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会议引发全球关注。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将以何种姿态带领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让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同时中国未来十年的改革方向和走向也成为新一届领导人面临的主要考验。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并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作出部署。这份充满改革创新气息的报告,字里行间传递出诸多改革新指向。
一、行政体制改革。
改革核心:减少领导职数 降低行政成本。通过近年来的行政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在这方面不断探索和总结,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和成就,但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我们应给予足够重视和解决。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未来一阶段我们行政体制改革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并要求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
二、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是当前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户籍制度无疑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促进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以确保中国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发展。当前,全国各地正结合本地实际,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步伐。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同时也拥有着最大的流动人口群体。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近一半。让农民工真正转移成市民,不仅关乎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未来,也是实现公平正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因此解决外来工融入当地的问题,关键是实现教育、就业、医疗等权益均等化,这些都是户籍制度改革需要解决的关键。
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因为征地侵犯农民利益进而诱发社会矛盾的现象时有发生。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也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十八大报告指出,更好的保护耕地和被征地农民的利益,遏制乱占乱征耕地问题,要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在土地问题上尽可能的保护农民的权益。
同时,土地制度改革工作最大问题是怎样才能既保障经济发展对用地的需求,又能保护耕地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土地综合整治,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土地从粗放、低效利用向集约、高效利用的转变,释放建设用地空间,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统一发展,是解决土地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可以促推新农村建设,拉动经济增长。
四、民生领域改革
民生问题是现在我们党和政府主要关心的实质问题,也逐步成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我们今后的民生工作重心就是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十八大报告关于改善民生的阐述引起广泛共鸣。报告不回避现实问题,不仅为百姓勾勒出了未来生活新图景,也给民生问题解决提供了广阔的思路,让人们看到了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体制改革的完整设计,也读出了执政党把握民生脉动的现实追求,让人坚信中国人民生活会越来越好。在报告中,“公平”一词出现频率非常高,特别在改善民生的章节中明确提出几个“公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公共服务更多的更平等的体现在涵盖百姓生活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中。
五、生态领域改革
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应符合科学发展观所提倡的科学开发,有效保护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瓶颈制约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十八大报告专门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特别提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正如十八大代表、中石油副总裁兼长庆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冉新权所说“价格是有效的调节杠杆,只有改变可以低廉甚至无偿使用生态产品、让污染者承担污染后果的做法,才能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的治本之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应遵循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推进以“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党政干部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对此,十八大报告提出,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只有构建起一支拥有纯洁党性和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务实高效。
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改革”方向和方针,对于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南阳市宛城区华山路宛城区委党校)
一、行政体制改革。
改革核心:减少领导职数 降低行政成本。通过近年来的行政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在这方面不断探索和总结,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和成就,但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我们应给予足够重视和解决。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未来一阶段我们行政体制改革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并要求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
二、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是当前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户籍制度无疑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促进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以确保中国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发展。当前,全国各地正结合本地实际,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步伐。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同时也拥有着最大的流动人口群体。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近一半。让农民工真正转移成市民,不仅关乎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未来,也是实现公平正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因此解决外来工融入当地的问题,关键是实现教育、就业、医疗等权益均等化,这些都是户籍制度改革需要解决的关键。
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因为征地侵犯农民利益进而诱发社会矛盾的现象时有发生。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也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十八大报告指出,更好的保护耕地和被征地农民的利益,遏制乱占乱征耕地问题,要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在土地问题上尽可能的保护农民的权益。
同时,土地制度改革工作最大问题是怎样才能既保障经济发展对用地的需求,又能保护耕地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土地综合整治,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土地从粗放、低效利用向集约、高效利用的转变,释放建设用地空间,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统一发展,是解决土地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可以促推新农村建设,拉动经济增长。
四、民生领域改革
民生问题是现在我们党和政府主要关心的实质问题,也逐步成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我们今后的民生工作重心就是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十八大报告关于改善民生的阐述引起广泛共鸣。报告不回避现实问题,不仅为百姓勾勒出了未来生活新图景,也给民生问题解决提供了广阔的思路,让人们看到了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体制改革的完整设计,也读出了执政党把握民生脉动的现实追求,让人坚信中国人民生活会越来越好。在报告中,“公平”一词出现频率非常高,特别在改善民生的章节中明确提出几个“公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公共服务更多的更平等的体现在涵盖百姓生活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中。
五、生态领域改革
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应符合科学发展观所提倡的科学开发,有效保护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瓶颈制约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十八大报告专门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特别提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正如十八大代表、中石油副总裁兼长庆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冉新权所说“价格是有效的调节杠杆,只有改变可以低廉甚至无偿使用生态产品、让污染者承担污染后果的做法,才能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的治本之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应遵循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推进以“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党政干部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对此,十八大报告提出,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只有构建起一支拥有纯洁党性和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务实高效。
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改革”方向和方针,对于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南阳市宛城区华山路宛城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