖的“前线工作团”团员。这个“工作团”,近似歌舞团。政治部部长乃中共党员刘伯坚,他早在1922年便加入中共,担任旅欧总支部书记。“工作团”团长乃中共党员宣侠父,1923年加入中共,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受刘伯坚、宣侠父影响,小小年纪的谢葆真在1927年加入了中共。
不久,谢葆真被调往正驻守在安徽省太和县的杨虎城部队的政治处宣传科工作。杨虎城爱上了这位年轻活泼的女性。杨虎城在与南汉宸、魏野畴谈话时,好几次提及,希望能让谢葆真帮助他“读书学习”。南汉宸、魏野畴知道杨虎城所说的“读书学习”的含意。于是,他们向中共河南省委请示——太和县在安徽西北部,与河南相邻,杨虎城部队中的中共组织当时受中共河南省委领导。1928年1月,中共河南省委批准了谢葆真和杨虎城结婚。于是,35岁的杨虎城和15岁的谢葆真,在1928年1月22日(农历腊月30日)步入皖北太和县教堂,举行了婚礼。
对于杨虎城来说,这是他的第三次婚姻:第一次:1916年,23岁的他和罗培兰结婚(1926年,罗培兰因患肺病去世)。第二次:1919年,26岁的他和张惠兰结婚(这是杨虎城母亲孙一莲女士亲自为他订的娃娃亲)。
在和谢葆真结婚的宴会上,有人问:“杨将军,你为什么爱上小谢?”
杨虎城坦然答道:“我知道她思想进步。结了婚,她可以直接帮助我。”
谢葆真即接着说道:“我不要你山盟海誓,只要你革命就行了!”
杨虎城高高举起酒杯:“好!为革命到底,白头到老,干杯!”
杨虎城决意和谢葆真结合,是知道小谢的政治身份。也正因为这样,杨虎城才会向南汉宸、魏野畴提出要小谢帮他“读书学习”——他知道南、魏的政治身份。
杨虎城在1927年冬,便曾提出申请,要求加入中共。当时中共河南省委致中共中央的报告中,便写及:
杨本人近来因环境所迫,非常同情我党,并要求加入我党,要求我们多派人到他的部队中去,无论政治工作人员和军事工作人员都欢迎。(丁雍年:《西安事变前的中共和杨虎城的关系》,载《杨虎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但是,中共河南省委又认为,“杨军系土匪和民团凑合而成”。为此,他们没有同意杨虎城加入中共——只是批准了谢葆真和杨虎城结婚。
1928年4月,杨虎城和妻子谢葆真及秘书米暂沉(亦为中共党员)赴日本疗养,在日本再度向中共东京市委提出申请,要求加入中共。他说他要“作一个贺龙”。中共东京市委即向中共中央请示。
1928年10月9日,中共中央函复中共东京市委:
“杨虎臣入党问题中央已允其加入,交由你们执行加入手续。加入手续如下:须三个同志的介绍,候补期为半年。再望你们与他谈一次话,指明两点:(一)目前党的任务主要是争取广大的群众以准备暴动,而不是马上就要实行总暴动,总暴动是我党的前途,目前当不是一个行动的口号而是一个宣传的口号,尤不是每个同志一加入就派回国来暴动。(二)每个党员加入后如在工作上需要时,党仍须调其往他处工作,不应给某个同志以固定时期的修(休)养。”
此函由于传递延误,送达东京时,杨虎城已于1928年11月16日回到上海,中共东京市委错过了为杨虎城办理入党手续的机会。杨虎城呢?他误以为中共不同意他入党,既然两度申请均未获准,从此他也没有再提出加入中共的申请。
不过,杨虎城对中共一直有着亲切感。何况他的妻子谢葆真、秘书米暂沉均为中共党员,不断沟通着他与中共之间的联系。
后来,当他出任陕西省主席时,居然任命南汉宸为省政府秘书长——虽说那时南汉宸自1928年因中共河南省委遭破坏而失去组织关系。
杨虎城的三次婚姻,共生育十个子女。长子杨拯民、长女杨拯坤是元配夫人罗培兰所生。次子杨拯仁是第二夫人张惠兰所生,不幸在西安事变时因照顾不周患猩红热夭折,年仅五岁。
谢葆真与杨虎城结婚后,总共生了两个儿子和五个女儿。结婚不久,谢葆真生下儿子杨拯亚。当谢葆真随杨虎城东渡日本时,把杨拯亚留在南京,因白喉症而夭亡。此后,谢葆真生了儿子杨拯中和女儿杨拯美、杨拯英、杨拯汉、杨拯陆、杨拯贵。笔者在西安所采访的杨拯英,是杨虎城与谢葆真所生的次女。
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对杨虎城耿耿于怀。1937年4月,蒋介石对杨虎城作出“革职留任”的处分。紧接着,蒋介石指派杨虎城以“欧美考察军事专员”名义出国考察。这样,杨虎城和谢葆真被迫离开中国。
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抗日烽火在华夏大地熊熊燃烧,杨虎城多次从国外致电蒋介石,要求回国参加抗日,都被蒋介石以种种理由拒绝。1937年11月26日,杨虎城和谢葆真回到香港,又一次要求参加抗战。蒋介石终于复电,邀他到南昌会晤,并派戴笠前往迎接。杨虎城先抵南昌,当即被蒋介石特务羁押。夫人谢葆真闻讯,带儿子杨拯中赶去,也遭关押。从此,杨虎城和谢葆真以及儿子被投入漫漫黑狱之中。1941年,谢葆真在狱中生下女儿杨拯贵。
