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年前,父亲和后妈发生纠纷,殃及
年仅7岁的小女孩左晓翠。无辜的左晓翠被毫无人性的后妈敖小芳用菜刀砍掉了右手臂,随后还把她的断手臂切碎后扔进一条污水河里。从此,这个无辜而不幸的小女孩陷入了人生的苦难与痛苦绝望之中……
小女孩在漫长的时光隧道中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靠着自己的坚强和人们的关爱从小学走进了中学。11年时光就这么过去了,如今左晓翠已经高中毕业。2005年高考,左晓翠考出了总分609分的优异成绩,超出四川省理科重点录取分数线11分。
悲惨童年 被残忍继母砍断手臂
左晓翠很小的时候,父亲左文翰便和母亲罗丽忠经常为一些琐事而争吵不休。由于感情一直不好,在左晓翠不到4岁时,父母便离了婚。随后,父亲左文翰为左晓翠娶回了后妈敖小芳,不久后妈又生了一个弟弟。像许多离婚的家庭一样,左晓翠的童年是苦难的。父亲左文翰与后妈敖小芳也经常吵架打架,家中经常闹得鸡犬不宁。后妈敖小芳是一个肚量极小的人,每次受了左文翰的气后都会把所有抱怨发泄到不谙世事的左晓翠身上,不是乱骂就是暴打。左晓翠对后妈敖小芳是既怕又恨,从不敢正眼看后妈。
1994年5月的一天,在一次争吵中,性情粗暴的左文翰操起刀便向敖小芳砍去。敖小芳赶忙躲闪,不料,3根手指当即被砍断。敖小芳的手顿时血肉模糊,只剩下很少皮肉相连。在邻居的帮助下,敖小芳被立即送往华西医大附属医院。由于手术及时,敖小芳的3根手指最终被接上。可是,自从这件事之后,敖小芳心里便对左文翰产生了恐惧,对左文翰的亲生女儿左晓翠更加虐待。
两个月后的7月5日下午,左文翰与敖小芳在一家卡拉ok厅娱乐。由于一点小事两人发生了口角,粗鲁的左文翰又对敖小芳拳脚相向,派出所干警闻讯后赶来制止,左文翰才肯罢手。当晚10时许,又气又恼的敖小芳回到家中,心里怎么也无法平静,她越想越气。随后,敖小芳想:“你左文翰太坏了,我非得报复一下你不可!”就这样,她提着家中的菜刀朝左晓翠的卧室走去。
当时已经夜深人静了,左晓翠已经在床上睡熟了。丧失人性的敖小芳竟挥起菜刀便朝熟睡中的左晓翠砍去。左晓翠的手臂被砍中,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把她惊醒了。当睁开眼时,她完全被吓呆了,后母敖小芳正手拿菜刀继续朝她砍来,嘴里还不住地嚷着:“我砍死你,左文翰!”
可怜的左晓翠只好声泪俱下,苦苦哀求,但是敖小芳却无动于衷。刹那间,床上流淌着鲜血,飞溅的鲜血玷污了蚊帐、枕头。一种求生的本能促使左晓翠使出全身力量猛地挣脱开来,朝门外冲去。惊慌之中,她看到自己的一只手已经不见了,她想用力大呼救命却没有丝毫力气。
飞奔中,左晓翠逃到了大姨家,还没等她进门便扑通一声晕倒在地……
话说敖小芳,当她发泄完心中的怨恨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犯了法。她慌忙捡起左晓翠被砍断的右手臂切碎,准备连夜逃走。当她逃到村口的小河边时,为了消灭证据,她立即将菜刀和左晓翠的右手臂一并扔进了河里。
当晚,已经休克、生命垂危的左晓翠被送往双流县第二医院抢救。当地警方当晚接到报案后随即派人寻找左晓翠被砍断的右手臂,并同时追捕潜逃的敖小芳。第二天上午,干警在将潜逃的敖小芳抓获后才在小河里把左晓翠被砍断的右手臂打捞上来。但是,由于手臂已经受到污染,医院已经无法再为左晓翠做断肢再植手术了。
断臂之女 谢绝上残疾学校
在好心的医生的努力下,经过抢救,左晓翠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当左晓翠醒来时,她正躺在医院雪白的病床上。一只手臂上缠绕着带血的纱布,空空荡荡的,她忍不住失声痛苦起来:“我的手,我的手!”哭过,喊过,现实仍旧是不可更改的。她必须接受自己从此是一个残疾人的现实。多少个夜晚,左晓翠从睡梦中惊醒,梦见后妈正举起菜刀那副穷凶极恶的样子,她不止一次地大呼救命;多少个夜晚,她躲在被窝里悄悄地哭泣,她有些抱怨上天的不公,为什么让她小小年纪就身体残废?她不想面对外面的世界,她害怕面对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的奇怪的目光。突如其来的横祸,让原本美丽可爱的左晓翠顿时万念俱灰。
