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化·社会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q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5月13~15日,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北海市教育局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儿童社会性教育研讨会在北海召开,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近20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代表们围绕“儿童·文化·社会”这一主题,就当前儿童社会性教育的诸多问题开展了研讨。
  
   一、学术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晓东教授作了题为“童年生态与儿童教育的整体构架”的学术报告。刘晓东教授从诠释儿童教育学视野中的“身体”入手,剖析了儿童成长过程中身体成长与精神成长的关系,并就儿童发展如何实现身体、精神、文化的融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儿童教育应注重“身体”、强调“身体”的观点。学术报告后,刘晓东教授回答了代表们提出的如何辨析儿童教育学与儿童心理学视野中的“身体”概念,原始人是否是真正意义的“人”及如何看待原始人与现代人的差别等问题。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侯莉敏教授作了题为“论儿童社会性教育的基本条件”的学术报告。侯莉敏教授阐释了儿童社会性教育应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的自然发展为基础,遵循“由里向外”的基本原则。她特别指出,对年幼儿童来说,成人与儿童的交往方式,特别是成人对儿童的抚育方式影响儿童期人格特征的形成,进而影响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儿童社会性教育是一门关于儿童与社会、儿童与文化的科学,离开了儿童熟悉的社会生活,离开了幼儿自然发展的基础,设计得再好的社会性教育课程也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虞永平教授作的学术报告——《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基本路向》,在分析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社会领域研究的时代转换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对社会领域课程与文化、社会领域课程与生活的关系作了阐述。虞永平教授认为,在实施社会领域课程的过程中,要使课程成为儿童的文化,必须关注文化的隐性作用及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社会教育是为了生活与评说生活的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即是生活教育。虞永平教授还就《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与要求、幼儿园社会教育体系等问题作了深入而翔实的解读。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王春燕教授的学术报告《生命哲学视野下的儿童社会性教育反思》,立足于生命哲学的视野,就儿童社会性教育进行了反思,进而提出教师角色应从知识、规范的权威者转化为与儿童平等参与的体验者,教育过程应从知识、规范的灌输、训练转化为对个体精神的“教化”,教学目标应从教育价值的外在诉求转化为对儿童心灵的陶冶等观点。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姚伟教授作了题为“幼儿园课程与文化的思考”的学术报告。姚伟教授分别对文化与课程的概念、幼儿园课程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解析与辨析,并用真实、丰富的图片和幼儿园实践案例介绍了自己对如何构建具有文化的开放性、独特性和适宜性的幼儿园课程的思考。姚伟教授指出,只有当课程回归文化的逻辑起点——生活世界的时候,儿童才能面临真实的世界,有效地体验文化“化人”的过程。
  
  二、观摩与研讨
  
  如何有效地组织幼儿园社会性教育活动一直是广大幼儿园教师关注的热点。围绕这一热点,来自南京、苏州、南宁、桂林的6位幼儿园教师展示了6个幼儿园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并引发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和深入思考。一些问题颇受大家关注,如如何在当前强调整合的课程实施中关注幼儿本身、关注细节、关注幼儿完整经验的获得,如何设计与组织有效的社会性教育活动,等等。
  本次研讨会还举行了获奖论文交流会,参与交流的既有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也有一线的幼儿园教师。他们有的从理论视角对儿童社会性教育进行审视,如来自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的甘剑梅老师作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深度模式——基于品格的整合学习”的发言,介绍了模式理论及其基本特点,提出了在幼儿园如何实施以基本品格(如爱、尊重、善良、友谊、欣赏差异、移情、忍耐、合作等)为主题的社会性教育;有的对社会教育实践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如江苏张家港市东莱幼儿园的代表作了题为“利用社会环境,夯实幼儿情感之基”的发言,介绍了该园走进社区环境,丰富幼儿文化知识,借助社会环境开展社会性教育活动的具体做法。通过观摩与研讨,代表们一致认为,社会教育是“做人”的教育,虽然社会性教育活动设计体裁、题材与形式各不相同,但社会性教育活动的精神内涵——幼儿如何“成人”、如何“为人”是一致的。社会性教育关注的是儿童和谐人格的形成过程,它应更注重儿童内在心灵的陶冶,因而切不可急于求成或追求短期的外在目标。
   通过交流与研讨,与会代表们对儿童社会性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达成了一些共识:儿童社会性教育是关涉儿童终身发展的教育,幼儿园社会性教育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对儿童进行社会性教育切忌说教,而应在自然、开放的情境中进行。只有强调社会性教育活动与儿童生活、经验的联系,注重儿童的体验与感知,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成长。
  
