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双语教学与外贸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结合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813225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际结算课程中不仅需要开展双语教学而且需要突出外贸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然而,目前存在的诸多因素影响了其效果,如适用教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学生英语水平不均、传统教学对实践的轻视等。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能到企业“零距离上岗”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双语教学;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234-03
  
  一、双语教学模式与外贸实践操作技能有效结合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将学生培养成能“零距离上岗”的应用型人才,已成各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由此,双语教学也正成为培养国际应用型人才的“桥梁”。双语教学一般是指在课堂中运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进行各门专业学科的教与学。它的宗旨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学科学习与思考的能力,提高其国际沟通与交往能力,以适应新世纪全球化社会对国际型人才的需要。《国际结算》是我院商务英语与国际贸易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完备、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是从事银行涉外业务和企业对外贸易业务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本课程直接对应外贸公司单证员工作岗位,是大部分高职毕业生所从事的初始就业岗位。我院提出“首岗适应,多岗迁移”的培养目标,因此,本课程也是培养高职学生今后可能从事外贸跟单员、外销员等岗位的技能课程。单证是整个外贸工作的核心,通过单证员工作岗位,可以很清晰地将整个外贸环节串联起来。因此,《国际结算》课程实行双语教学,并有效结合高职学生外贸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既适应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也符合高职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
  二、目前双语教学模式与外贸实践操作技能结合所遇到的问题
  (一)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和外贸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教材及辅助资料匮乏
  本人连续三年担任该课程的双语教学,深深体会到该课程双语教学和外贸操作能力培养有效结合的教材少得可怜。目前,新华书店、博库书城等书店市面上销售的教材,要么是全中文,要么就是全英文;要么是全理论,要么光是单证操作方面的。国内出版发行适合双语教学并结合外贸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国际结算教材(中英文对照本)屈指可数。我院从2007年开始在商务英语专业《国际结算》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所使用的双语教学教材情况如下:06级使用的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肖云南、王益平主编的《国际支付与结算》(2004年出版,第1版);07级使用的是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叶文琴、顾宏远主编的《Finan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结算(英文本)》(2007年9月出版);08级使用是由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刘长声等主编的《ENGLISH FOR IMPORT & EXPORT DOCUMENTATION国际商务单证英语》(2007年8月出版)。但在本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在双语教学模式下高职外贸单证职业技能培养与实践教学研究》(立项编号为Z20080103)的问卷调查中显示,我院高职学生对目前使用的教材不太满意。一个是教材难度太高,全是英文,缺少中文注释;二是每章节课后缺少练习题,即使有也是注重理论知识,在实际动手操作方面的训练非常少。
  (二)既具有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又有外贸工作经历的“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
  我系老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具有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英语能力,或许能胜任课堂双语教学,但大多缺少外贸企业工作的经历,在解析专业词汇、讲授专业知识,尤其是将理论知识拓展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训练方面,就出现了“捉襟见肘”的现象。另外,从事外贸工作多年后来我院应聘教学工作的人外语水平太差而且教学水平一般,不适应双语教学。因此,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面临“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问题,而且该问题成为国际结算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和外贸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有效结合的一大瓶颈。
  (三)高职学生英语水平总体参差不齐使双语教学与技能培养收效甚微
  虽然我院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较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高,但同一个班级50~70人的英语水平高低不齐,尽管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国际结算双语课前已经通过大学英语三级、四级,但由于专业英语术语、词汇以及表达方式与普通英语大相径庭,他们一时难以适应,存在理解困难,因此,造成对专业理论知识不能及时消化吸收,更读不懂如信用证之类的全英文资料并进行外贸单据填制等方面实践动手操作训练。
  (四)双语教学偏重理论,轻视了外贸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传统的授课模式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即先学习相关概念或定义再举例展开。目前,很多开展双语教学的老师仍然摆脱不了这个模式,一味去强调理论知识的英文讲授而忽视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或按照英文教材逐章逐节讲得很细,变成翻译式教学或语言知识讲解,使学生对这门课的实践意义和培养目标模糊化,使他们的学习带有盲目性,而当他们到了具体工作环境下就不会进行知识的变通和应用,显然这种结果是违背了我们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三、双语教学模式与外贸实践操作能力结合的措施及建议
  (一)选用或编排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双语教材
  许多教材采用概念讲解、样单评析、作业练习为主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虽然保证了专业知识双语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时间用于讲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实际制作单证等问题就可能束手无策。根据高职的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及高职学生特点,应积极组织有关银行、外贸行业专家和本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联合编写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双语教材。《在双语教学模式下高职外贸单证职业技能培养与实践教学研究》的课题组正着手编写这样的双语教材,并采用与工作岗位对应、与工作任务结合的项目教学法,如汇付这个章节,我们把汇款作为一个业务操作任务,首先设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和操作任务。其次导入与本操作任务有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通过三个模块来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任务操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二是汇款操作业务的流程,这两个模块的双语教学能让学生掌握实际任务操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第三个模块主要是汇款业务操作实训,通过中国电子进出口公司的实际汇款业务让学生讨论如何办理汇款业务,然后归纳总结出操作要点(如果是要制作单据,那么总结出单据的缮制内容和要点)。最后学生参加模拟实训。该教材能够有效将专业知识的双语教学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进行结合,达到培养“零距离上岗”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我们高职院校专业老师仅仅具备英语专业知识或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却缺乏从事外贸进出口业务及单据制作方面实践经验的现象,我们鼓励承担专业课双语教学的老师利用假期到进出口企业或银行等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或“挂职锻炼”,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运用能力,由此达到培养他们“双师型”素质的目的。学院也可以通过聘请一些行业专家来校做培训或讲座,要求相关老师去参加。