这时,远在北京打工的母亲罗丽忠在得知女儿的不幸遭遇后,心急如焚地赶到医院。看到女儿泪流满面、悲伤失落的样子,罗丽忠的心如刀割,她开始自责自己不该抛下女儿外出打工。母女连心,此时的罗丽忠心里比女儿还要难受。
“女儿将来怎么生活啊?”罗丽忠问自己。但现实已经如此,罗丽忠首先想到的是要让女儿学会用左手做事。因此,罗丽忠在医院照顾左晓翠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在饮食起居方面更多的是让左晓翠改变以前的用手习惯,学会使用左手,用左手洗脸,用左手拿勺子,用左手握筷子……由于长期使用右手的习惯,刚开始时,左晓翠的左手一点力气也没有,不要说握筷子了,就是用左手拿勺子都觉得没有力气。这时罗丽忠便要求女儿多练习左手握拳、放手、提举等动作。左晓翠按母亲的话去做了,渐渐地她的左手有了力气,做起事情也顺手多了。不久之后,左晓翠已经能轻松地使用左手洗脸,拿勺子,握筷子了。
罗丽忠认为,仅仅让女儿学会使用左手来解决生活问题还远远不够,必须对女儿进行坚强意志的训练。虽然生活很拮据,但罗丽忠却毫不吝啬地从书店买回几本身残志坚的人物故事,每天都给她讲故事讲保尔·柯察金、张海迪……
罗丽忠常常鼓励女儿说:“只有一只手,照样能生活,要想将来不成‘废人’,就得付出比正常人多很多倍的努力!”在母亲的鼓励下,左晓翠渐渐地感觉自己的人生并不是那样灰暗了,她已经逐渐从困境中走出,可爱的脸上重新泛起了笑容。
日子一天天过去,左晓翠的身体逐渐恢复,心里的阴霾也逐渐散去。
1994年8月底,两位残疾学校的老师到医院来看望左晓翠,并欢迎左晓翠出院后到他们的学校去学习。“谢谢你们的好意。我还是想让女儿回到以前的学校去。”罗丽忠婉言谢绝了他们。罗丽忠认为只有把女儿送回以前读书的学校学习,女儿才可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她不愿意把女儿归结到残疾人一类去。对于母亲的行为,日益懂事的左晓翠也表示同意。
不久,左晓翠出院了,为了生计,罗丽忠离开了女儿左晓翠回北京打工去了。临走时,泪眼婆娑的左晓翠朝母亲挥挥手,母亲拍拍女儿的肩膀,眼里闪烁着泪花:“坚强点,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有什么事情就给我写信……”
老师关爱 断臂少女当班长
转眼间开学了,左晓翠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好不容易带着自卑的心怯生生地回到了以前的校园。还没等她走进教室,“快看!断手杆!”不知是哪个调皮的孩子吼了一声。接着,围观的同学就拥成了一圈。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顿时被一群不谙世事的同伴闹得信念全无,左晓翠真巴不得有个地洞好钻进去,她急得放声大哭起来。
这一幕恰好被班主任老师徐芸芳看见了。上课后,面对满脸稚气的孩子,徐老师很大方地把左晓翠请上了讲台。“左晓翠是一个坚强的同学,失去了一只手臂,但是她却能重新走进我们的课堂,坚强地面对生活,她是一个坚强的同学,是一个勇敢的同学,我们欢迎她回来!”话音刚落,课堂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老师接着宣布:“左晓翠是好样的,从今天起,左晓翠同学担任本班班长。”七八岁的孩子对老师权威是绝对信服的,见徐老师如此夸奖断臂女孩,从此再也没有人嘲笑左晓翠了,甚至还对她投以几分羡慕的目光。
接下来,徐老师对左晓翠的学习和生活投入了更多的关心。为了培养她坚强的人格,徐老师特别要求左晓翠每天练习用左手写两篇小字。
