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websyste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小学语文教师越来越加强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
  的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情境创设;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多方面发展表现的综合能力,包括情感的表达、学习的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体现以及知识技能的掌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感悟理解语言的前提下,合理地运用语言、培养和扩散思维。核心素养教学是引导和规范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指南针,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汲取以及拥有良好的科学理念和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教学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
  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著名的哲学家布莱希特曾说:“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之一。”一堂好的语文课堂,应当具备思维的广度、厚度和力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和思考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而应当注意提问的深度,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挖掘事物内在的本质意义。比如说,在教学《赠汪伦》这首诗时,如果提问“从哪里可以看出汪伦对李白的深厚友谊”,这种提问则过于浅显,不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假如把问题改成“为什么等李白乘舟将欲行的时候,汪伦才姗姗来迟送别呢”这样的问题,则能够一下子把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起来,让学生静下来耐心地去思考其中的原因,不仅有助于学生联系两人的关系发挥想象,做出答案,而且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二、优化课程内容,促进核心素养有效渗透
  为了促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需要对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然而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将知识、情感和思想做到相互渗透、融会贯通。语文教师只有迎难而上,重视优化课程内容,才能提高核心素养渗透教育的质量。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圆明园毁灭前后的图片或资料,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圆明园毁灭前的辉煌和毁灭后的破败,激起学生心中复杂的感情。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此阐述自己的心声,加深学生对圆明园的认识。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对历史形成正确的认识。另外,优化课程内容还应注意营造生动活泼、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教师除了要运用好教材,还要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文教学,从而更好地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
  三、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处于一种真实的活动场景中,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感情和思想文化,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风景,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然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桂林独特的山水风光,进一步感受桂林的美,进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又如,在教学《秋的原野》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一起秋游,讓学生走出教室,踏上郊外的原野,去观察和欣赏芦苇、稻田、枫叶、晚霞、炊烟以及大雁等,亲身感受秋天的迷人景色,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帮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留心生活的好习惯,提高学生感受能力。
  四、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离不开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合作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情感素养,才能在分析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学生只有学会与他人合作,才能提高自己的团结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为每个小组内的成员分配不同的任务,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还可以安排小组之间进行学习竞赛,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变得格外高涨。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动作能力较强的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话题的讨论上,教师要多选取一些趣味性强、能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话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习不同的思维方法,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五、总结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应当从多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此,首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还应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以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除了本文介绍的方法以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才能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玉洁.让核心素养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7(12).
  [2]赵黎黎.浅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渗透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较为重要,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合理创新工作形式,科学使用微课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积极性,创建现代化与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使得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微课;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教师在使用微课教学方式期
铣削作为一种主要的加工制造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金属制造业中。颤振是机床切削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最主要的动态不稳定现象,严重影响工件加工质量和生产率的提高,还会造成刀具
【摘要】自微课问世之初,随着其发展的强劲势头,很多老师即已意识到,适时加入微课的小学语文教学能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在诸多的尝试中,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如应用效率低、效果不显著等。本文试图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特点,考量微课的特点和设计初衷,提出微课巧妙提升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案和模式,以使微课全面助力于语文教学任务。  【关键词】微课;语文教学;教学目标;助力  【中图分类号】G622
小学教育对于一个学生日后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来说,除了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外,也要更加注重学生开放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开放性的阅读
机械制造技术是制造业实现高性能产品设计、完成产品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它以制造一定质量的产品为目标,研究如何以最少的消耗、最低的成本和
【摘要】生命关怀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与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但是我们可以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语文学科以其特有的人文性内涵在贯穿生命教育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生命教育可以从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和过程中得到体现。  【关键词】生命关怀;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基础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