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不仅承担着强化学生体质的任务还担负着强化学生意志的重要作用。新的教育环境下,激发并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现代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提升。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方法,分析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为学生的体育知识的提高、技术的发展和能力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35-01
高中体育教学是由教师组织的带领学生展开体育练习和模仿锻炼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配合交流,实现体育教学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学习兴趣是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基础,高中体育教师想要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就要从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实现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强化体育知识的吸收。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兴趣形成的原因
1.体育意识较弱。大部分高中生和家长认为体育课程不过是简单的跑跳运动,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所以很多学生就不会严格要求自己参与体育锻炼,也就并不能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去。
2.教学方法和组织过于单一。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陈旧,教师的教学讲解和训练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不能提起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
3.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学生的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各不相同,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因为受到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的影响,在体育锻炼和个体能力上存在很大差距。很多高一新生甚至不知道 “蹲踞式起步”,不知道“三大球”,这样就更不可能有学习的兴趣了。
4.个别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体育基础薄弱。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体质较差、体育基础较弱的学生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不能完成教师提出的锻炼要求。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出现自卑的心理,恶性循环之后更会降低这部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二、高中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方法
1.转变学生思想观念,强化对体育课程的认识。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观念培养,激发并强化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视频影像等资料向学生展示体育项目内容和发展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体育项目,重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丰富并完善教学组织和方法,提高教学趣味性。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关键的一点是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组织,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合一些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保证体育课程充满趣味性和多样性。比如过去体育教学的准备课程一般都是慢跑和徒手定位操,时间长了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准备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活动中引入类似花样跑、游戏锻炼、自编训练操等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和接受能力,强化教学效果。
3.分析学生个性特点,展开个性化教学提高学习兴趣。高中体育教师要做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体育基础、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等方面展开分析,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确定不同的教学要求。比如在教授一项体育技术动作时,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让其能够实现对技术动作的改进和高难度的提升,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就保证这部分能够掌握动作的要点就可以。另外教师要照顾学生的心理感受,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施以更多的耐心和爱心鼓励并带领学生参与体育训练。高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次教学实现对不同学生的教学要求,就拿“支撑跳跃”教学来说,教师可采用分层次水平的方式组织教学,以越过山羊为层次水平一,以越过中跳箱为层次水平二,以越过高跳箱为水平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接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这样不仅可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还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信心和兴趣。
4.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味。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渴望掌握正确的体育项目的操作技能的,假如学生暂时没有很好的掌握操作要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锻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优点给于表扬,鼓励学生进一步锻炼完成学习内容。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要选择一些趣味性和针对性较强、易学易练的技术动作或运动项目,并注重教学手段、教学步骤的合理运用。例如:在篮球课的教学中增加一些有趣的球操,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玩球”的过程中使双手特别是左手的功能得到加强。
5.充分发挥兴趣的迁移作用,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明确认识到学生一旦对某一个运动项目产生兴趣,那他就会在持续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充足的热情投入到这项运动中。如在羽毛球教学中,学生对技术技能学习的兴趣较浓,而对素质不感兴趣,为此,在必要的时候可让他们进行教学比赛,当他们在球场上感到移动迟缓、跳起扣杀高度不够、力量不足,体力不支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练力量、练速度、练弹跳、练耐力等,从而不知不觉的把兴趣转移到素质、体能练习上来。
6.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项目的兴趣。高中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锻炼器材和教学场地的布置,要结合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摆放体育器材,保证教学场地美观有序,可以设定一些图案和标记满足学生对美的追求,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另外,教师想要提高体育教学课程的效果并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增加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安排一些校内外的体育竞技活动,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一些体育赛事,结合体育教学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兴趣一样实现有效的提高。
结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主要基础,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内容。所以,高中体育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激发,要总结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只有强化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才能够强化教学效果,才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实现强化学生体质、提高学生意志、帮助学生实现个体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1999.6.
[2]曾红卒.论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J].体育与科学,2001.2.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35-01
高中体育教学是由教师组织的带领学生展开体育练习和模仿锻炼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配合交流,实现体育教学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学习兴趣是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基础,高中体育教师想要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就要从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实现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强化体育知识的吸收。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兴趣形成的原因
1.体育意识较弱。大部分高中生和家长认为体育课程不过是简单的跑跳运动,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所以很多学生就不会严格要求自己参与体育锻炼,也就并不能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去。
2.教学方法和组织过于单一。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陈旧,教师的教学讲解和训练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不能提起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
3.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学生的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各不相同,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因为受到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的影响,在体育锻炼和个体能力上存在很大差距。很多高一新生甚至不知道 “蹲踞式起步”,不知道“三大球”,这样就更不可能有学习的兴趣了。
4.个别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体育基础薄弱。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体质较差、体育基础较弱的学生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不能完成教师提出的锻炼要求。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出现自卑的心理,恶性循环之后更会降低这部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二、高中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方法
1.转变学生思想观念,强化对体育课程的认识。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观念培养,激发并强化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视频影像等资料向学生展示体育项目内容和发展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体育项目,重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丰富并完善教学组织和方法,提高教学趣味性。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关键的一点是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组织,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合一些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保证体育课程充满趣味性和多样性。比如过去体育教学的准备课程一般都是慢跑和徒手定位操,时间长了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准备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活动中引入类似花样跑、游戏锻炼、自编训练操等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和接受能力,强化教学效果。
3.分析学生个性特点,展开个性化教学提高学习兴趣。高中体育教师要做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体育基础、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等方面展开分析,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确定不同的教学要求。比如在教授一项体育技术动作时,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让其能够实现对技术动作的改进和高难度的提升,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就保证这部分能够掌握动作的要点就可以。另外教师要照顾学生的心理感受,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施以更多的耐心和爱心鼓励并带领学生参与体育训练。高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次教学实现对不同学生的教学要求,就拿“支撑跳跃”教学来说,教师可采用分层次水平的方式组织教学,以越过山羊为层次水平一,以越过中跳箱为层次水平二,以越过高跳箱为水平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接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这样不仅可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还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信心和兴趣。
4.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味。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渴望掌握正确的体育项目的操作技能的,假如学生暂时没有很好的掌握操作要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锻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优点给于表扬,鼓励学生进一步锻炼完成学习内容。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要选择一些趣味性和针对性较强、易学易练的技术动作或运动项目,并注重教学手段、教学步骤的合理运用。例如:在篮球课的教学中增加一些有趣的球操,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玩球”的过程中使双手特别是左手的功能得到加强。
5.充分发挥兴趣的迁移作用,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明确认识到学生一旦对某一个运动项目产生兴趣,那他就会在持续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充足的热情投入到这项运动中。如在羽毛球教学中,学生对技术技能学习的兴趣较浓,而对素质不感兴趣,为此,在必要的时候可让他们进行教学比赛,当他们在球场上感到移动迟缓、跳起扣杀高度不够、力量不足,体力不支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练力量、练速度、练弹跳、练耐力等,从而不知不觉的把兴趣转移到素质、体能练习上来。
6.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项目的兴趣。高中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锻炼器材和教学场地的布置,要结合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摆放体育器材,保证教学场地美观有序,可以设定一些图案和标记满足学生对美的追求,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另外,教师想要提高体育教学课程的效果并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增加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安排一些校内外的体育竞技活动,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一些体育赛事,结合体育教学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兴趣一样实现有效的提高。
结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主要基础,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内容。所以,高中体育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激发,要总结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只有强化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才能够强化教学效果,才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实现强化学生体质、提高学生意志、帮助学生实现个体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1999.6.
[2]曾红卒.论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J].体育与科学,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