左晓翠刚使用左手写字时,总是力不从心,手握的笔老是往一个方向倾斜,字歪歪扭扭的像小虫子在爬行。想到和以往右手书写的漂亮小楷的差距,左晓翠有些气急败坏地扔下了笔。可一想到母亲对自己常说的话“只有战胜自己,才能做生活的强者”,她又咬咬牙,继续拿起笔努力练习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左晓翠的字越写越漂亮了。每天上语文课,徐老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左晓翠写的漂亮小字向同学们展示。眼看着自己的小字在班上展示,同学们露出羡慕的目光时,左晓翠内心深处总是升腾起无比的自豪,这种自豪代替了内心深处的自卑。
虽然在学校,左晓翠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尊重。但是,回到家里,情况并没有太大的改观。新后妈虽然不像敖小芳那样折磨她,但仍然待她不好。只有一只手的左晓翠每天都得噙着泪水洗衣服、带弟弟。新后妈常常对她冷眼相向:“这个家,有你不多,无你不少。”在没有关爱的日子里,左晓翠挨的打,流的泪总是比吃的饭多。她每天用一只手骑着那辆破烂的自行车,独自前往七八公里远的小学上学,特别是遇上下雨天,就连人带车摔进田里。可是,她却从不哭,摔倒了就爬起来,继续骑车往前赶路。
到了四年级,左晓翠的家里不再给她交学费、伙食费。徐芸芳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四处打听左晓翠亲生母亲罗丽忠打工的地址,但后来却得知罗丽忠的情况也很不好:住的是集体宿舍上下铺,吃的是白饭拌盐巴或者拌酱油。左晓翠面临失学的困境。
1997年2月,成都华阳镇西南电器厂一位姓林的女士得知消息,主动接纳了左晓翠和她的亲生母亲罗丽忠。好心的林女士给罗丽忠提供了一个每月能挣300多元的工作岗位,同时还为母女俩找了一个安身之所。
辛酸母亲 让断臂女儿独自旅游
回到母亲身边的左晓翠,条件反射般地把妈妈当成了最温暖的港湾,长时间没有得到父母关爱的她多么希望自己从此永远躲在妈妈的羽翼下,不用独自面对外面“可怕”的世界。
罗丽忠并没有因为女儿的残疾而对她过多地宠爱和娇惯,相反对她却是比正常人更磨练意志地教育。罗丽忠让女儿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复习完功课后就让做一些家务事,让她明白残疾人也是人,照样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1997年12月的一个周末,学校连放两天假。左晓翠希望母亲能陪自己去都江堰玩耍:“妈妈,带我出去玩嘛!”妈妈答应了,拿出了省吃俭用攒下的200元钱,递给晓翠:“对不起,妈妈没有时间陪你去,你自己去吧。先去买到都江堰的车票,到了都江堰再找个公用电话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再教你下一步该怎么办。”
“你可不可以陪我去?”左晓翠问妈妈。“不能,妈妈要上班挣钱,再说你要学着离开妈妈自己照顾自己。”“可是,我只有一只手,我是一个才11岁的残疾儿童,我怕……”被妈妈的这个大胆决定吓坏了的左晓翠说出了自己内心的顾虑。罗丽忠仍然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只有飞出巢的鸟儿才会长大,妈妈相信你能办得到的!”左晓翠有些犹豫,但她还是揣着200元钱离开了家门,迈上了去都江堰的汽车。
下车后,按照妈妈的“遥控指挥”,她一个人玩遍了都江堰大大小小的景点。她按照妈妈的建议,找了一个既便宜又安全的旅馆住了一晚上。返程途中,由于没买到直接回家的车票。她只好向好心人询问后,辗转几次换车返回了家中。
回到家的左晓翠似乎成熟了许多:“我感谢你,妈妈,你让我坚信少一只手臂并不影响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和正常人没有区别。”看着懂事的女儿,罗丽忠这才 满眼泪水地说:“其实,你一个人在外,妈妈也很担心,但是只有让你独自面对世界,你才能长大!残疾人要想过正常人的生活,就不得不处处超越正常人!”左晓翠认真地听着妈妈的话,重重地点点头。
苦尽甘来 笑对人生风雨