农历腊月三十日原本是谢葆真和杨虎城的结婚纪念日,然而在1946年的农历腊月三十日,谢葆真在重庆杨家山狱中被特务注射了毒药,惨遭杀害,年仅33岁!杨虎城得知惨讯,泪如雨下。
在重庆解放前夕,1949年9月17日,杨虎城连同他的儿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被蒋介石特务杀死于狱中。杨虎城将军终年56岁。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12月1日,刚刚进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便在杨虎城旧部带领下,在重庆戴公祠找到了杨虎城将军遗体。12月16日,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向杨虎城将军家属发来唁电。中共中央的唁电指出:“杨虎城将军在1936年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推动全国一致抗日,有功于国家民族。”“杨将军的英名,将为全国人民所永远纪念”。重庆市军管会成立了杨虎城将军治丧委员会。
1950年1月15日,重庆各界隆重举行杨虎城将军暨遇难烈士追悼会。中共中央西南局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等亲往祭奠。1月16日,杨虎城将军的灵柩、夫人谢葆真的骨灰,在数以万计的群众护送下,由长子杨拯民扶柩登轮,离开重庆。30日,以彭德怀为首的西北各界人民,在西安车站举行了隆重的迎灵公祭。2月7日,根据家属的意见,杨虎城、谢葆真安葬在西安南乡韦曲少陵原杜甫祠西侧。叶剑英为陵园题词。与杨虎城将军一起牺牲的儿子杨拯中、女儿杨拯贵,杨虎城的秘书宋绮云夫妇和儿子宋振中(即小萝卜头),杨虎城的副官闫继民和张醒民,也都安葬于陵园。
杨虎城将军第二位夫人张惠兰在解放后被选为西安市人民代表、陕西省政协委员。1993年2月7日病逝于西安,享年90岁。
杨虎城长子杨拯民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局长、陕西省副省长、天津市副市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委员会常委、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1998年逝世于北京,同年安葬西安杨虎城烈士陵园。
杨虎城长女杨拯坤曾任中国国际旅行社北京分社副总经理、北京旅游局副局长,1994年病逝。
杨虎城与谢葆真所生七个子女中,除了儿子杨拯亚早亡,儿子杨拯中、女儿杨拯贵与杨虎城同时遇难,其余四个女儿皆事业有成:杨拯美为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联络委主任;杨拯英为陕西省政协委员;杨拯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杨拯陆在1955年从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之后,到新疆石油管理局担任勘探队长,率队进驻克拉玛依。1958年9月底,杨拯陆和队友在工作中遭遇暴风雪,不幸牺牲,年仅22岁。
(作者系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
杨虎城将军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盟友,不能不提到他的红颜知己谢葆真。正是这位比他年轻20岁的小女子,给了他红色的影响。
杨虎城与毛泽东同庚,都生于1893年,他是陕西蒲城人氏。杨虎城本名杨,这是一个很冷僻的名字,念“忠”。后来以号为名改为杨虎臣。据其女杨拯英告诉笔者,杨虎城与谢葆真恋爱时,情书署“呼尘”,亦即“虎臣”谐音。1926年,他主持陕西军务,在吴佩孚部将刘镇华入陕时,他和李虎臣一起坚守西安,人称“二虎守长安”。为表守城之志,两人均改名“虎城”,即杨虎城、李虎城,一时传为佳话。后来,杨虎城竟以此名传世。
杨虎城在1924年加入国民党,旋任国民军第三师师长。1929年投归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四师师长。不久,任十七路军总指挥,兼任陕西省政府主席,成为陕西权重一时的人物。他的军队大多是本地兵,称“西北军”。与张学良的东北军一样,西北军也非蒋介石嫡系。
