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做功一定为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是对物理学科中一道“一对相互作用静摩擦力对系统做功为零”的题目的解析。
  关键词:物理学科; 题目解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17-001
  笔者在去年高三总复习时遇到这样的一道题:
  [例]如图所示,人在船上向前行走,脚与船面间不打滑。忽略水对船的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脚与船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B.脚与船之间的摩擦力对船做负功
  C.脚与船之间的摩擦力对人做负功
  D.脚与船之间的摩擦力对人船组成的系统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不为零
  [解析]人在船上向前行走,脚与船面间不打滑,说明脚与船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取地面为参考系,船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且向后运动,故脚与船之间的摩擦力对船做正功;人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对地位移方向不确定,脚与船之间的摩擦力对人做功的正、负不确定,所以脚与船之间的摩擦力对人船组成的系统所做的功的代数和可能为零。
  答案A
  题目的解析认为C选项是错误的,因为人的对地位移方向不确定,所以脚与船之间的摩擦力对人做功的正、负不确定。
  而笔者在了解学生的解答时,发现多数学生也认为C选项是错误的,原因是学生认为脚与船之间的摩擦力对人做的是正功,因为学生普遍将人当成了质点处理。
  笔者认为,若要学生清晰地理解这道题,需要教师分析以下几个问题:1.一对静摩擦力做功是否为零?2.正确理解受力部分与整个物体之间的关系;3.能量关系如何?
  先来分析第一个问题,根据功的定义:“一个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与力方向位移的乘积”。学生在前面学习滑块木板模型时已经了解到,若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则这两个摩擦力与位移的方向,一个相同,一个相反,所以一对静摩擦力对系统是不做功的。而上题中,船的位移向左,船受到静摩擦力向左,做正功,脚底受到的静摩擦力向右,因为脚与船之间并无相对运动,所以这一对静摩擦力做功为零,与前面学习的内容相符。但为什么学生都没有选择C呢?
  接下来分析第二个问题,正确分析功的定义里面的“物体”的含义,这个“物体”应该指物体的受力部分,有时这一“部分”可以代替整个物体,有时不可以代替。滑块木板模型里面,滑块在接触面受到静摩擦力可以认为是整个滑块受到的力,因为滑块可以看成质点。所以,如果在研究的问题里面物体可以看成质点,则这个物体的质心与力的作用点始终重合,又或者受力部分始终与整个部分运动状态相同,这些都是理想状态。而上题中,当人在船上向右行走时,人的质心是向右的,但静摩擦力的受力点是脚底与船接触的部分,人的脚底与船相对静止,随船向左运动,与人的质心的运动方向相反,因此,不能将上题中的人看成质点。
  最后来解决第三个问题,人或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舒张完成的,而是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解下,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的: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牵引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运动,从而产生各种动作。所以骨骼相当于杠杆,肌肉拉着骨骼转动,从而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以其中一块肌肉作为研究对象,当这块肌肉两头受到拉力或推力时,作用点受到的力与位移的方向始终是相同的,所以都做正功,将所有参与这个动作的肌肉做的功加起来就是完成一个动作的总功,而这个总功是大于零的,也即把人体的内能转变成了机械能。题目中的人体向右走动的过程中,腿部肌肉收缩,对脚产生向左的推力,使脚随船向左加速,对人体的上部分产生向右的推力,使上部分向右加速,这个过程通过肌肉做的正功将人体的内能转变成了船和人体的动能,所以能量的来源是人体的内能。而脚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向右的,看上去好像跟人体上部分移动的方向相同,所以学生会误判静摩擦力是做正功的,实际上静摩擦力的作用点是向左移动的,静摩擦力应该做的是负功,选项C应该是正确的,而脚与船之间的摩擦力对人船组成的系统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为零,故D选项是不正确的。但在这个能量转化的过程中,虽然这一对静摩擦力对系统没有做功,但恰恰是由于静摩擦力的存在,才使得这个肌肉做功能够实现,试想,如果接触面是光滑的,情况会是怎样?
  综上所述,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只能理解把物体处理成质点层面的问题,对于类似“人”这类不能看成质点的问题,无法正确分析,甚至得到错误和矛盾的结果。而此题也是“一对相互作用静摩擦力对系统做功为零”这个结论的有力证据。
其他文献
摘 要:思维的创造性,通常是学习主体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将自己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在一定的情境下,运用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展开想象和联想,突然性地将原有知识和信息进行创新加工整合,最终产生新观点、新设想。常常与直觉和灵感有关,它具有新、奇、异等特点。初中物理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开发学生的思维,尤其是训练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关键词:初中物理; 思维创造性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形成巨大挑战和威胁。保定市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区域中心城市,城市新媒体如何融合发展,成为京津冀协
反馈交易理论是金融市场最经典的理论之一,长期以来,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与建模并不多见。本文给出了在一个具有反馈交易特征的市场中,情绪冲击对资产价格的长期影响模型。我们发现
本文联系相关的教学案例总结了如何在习题讲评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具体讲评课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实验中在用醋酸洋红对洋葱根尖进行染色后,可以放在酒精灯上略微加热,这样可使细胞质破坏,增强染色体的染色效果。但不宜过于加热,如将染料煮沸则
基于2003—2008年中国省区工业细分产业数据,本文考察了FDI对内资产业增长率的影响。在控制了省区和行业的固定效应及产业间动态外部性的影响后,我们发现FDI对内资产业增长率具
摘 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的开展,对竞赛组织与辅导提出了要求,本文结合自己日常的辅导工作实际,围绕竞赛的认识、竞赛前的准备、辅导经验以及过程中的注意点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关键词:电脑制作活动; 电子报刊; 竞赛; 辅导; 经验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16-002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被广泛开
高中数学学习中有各式各样的练习,由于高中学生精力有限,大量的习题训练使得学生身心疲惫,学习效率低下。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自主性的学习在高中
投资者保护是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可以解释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存在的区域差异吗?本文探讨在相同的立法环境中,由法律执行和以地方性法规为代表的省际剩余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