2005年6月高考,心态较好的左晓翠考试发挥正常,考出了总分609分的优异成绩,超出了四川省理科重点录取分数线11分。拿着成绩单回到家,自信的左晓翠伸出两个手指头给母亲作了一个代表成功的俏皮动作。
2005年7月,左晓翠面临填报志愿、专业选择。当同学们都在为填报哪个热门专业而忙碌时,左晓翠却异常平静地对母亲说:“我决定填报心理学专业,我的愿望是疏通人们的心结,让他们快乐,开心。以前人们帮助了我很多,我希望自己学有所长,为现代忙碌的人们排解心中的不快,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对于女儿的选择,母亲罗丽忠也表示非常支持。
虽然左晓翠的高考成绩已经达到了重点大学分数线,但上大学的经费却成为了让她和母亲头痛的问题。
不幸的左晓翠又是幸运的。正在母女俩正在为无钱上大学而发愁时,关于她凭靠坚强的毅力,勤奋的学习态度考上大学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些好心人表示要解囊相助,资助她上大学。一位企业的老总也非常慷慨地表示愿意资助她大学四年的学费。在接受了这位老总的好意后,左晓翠谢绝了其他好心人的帮助。
在面对众多媒体的采访中,左晓翠美丽的大眼睛透露出的是自信,从容,“将来的人生道路,我还会遇到许许多多困难和挫折,我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不是弱者,我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我也希望对生活缺乏信心、勇气的朋友们能够笑对人生,能够勇敢地面对挫折。人生其实真的很精彩,只要你用心去面对一切,用心去致力于你所做的事,你的生活一定很精彩!”
年仅7岁的小女孩左晓翠。无辜的左晓翠被毫无人性的后妈敖小芳用菜刀砍掉了右手臂,随后还把她的断手臂切碎后扔进一条污水河里。从此,这个无辜而不幸的小女孩陷入了人生的苦难与痛苦绝望之中……
小女孩在漫长的时光隧道中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靠着自己的坚强和人们的关爱从小学走进了中学。11年时光就这么过去了,如今左晓翠已经高中毕业。2005年高考,左晓翠考出了总分609分的优异成绩,超出四川省理科重点录取分数线11分。
悲惨童年 被残忍继母砍断手臂
左晓翠很小的时候,父亲左文翰便和母亲罗丽忠经常为一些琐事而争吵不休。由于感情一直不好,在左晓翠不到4岁时,父母便离了婚。随后,父亲左文翰为左晓翠娶回了后妈敖小芳,不久后妈又生了一个弟弟。像许多离婚的家庭一样,左晓翠的童年是苦难的。父亲左文翰与后妈敖小芳也经常吵架打架,家中经常闹得鸡犬不宁。后妈敖小芳是一个肚量极小的人,每次受了左文翰的气后都会把所有抱怨发泄到不谙世事的左晓翠身上,不是乱骂就是暴打。左晓翠对后妈敖小芳是既怕又恨,从不敢正眼看后妈。
1994年5月的一天,在一次争吵中,性情粗暴的左文翰操起刀便向敖小芳砍去。敖小芳赶忙躲闪,不料,3根手指当即被砍断。敖小芳的手顿时血肉模糊,只剩下很少皮肉相连。在邻居的帮助下,敖小芳被立即送往华西医大附属医院。由于手术及时,敖小芳的3根手指最终被接上。可是,自从这件事之后,敖小芳心里便对左文翰产生了恐惧,对左文翰的亲生女儿左晓翠更加虐待。
两个月后的7月5日下午,左文翰与敖小芳在一家卡拉ok厅娱乐。由于一点小事两人发生了口角,粗鲁的左文翰又对敖小芳拳脚相向,派出所干警闻讯后赶来制止,左文翰才肯罢手。当晚10时许,又气又恼的敖小芳回到家中,心里怎么也无法平静,她越想越气。随后,敖小芳想:“你左文翰太坏了,我非得报复一下你不可!”就这样,她提着家中的菜刀朝左晓翠的卧室走去。
当时已经夜深人静了,左晓翠已经在床上睡熟了。丧失人性的敖小芳竟挥起菜刀便朝熟睡中的左晓翠砍去。左晓翠的手臂被砍中,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把她惊醒了。当睁开眼时,她完全被吓呆了,后母敖小芳正手拿菜刀继续朝她砍来,嘴里还不住地嚷着:“我砍死你,左文翰!”