1933年3月,蒋介石派嫡系胡宗南部队进入甘肃,以钳制杨虎城。同年6月3日,蒋介石突然宣布解除杨虎城的陕西省政府主席之职,委派邵力子替代。于是,蒋、杨矛盾日益明显。自从张学良的东北军入陕,张、杨两将军很快就结为挚友,因为他们都主张抗日,主张联共,而且又都与蒋介石有着矛盾。
杨虎城身边最重要的“赤色人物”
比起张学良来,杨虎城与中共的关系更深,杨虎城甚至两次申请过加入中共。早在1927年,当杨虎城出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第十路军总司令时,他的四周便一片“赤色”:军部秘书长蒋听松是中共党员,军部政治处处长魏野畴是中共党员,第一师参谋长寇子严、第二师政治处处长曹力如也都是中共党员。他办了个军事学校,校长南汉宸也是中共党员(后来,南汉宸出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中国银行董事长)。
而杨虎城身边最重要的“赤色人物”,就是谢葆真。
据杨拯英告诉笔者,谢葆真原名谢宝珍,西安人,比杨虎城小整整20岁。
1927年,14岁的谢葆真剪掉了辫子,换上军装,成为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政治部所直辖的“前线工作团”团员。这个“工作团”,近似歌舞团。政治部部长乃中共党员刘伯坚,他早在1922年便加入中共,担任旅欧总支部书记。“工作团”团长乃中共党员宣侠父,1923年加入中共,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受刘伯坚、宣侠父影响,小小年纪的谢葆真在1927年加入了中共。
不久,谢葆真被调往正驻守在安徽省太和县的杨虎城部队的政治处宣传科工作。杨虎城爱上了这位年轻活泼的女性。杨虎城在与南汉宸、魏野畴谈话时,好几次提及,希望能让谢葆真帮助他“读书学习”。南汉宸、魏野畴知道杨虎城所说的“读书学习”的含意。于是,他们向中共河南省委请示——太和县在安徽西北部,与河南相邻,杨虎城部队中的中共组织当时受中共河南省委领导。1928年1月,中共河南省委批准了谢葆真和杨虎城结婚。于是,35岁的杨虎城和15岁的谢葆真,在1928年1月22日(农历腊月30日)步入皖北太和县教堂,举行了婚礼。
对于杨虎城来说,这是他的第三次婚姻:第一次:1916年,23岁的他和罗培兰结婚(1926年,罗培兰因患肺病去世)。第二次:1919年,26岁的他和张惠兰结婚(这是杨虎城母亲孙一莲女士亲自为他订的娃娃亲)。
在和谢葆真结婚的宴会上,有人问:“杨将军,你为什么爱上小谢?”
杨虎城坦然答道:“我知道她思想进步。结了婚,她可以直接帮助我。”
谢葆真即接着说道:“我不要你山盟海誓,只要你革命就行了!”
杨虎城高高举起酒杯:“好!为革命到底,白头到老,干杯!”
杨虎城决意和谢葆真结合,是知道小谢的政治身份。也正因为这样,杨虎城才会向南汉宸、魏野畴提出要小谢帮他“读书学习”——他知道南、魏的政治身份。
杨虎城在1927年冬,便曾提出申请,要求加入中共。当时中共河南省委致中共中央的报告中,便写及:
杨本人近来因环境所迫,非常同情我党,并要求加入我党,要求我们多派人到他的部队中去,无论政治工作人员和军事工作人员都欢迎。(丁雍年:《西安事变前的中共和杨虎城的关系》,载《杨虎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但是,中共河南省委又认为,“杨军系土匪和民团凑合而成”。为此,他们没有同意杨虎城加入中共——只是批准了谢葆真和杨虎城结婚。
1928年4月,杨虎城和妻子谢葆真及秘书米暂沉(亦为中共党员)赴日本疗养,在日本再度向中共东京市委提出申请,要求加入中共。他说他要“作一个贺龙”。中共东京市委即向中共中央请示。
1928年10月9日,中共中央函复中共东京市委:
“杨虎臣入党问题中央已允其加入,交由你们执行加入手续。加入手续如下:须三个同志的介绍,候补期为半年。再望你们与他谈一次话,指明两点:(一)目前党的任务主要是争取广大的群众以准备暴动,而不是马上就要实行总暴动,总暴动是我党的前途,目前当不是一个行动的口号而是一个宣传的口号,尤不是每个同志一加入就派回国来暴动。(二)每个党员加入后如在工作上需要时,党仍须调其往他处工作,不应给某个同志以固定时期的修(休)养。”
此函由于传递延误,送达东京时,杨虎城已于1928年11月16日回到上海,中共东京市委错过了为杨虎城办理入党手续的机会。杨虎城呢?他误以为中共不同意他入党,既然两度申请均未获准,从此他也没有再提出加入中共的申请。
不过,杨虎城对中共一直有着亲切感。何况他的妻子谢葆真、秘书米暂沉均为中共党员,不断沟通着他与中共之间的联系。
后来,当他出任陕西省主席时,居然任命南汉宸为省政府秘书长——虽说那时南汉宸自1928年因中共河南省委遭破坏而失去组织关系。
杨虎城的三次婚姻,共生育十个子女。长子杨拯民、长女杨拯坤是元配夫人罗培兰所生。次子杨拯仁是第二夫人张惠兰所生,不幸在西安事变时因照顾不周患猩红热夭折,年仅五岁。
