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套人式胰肠端端吻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改良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施行39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吻合方式分为2组:改良组235例,经典组161例。两组患者均由同一术者带领的医疗小组完成手术,消化道重建以Child吻合为基本术式。改良组采用改良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经典组采用经典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两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的处理均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胰瘘和住院时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胰瘘的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改良组和经典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83±56)ml、(7.2±1.0)h、(21±3)d和(3814-39)ml、(7.0±0.5)h、(22±5)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8,1.680,一1.835,P〉0.05)。396例患者均无手术死亡发生,胰瘘总发生率为7.6%(30/396)。改良组患者术后无一例胰瘘发生,经典组患者术后发生胰瘘30例(胰肠吻合口瘘4例、单纯性胰瘘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典组中发生胰瘘的患者通过保持引流通畅、使用生长抑素及胃肠外营养等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改良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能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是两种主要的术式.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肠梗阻、排尿功能与性功能障碍是其常见并发症,乳糜漏、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切口肿瘤种植等也时有发生.两种手术方式比较,腹腔镜手术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某些并发症甚至低于开腹手术.腹腔镜能安全应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中。
急性胆道感染为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对于危重症患者,急诊外科治疗病死率高.损伤控制性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新理念,我院自2005年9月至2012年1月遵循DCS原则对62例重症患者先采取超声介入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gallbladder drainage,PTGD)或PTCD的方法,使急性炎症
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办,《中华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协办的“2013年国际肝胆胰外科高峰论坛”将于2013年11月8—10日在杭州市召开。
期刊
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是一种少见的周围神经良性肿瘤.该肿瘤主要由交织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缺乏典型神经鞘瘤中常见的网状区和栅栏状排列等结构,瘤细胞较丰富,核染色质粗、深染,并可显示一定的多形性.因此,本病极易被误诊为各种类型的梭形细胞肉瘤,发生于腹腔内还可被误认为胃肠道间质瘤,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本文报道1例误诊的胃壁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严重肝内胆汁淤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1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225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严重肝内胆汁淤积将患者分为阳性组(60例)和阴性组(165例),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目的 探讨肝癌伴胆管癌栓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建立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风险评估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2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07例接受肝癌切除术的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肝功能衰竭,将患者分为无肝功能衰竭组(98例)和肝功能衰竭组(9例)进行队列研究.对围手术期可能与肝功能衰竭发生相关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筛选肝癌伴胆管癌栓术后肝功
目的 探讨肝外胆管管状腺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肝外胆管管状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病灶均位于胆总管中下段,行胆总管切除+ Roux-en-Y胆肠吻合术,均恢复良好.病理检查结果为胆总管管状腺瘤,其中2例患者有中度非典型性增生.结论 单发局限性的肝外胆管管状腺瘤行部分胆总管合并瘤体切除联合胆管改道的外科治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因晚期胰腺癌在我院普通外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第8天因胃管拔出困难,遂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见2根胃管分别位于残胃吻合口两端.胃管口侧被缝合于胃小弯,胃大弯侧被缝扎的胃管通向空肠.考虑胃肠吻合术中金属闭合器闭合胃小弯时夹住了胃管,未能及时发现,在继续使用金属吻合器行胃空肠吻合术时将胃管再次缝合在吻合口的外侧.因胃管被金属闭合器和吻合器同时严密缝扎,将其完整取出的可能性
期刊
目的 探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在经皮肝胆道镜碎石(PTCSL)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9月两家临床研究中心收治的66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第一人民医院55例、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11例)的临床资料.运用MI-3DVS对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明确结石分布范围、数量、大小、形状等特点,以及与周围肝组织、血管、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