可怜的左晓翠只好声泪俱下,苦苦哀求,但是敖小芳却无动于衷。刹那间,床上流淌着鲜血,飞溅的鲜血玷污了蚊帐、枕头。一种求生的本能促使左晓翠使出全身力量猛地挣脱开来,朝门外冲去。惊慌之中,她看到自己的一只手已经不见了,她想用力大呼救命却没有丝毫力气。
飞奔中,左晓翠逃到了大姨家,还没等她进门便扑通一声晕倒在地……
话说敖小芳,当她发泄完心中的怨恨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犯了法。她慌忙捡起左晓翠被砍断的右手臂切碎,准备连夜逃走。当她逃到村口的小河边时,为了消灭证据,她立即将菜刀和左晓翠的右手臂一并扔进了河里。
当晚,已经休克、生命垂危的左晓翠被送往双流县第二医院抢救。当地警方当晚接到报案后随即派人寻找左晓翠被砍断的右手臂,并同时追捕潜逃的敖小芳。第二天上午,干警在将潜逃的敖小芳抓获后才在小河里把左晓翠被砍断的右手臂打捞上来。但是,由于手臂已经受到污染,医院已经无法再为左晓翠做断肢再植手术了。
断臂之女 谢绝上残疾学校
在好心的医生的努力下,经过抢救,左晓翠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当左晓翠醒来时,她正躺在医院雪白的病床上。一只手臂上缠绕着带血的纱布,空空荡荡的,她忍不住失声痛苦起来:“我的手,我的手!”哭过,喊过,现实仍旧是不可更改的。她必须接受自己从此是一个残疾人的现实。多少个夜晚,左晓翠从睡梦中惊醒,梦见后妈正举起菜刀那副穷凶极恶的样子,她不止一次地大呼救命;多少个夜晚,她躲在被窝里悄悄地哭泣,她有些抱怨上天的不公,为什么让她小小年纪就身体残废?她不想面对外面的世界,她害怕面对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的奇怪的目光。突如其来的横祸,让原本美丽可爱的左晓翠顿时万念俱灰。
这时,远在北京打工的母亲罗丽忠在得知女儿的不幸遭遇后,心急如焚地赶到医院。看到女儿泪流满面、悲伤失落的样子,罗丽忠的心如刀割,她开始自责自己不该抛下女儿外出打工。母女连心,此时的罗丽忠心里比女儿还要难受。
“女儿将来怎么生活啊?”罗丽忠问自己。但现实已经如此,罗丽忠首先想到的是要让女儿学会用左手做事。因此,罗丽忠在医院照顾左晓翠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在饮食起居方面更多的是让左晓翠改变以前的用手习惯,学会使用左手,用左手洗脸,用左手拿勺子,用左手握筷子……由于长期使用右手的习惯,刚开始时,左晓翠的左手一点力气也没有,不要说握筷子了,就是用左手拿勺子都觉得没有力气。这时罗丽忠便要求女儿多练习左手握拳、放手、提举等动作。左晓翠按母亲的话去做了,渐渐地她的左手有了力气,做起事情也顺手多了。不久之后,左晓翠已经能轻松地使用左手洗脸,拿勺子,握筷子了。
罗丽忠认为,仅仅让女儿学会使用左手来解决生活问题还远远不够,必须对女儿进行坚强意志的训练。虽然生活很拮据,但罗丽忠却毫不吝啬地从书店买回几本身残志坚的人物故事,每天都给她讲故事讲保尔·柯察金、张海迪……
罗丽忠常常鼓励女儿说:“只有一只手,照样能生活,要想将来不成‘废人’,就得付出比正常人多很多倍的努力!”在母亲的鼓励下,左晓翠渐渐地感觉自己的人生并不是那样灰暗了,她已经逐渐从困境中走出,可爱的脸上重新泛起了笑容。
日子一天天过去,左晓翠的身体逐渐恢复,心里的阴霾也逐渐散去。
1994年8月底,两位残疾学校的老师到医院来看望左晓翠,并欢迎左晓翠出院后到他们的学校去学习。“谢谢你们的好意。我还是想让女儿回到以前的学校去。”罗丽忠婉言谢绝了他们。罗丽忠认为只有把女儿送回以前读书的学校学习,女儿才可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她不愿意把女儿归结到残疾人一类去。对于母亲的行为,日益懂事的左晓翠也表示同意。