  (三)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实施小班化双语教学,增强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
  近几年,我院招生规模扩大,“双师”素质教师缺少等因素使得目前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无法做到小班化教学,基本上还是采用大班,人数为50—70人。大班教学大大削弱了该课程双语教学和实践技能培养结合的效果。在《在双语教学模式下高职外贸单证职业技能培养与实践教学研究》课程组调查教学效果的问卷中,有6%~8%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提高外语水平没有影响。另外,分析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听课效果发现,能听懂教师讲课70%以上的内容,商务英语学生为29.43%,国际贸易专业为19.37%;能听懂50%—70%内容的学生两个专业分别占52.8%和61.75%,听懂30%~50%内容的分别为11.08%和12.93%;还有6%左右的学生则听懂的部分低于30%。在问到是否会影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但也会影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由此可见,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差,跟不上老师的授课内容,无法适应双语教学这种授课方式。学生认为双语教学会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听课效果,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高职学生有相当多的人没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英语水平离双语教学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二是大班教学造成授课老师对课堂管理的难度,无法做到课程上跟每个学生教学互动,不能顾及到部分“落后”学生也在情理之中。要解决这个问题,通过降低双语教学教材中超过四级水平英语单词的难度,如在相应位置标出中文注解,同时,在教材编写中尽量避免一些生僻、难度较大的英语单词。另外,就是采用小班化双语教学,人数控制在30~35人之内,既可以调动学生在该课程双语教学中的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又可以使授课老师对参与实践操作训练的学生所反馈的问题及时解答,这样就比较有针对性,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使双语教学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真正落到实处。
  (四)双语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和强化体验式模拟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此次对国际结算双语教学实践中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调查中,认为课件在声音、动画等方面缺乏强烈的效果和内容形式比较单一,不够丰富。出现有35%—45%比例的学生提出希望授课老师在课件声音、动画等方面增强效果;39%—47%的学生认为内容形式要多样化,也有10%左右的人提出改进文字组织,提出需要改进版面的人数比例只有5%左右。可见,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丰富多彩的教学课件。国际结算的双语教学除了要采用灵活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外还要突出体验式模拟实践教学。这是因为国际结算是一门涉外性很强的实践类课程,外贸业务中经常要处理一些全英文资料,如国外发来的信用证,所缮制的单据一般也都是全英文的,涉及的条款栏目的填写都需要运用专业术语表达。根据这些特点,一方面,双语(尤其英语)要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实训指导书等模拟训练资料也要体现双语特色,尽量采用英文编写;另一方面,进行体验式模拟实践教学,要求学生根据模拟情景动手制作各种单据,撰写英文的实训报告。模拟实训是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模拟实践教学的运用和强化,既能明确本课程双语教学的目标和方向也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其学以致用,最终实现毕业后立马上岗操作。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两个专业分别有近90%和95%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各种单证操作技能的培养有帮助,只有少数学生认为没有帮助。可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运用和强化体验式模拟实践教学能使双语教学与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进行有效结合。
  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清楚地意识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开口能说、动手能做”,并能将商务与英语知识相结合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娟.国际贸易单证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120-121.
  [2] 周宏芸.应用型“国际结算”双语教学方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2):68-69.
  [3] 荣宏伟,郭婷婷.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63-64.
  [4] 周瑞珍,郭厚文.通过双语教学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J].江西教育科研,2005,(8):56-57.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智慧移动课堂在高校思政课中具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推动思政课教学建设与改革的作用。实施智慧移动课堂应采取'课内'和'课外'有机衔接;'线上
英国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欧洲国家,在欧洲乃至世界事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欧洲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发生转变。本文使用现实主义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应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面,恰当选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精心构思、设计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案。联系教学实际,启发学生大胆猜想,
用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利用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资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日益明显。投资流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相
针对济南市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对济南市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作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定量的
教学参考资源是重要的教学辅助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以及创新教学模式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参考资源数据
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事关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高等职业院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全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