  Children, Culture and Society
  
  ——A Review of the 3rd National Forum on Preschool Society Education
  Wu Huiyuan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其他文献
这一天的天气真好,海面上风平浪静。可是,吉姆船长的心情并不好。前面就是那条海峡了,那里的地形复杂,风浪又大,常常发生事故。海轮从这里经过时,船长和水手都捏着一把汗。   忽然,吉姆船长的眼前一亮,一只白海豚跃出水面,在半空中画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然后又钻进水中。它一边在海轮前面游着,一边不断地跃出水面,不停地向船上张望,仿佛在暗示什么。不知不觉中,吉姆船长指挥着海轮随着白海豚向前航行。令人惊奇的
“快”就是“乐”,当一个人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时,快乐也就来了。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人无所事事的时候,有度日如年的感觉,但当忙起来的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还有就是,人在專注一件事的时候,心无旁骛,达到忘我状态,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再有就是,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内心充满热爱,会感到时间过得很快。   因此,忙碌的人、专注的人、内心充满热爱的人,懂得惜时的人,都是过得很快乐的人。
张国擎,生于浙江南浔。199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江苏省文联专业作家。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古柳泽》等长中篇小说多部、训诂学著作《少阳集》《皇家必读书》。《葱花》获马来西亚首届世界华文小说奖,报告文学《藏汉之子》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一  1853年3月29日,今天的长江路292号总统府,当时称两江总督署,迎来一位特殊人物,他就是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  洪秀全身着黄龙袍,
一次,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与几个猎人外出打猎,猎人在熊经常出没的地方找到一棵树,在树下打了根木桩,在木桩上系了一大块肉,然后把一根粗圆木用绳索吊在树上,圆木离肉四五十厘米的样子,之后,大家躲到树后面等。   过了好大一会儿,一头幼熊走来,发现了那块肉,正准备吃的时候,发觉那个圆木碍手碍脚的,便用力将其推开,圆木弹回,将熊撞倒,熊爬起来,抓住圆木,使出浑身力气将其推出去,然后回头吃肉,这时,
阿特莱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听说非洲有个部落的人很有音乐天赋,他便决定去那里挑一名孩子当学生。他的到来得到了孩子父母的欢迎,他们把珍贵的礼物送给阿特莱,希望能得到他的青睐。   阿特莱准备了几十只盒子,每只盒子都写上孩子的名字。当孩子的父母送礼时,阿特莱会礼貌地把礼物放进属于这家小孩的盒子里。但只有一只盒子是空的,这是“切斯特”的盒子。阿特莱对切斯特有印象,他家特别穷,别人几乎都有像样的乐器,可他
【摘要】挪威幼教工作者关注戏剧与儿童游戏的关系,认为教师可利用戏剧知识为儿童游戏提供支持。因此,在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方面,挪威政府强调师范生既要具备戏剧表演的知识和能力,又要具备开展戏剧教学活动的能力。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儿童有机会感受戏剧艺术,同时组织儿童进行戏剧表演,以提高儿童利用戏剧形式表达自我的能力。  【关键词】挪威;戏剧教育;师资培养;幼儿园教育;游戏  【中图分类号】
夜深人静,东东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可是他家的厨房里仍然热闹非凡。仔细一听,原来是各种食材在争论“谁最有营养”。   大米从米箱里探出小脑袋,振振有词地说:“我们米面不仅是主食,而且种类齐全。小主人经常享用我们,才长得又白又胖。所以啊,我们最有营养!”   这话引起了灶台旁架子上果蔬一族的不满。大白菜大声叫道:“要说营养,谁有我们蔬菜的膳食纤维丰富啊?”“还有我们果子,别忘了,论起维生素谁丰富,肯
北极和南极,是地球两个相似的寒带生态系统。北极的代表物种是北极熊,而南极的代表物种是企鹅。由于隔着赤道和茫茫万里,南北极生活的物种应该有很大的区别。就像北极熊无法前往南极一样,企鹅也不会出现在北极。  然而,近年来科学家们却发现了一个让人惊讶的事实,那就是南北极生活的海洋生物当中,有超过两百种竟然是同时存在的。这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才能让南北极这两个地球极端位置出现相同的
[摘要]目前,学前教育走向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而且在学前教育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积极整合。学前教育必须关注儿童,关注儿童独特的生命特征,因为儿童、儿童的生命特征是学前教育的出发点和立场。学前教育必须为儿童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必要的准备,同时,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过程也必须是幸福的、快乐的。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童;儿童的生命特征;儿童的幸福生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人老話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