不久,左晓翠出院了,为了生计,罗丽忠离开了女儿左晓翠回北京打工去了。临走时,泪眼婆娑的左晓翠朝母亲挥挥手,母亲拍拍女儿的肩膀,眼里闪烁着泪花:“坚强点,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有什么事情就给我写信……”
老师关爱 断臂少女当班长
转眼间开学了,左晓翠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好不容易带着自卑的心怯生生地回到了以前的校园。还没等她走进教室,“快看!断手杆!”不知是哪个调皮的孩子吼了一声。接着,围观的同学就拥成了一圈。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顿时被一群不谙世事的同伴闹得信念全无,左晓翠真巴不得有个地洞好钻进去,她急得放声大哭起来。
这一幕恰好被班主任老师徐芸芳看见了。上课后,面对满脸稚气的孩子,徐老师很大方地把左晓翠请上了讲台。“左晓翠是一个坚强的同学,失去了一只手臂,但是她却能重新走进我们的课堂,坚强地面对生活,她是一个坚强的同学,是一个勇敢的同学,我们欢迎她回来!”话音刚落,课堂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老师接着宣布:“左晓翠是好样的,从今天起,左晓翠同学担任本班班长。”七八岁的孩子对老师权威是绝对信服的,见徐老师如此夸奖断臂女孩,从此再也没有人嘲笑左晓翠了,甚至还对她投以几分羡慕的目光。
接下来,徐老师对左晓翠的学习和生活投入了更多的关心。为了培养她坚强的人格,徐老师特别要求左晓翠每天练习用左手写两篇小字。
左晓翠刚使用左手写字时,总是力不从心,手握的笔老是往一个方向倾斜,字歪歪扭扭的像小虫子在爬行。想到和以往右手书写的漂亮小楷的差距,左晓翠有些气急败坏地扔下了笔。可一想到母亲对自己常说的话“只有战胜自己,才能做生活的强者”,她又咬咬牙,继续拿起笔努力练习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左晓翠的字越写越漂亮了。每天上语文课,徐老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左晓翠写的漂亮小字向同学们展示。眼看着自己的小字在班上展示,同学们露出羡慕的目光时,左晓翠内心深处总是升腾起无比的自豪,这种自豪代替了内心深处的自卑。
虽然在学校,左晓翠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尊重。但是,回到家里,情况并没有太大的改观。新后妈虽然不像敖小芳那样折磨她,但仍然待她不好。只有一只手的左晓翠每天都得噙着泪水洗衣服、带弟弟。新后妈常常对她冷眼相向:“这个家,有你不多,无你不少。”在没有关爱的日子里,左晓翠挨的打,流的泪总是比吃的饭多。她每天用一只手骑着那辆破烂的自行车,独自前往七八公里远的小学上学,特别是遇上下雨天,就连人带车摔进田里。可是,她却从不哭,摔倒了就爬起来,继续骑车往前赶路。
到了四年级,左晓翠的家里不再给她交学费、伙食费。徐芸芳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四处打听左晓翠亲生母亲罗丽忠打工的地址,但后来却得知罗丽忠的情况也很不好:住的是集体宿舍上下铺,吃的是白饭拌盐巴或者拌酱油。左晓翠面临失学的困境。
1997年2月,成都华阳镇西南电器厂一位姓林的女士得知消息,主动接纳了左晓翠和她的亲生母亲罗丽忠。好心的林女士给罗丽忠提供了一个每月能挣300多元的工作岗位,同时还为母女俩找了一个安身之所。
辛酸母亲 让断臂女儿独自旅游
回到母亲身边的左晓翠,条件反射般地把妈妈当成了最温暖的港湾,长时间没有得到父母关爱的她多么希望自己从此永远躲在妈妈的羽翼下,不用独自面对外面“可怕”的世界。