谢葆真与杨虎城结婚后,总共生了两个儿子和五个女儿。结婚不久,谢葆真生下儿子杨拯亚。当谢葆真随杨虎城东渡日本时,把杨拯亚留在南京,因白喉症而夭亡。此后,谢葆真生了儿子杨拯中和女儿杨拯美、杨拯英、杨拯汉、杨拯陆、杨拯贵。笔者在西安所采访的杨拯英,是杨虎城与谢葆真所生的次女。
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对杨虎城耿耿于怀。1937年4月,蒋介石对杨虎城作出“革职留任”的处分。紧接着,蒋介石指派杨虎城以“欧美考察军事专员”名义出国考察。这样,杨虎城和谢葆真被迫离开中国。
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抗日烽火在华夏大地熊熊燃烧,杨虎城多次从国外致电蒋介石,要求回国参加抗日,都被蒋介石以种种理由拒绝。1937年11月26日,杨虎城和谢葆真回到香港,又一次要求参加抗战。蒋介石终于复电,邀他到南昌会晤,并派戴笠前往迎接。杨虎城先抵南昌,当即被蒋介石特务羁押。夫人谢葆真闻讯,带儿子杨拯中赶去,也遭关押。从此,杨虎城和谢葆真以及儿子被投入漫漫黑狱之中。1941年,谢葆真在狱中生下女儿杨拯贵。
农历腊月三十日原本是谢葆真和杨虎城的结婚纪念日,然而在1946年的农历腊月三十日,谢葆真在重庆杨家山狱中被特务注射了毒药,惨遭杀害,年仅33岁!杨虎城得知惨讯,泪如雨下。
在重庆解放前夕,1949年9月17日,杨虎城连同他的儿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被蒋介石特务杀死于狱中。杨虎城将军终年56岁。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12月1日,刚刚进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便在杨虎城旧部带领下,在重庆戴公祠找到了杨虎城将军遗体。12月16日,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向杨虎城将军家属发来唁电。中共中央的唁电指出:“杨虎城将军在1936年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推动全国一致抗日,有功于国家民族。”“杨将军的英名,将为全国人民所永远纪念”。重庆市军管会成立了杨虎城将军治丧委员会。
1950年1月15日,重庆各界隆重举行杨虎城将军暨遇难烈士追悼会。中共中央西南局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等亲往祭奠。1月16日,杨虎城将军的灵柩、夫人谢葆真的骨灰,在数以万计的群众护送下,由长子杨拯民扶柩登轮,离开重庆。30日,以彭德怀为首的西北各界人民,在西安车站举行了隆重的迎灵公祭。2月7日,根据家属的意见,杨虎城、谢葆真安葬在西安南乡韦曲少陵原杜甫祠西侧。叶剑英为陵园题词。与杨虎城将军一起牺牲的儿子杨拯中、女儿杨拯贵,杨虎城的秘书宋绮云夫妇和儿子宋振中(即小萝卜头),杨虎城的副官闫继民和张醒民,也都安葬于陵园。
杨虎城将军第二位夫人张惠兰在解放后被选为西安市人民代表、陕西省政协委员。1993年2月7日病逝于西安,享年90岁。
杨虎城长子杨拯民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局长、陕西省副省长、天津市副市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委员会常委、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1998年逝世于北京,同年安葬西安杨虎城烈士陵园。
杨虎城长女杨拯坤曾任中国国际旅行社北京分社副总经理、北京旅游局副局长,1994年病逝。
杨虎城与谢葆真所生七个子女中,除了儿子杨拯亚早亡,儿子杨拯中、女儿杨拯贵与杨虎城同时遇难,其余四个女儿皆事业有成:杨拯美为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联络委主任;杨拯英为陕西省政协委员;杨拯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杨拯陆在1955年从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之后,到新疆石油管理局担任勘探队长,率队进驻克拉玛依。1958年9月底,杨拯陆和队友在工作中遭遇暴风雪,不幸牺牲,年仅22岁。
(作者系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