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寻找可靠的非侵入无创性手段监测或诊断排异反应,研究无创监测技术在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监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1年4月至2013年6月,31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接受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中麻醉后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500 mg抗排异治疗,主动脉开放前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500 mg抗排异反应.术后抗排异采用新三联疗法:环孢素(CsA)或FK506+强的松+骁悉.2009年以来术中、术后第4天分别用一次舒莱.术后监测急性排异反应手段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与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影像和心肌酶谱.联合诊断急性排异反应.结果 全组共3例死亡(9.7%)(均为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继发肾、肺等多脏器衰竭).28例顺利康复出院,随访期间1例于术后1.5年死于霉菌感染.1例术后2个月、1例术后4年发生一次急性排异反应,均经甲强龙冲击治疗后,症状减轻,各项指标迅速好转,未进行心内膜活检.其余26例患者均未出现急性排异反应.1例术后12年肾功能衰竭需要血透治疗.结论 采用非侵入无创性监测技术联合诊断监测急性排异反应,敏感、安全、可靠、无创伤和可重复,可作为心脏移植患者抗排异疗效观察的依据.而围术期及术后积极、合理的抗排异治疗方案是减少急性排异反应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