罗丽忠并没有因为女儿的残疾而对她过多地宠爱和娇惯,相反对她却是比正常人更磨练意志地教育。罗丽忠让女儿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复习完功课后就让做一些家务事,让她明白残疾人也是人,照样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1997年12月的一个周末,学校连放两天假。左晓翠希望母亲能陪自己去都江堰玩耍:“妈妈,带我出去玩嘛!”妈妈答应了,拿出了省吃俭用攒下的200元钱,递给晓翠:“对不起,妈妈没有时间陪你去,你自己去吧。先去买到都江堰的车票,到了都江堰再找个公用电话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再教你下一步该怎么办。”
“你可不可以陪我去?”左晓翠问妈妈。“不能,妈妈要上班挣钱,再说你要学着离开妈妈自己照顾自己。”“可是,我只有一只手,我是一个才11岁的残疾儿童,我怕……”被妈妈的这个大胆决定吓坏了的左晓翠说出了自己内心的顾虑。罗丽忠仍然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只有飞出巢的鸟儿才会长大,妈妈相信你能办得到的!”左晓翠有些犹豫,但她还是揣着200元钱离开了家门,迈上了去都江堰的汽车。
下车后,按照妈妈的“遥控指挥”,她一个人玩遍了都江堰大大小小的景点。她按照妈妈的建议,找了一个既便宜又安全的旅馆住了一晚上。返程途中,由于没买到直接回家的车票。她只好向好心人询问后,辗转几次换车返回了家中。
回到家的左晓翠似乎成熟了许多:“我感谢你,妈妈,你让我坚信少一只手臂并不影响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和正常人没有区别。”看着懂事的女儿,罗丽忠这才 满眼泪水地说:“其实,你一个人在外,妈妈也很担心,但是只有让你独自面对世界,你才能长大!残疾人要想过正常人的生活,就不得不处处超越正常人!”左晓翠认真地听着妈妈的话,重重地点点头。
苦尽甘来 笑对人生风雨
2005年6月高考,心态较好的左晓翠考试发挥正常,考出了总分609分的优异成绩,超出了四川省理科重点录取分数线11分。拿着成绩单回到家,自信的左晓翠伸出两个手指头给母亲作了一个代表成功的俏皮动作。
2005年7月,左晓翠面临填报志愿、专业选择。当同学们都在为填报哪个热门专业而忙碌时,左晓翠却异常平静地对母亲说:“我决定填报心理学专业,我的愿望是疏通人们的心结,让他们快乐,开心。以前人们帮助了我很多,我希望自己学有所长,为现代忙碌的人们排解心中的不快,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对于女儿的选择,母亲罗丽忠也表示非常支持。
虽然左晓翠的高考成绩已经达到了重点大学分数线,但上大学的经费却成为了让她和母亲头痛的问题。
不幸的左晓翠又是幸运的。正在母女俩正在为无钱上大学而发愁时,关于她凭靠坚强的毅力,勤奋的学习态度考上大学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些好心人表示要解囊相助,资助她上大学。一位企业的老总也非常慷慨地表示愿意资助她大学四年的学费。在接受了这位老总的好意后,左晓翠谢绝了其他好心人的帮助。
在面对众多媒体的采访中,左晓翠美丽的大眼睛透露出的是自信,从容,“将来的人生道路,我还会遇到许许多多困难和挫折,我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不是弱者,我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我也希望对生活缺乏信心、勇气的朋友们能够笑对人生,能够勇敢地面对挫折。人生其实真的很精彩,只要你用心去面对一切,用心去致力于你所做的事,你的生活一定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