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发挥政治课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而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之真正了解国家的情况、聆听党的声音,是政治课教师要不断思考的问题,主要是运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b)-0017-01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教育学生的主渠道,如何发挥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作为最基层的政治课教师,我们向学生传授的马克思哲学、现代政治经济理论,包括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对于十几岁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来说很枯燥、晦涩。让他们欣然接受又不反感,真正了解国家的情况、聆听党的声音。这是我们政治课教师要不断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运用了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教学内容上也不断改进,增添新的内容,力争让学生掌握、了解党的最新理论。
1 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政治课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要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政治”的观念,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政治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好问,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让学生关心生存环境,关注社会焦点,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对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时事》杂志。每天让学生收看《新闻》和《焦点访谈》,并作好摘记。在课堂上我们进行课前5分钟新闻综述,目的是使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开阔视野,增强政治的敏锐力,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充分发挥政治课主渠道的作用,拓宽书本知识。把党的基本理论与课堂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年来我们利用政治课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思想以及八荣八耻等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并且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新时代践行三个代表的好干部沈浩的事迹,从正面去引导和教育学生,使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讲授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节课时,我们结合八荣八耻让学生讲述身边的荣辱故事,使学生知荣明耻,提高个人素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三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确立研究课题,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我们曾经组织学生了解细河的昨天、今天、明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唤起学生爱家乡的热情,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由家乡的变化也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党中央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思想政治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2 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中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識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政治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这样的方法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在努力探索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
在教学之初,我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定学习目标,对学习目标的确定,做到有可操作性、务实性,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鲜明;在出示目标时,重点强调对目标的解析,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以目标为线索,进行定位性目标实现、难点突破,学生按目标主体参与学习过程,教师以目标为核心进行点拨指导。同时强调课前准备: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前提和条件,使学生明确学什么、应该怎么学,努力方向是什么,强化预习;而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目标、内容、操作过程要明确,强调预习的过程性指导与训练。对导入课题的定位:课堂导入,核心价值在于唤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引出学生学习新知的源头活水,所以我们要求教师每天的反思活动时间里要充分预留出时间对导入内容的研究,为下一步教学的实际应用做准备。
为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便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我们利用校园网这个平台,建立起与学生的密切联系。我们教师公布了自己的网络邮箱地址,在这里可以直面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倾听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通过了解学生的思想问题,进一步沟通,更好地疏导、解决,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我们也曾经到市委组织部或兄弟院校借来各种配合课程教育的光盘,组织学生收听、观看。结合我们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讨论,写论文。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与世界接轨,培养创新型人才,政治课教学必须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必须有所创新。这对于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教师必须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不断创设挑战性问题情境,让学生既获得新知又锻炼创新思维和能力;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多向思维的各种活动;给予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创新性学习的习惯,造就创新型学生。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b)-0017-01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教育学生的主渠道,如何发挥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作为最基层的政治课教师,我们向学生传授的马克思哲学、现代政治经济理论,包括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对于十几岁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来说很枯燥、晦涩。让他们欣然接受又不反感,真正了解国家的情况、聆听党的声音。这是我们政治课教师要不断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运用了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教学内容上也不断改进,增添新的内容,力争让学生掌握、了解党的最新理论。
1 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政治课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要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政治”的观念,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政治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好问,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让学生关心生存环境,关注社会焦点,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对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时事》杂志。每天让学生收看《新闻》和《焦点访谈》,并作好摘记。在课堂上我们进行课前5分钟新闻综述,目的是使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开阔视野,增强政治的敏锐力,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充分发挥政治课主渠道的作用,拓宽书本知识。把党的基本理论与课堂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年来我们利用政治课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思想以及八荣八耻等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并且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新时代践行三个代表的好干部沈浩的事迹,从正面去引导和教育学生,使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讲授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节课时,我们结合八荣八耻让学生讲述身边的荣辱故事,使学生知荣明耻,提高个人素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三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确立研究课题,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我们曾经组织学生了解细河的昨天、今天、明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唤起学生爱家乡的热情,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由家乡的变化也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党中央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思想政治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2 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中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識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政治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这样的方法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在努力探索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
在教学之初,我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定学习目标,对学习目标的确定,做到有可操作性、务实性,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鲜明;在出示目标时,重点强调对目标的解析,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以目标为线索,进行定位性目标实现、难点突破,学生按目标主体参与学习过程,教师以目标为核心进行点拨指导。同时强调课前准备: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前提和条件,使学生明确学什么、应该怎么学,努力方向是什么,强化预习;而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目标、内容、操作过程要明确,强调预习的过程性指导与训练。对导入课题的定位:课堂导入,核心价值在于唤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引出学生学习新知的源头活水,所以我们要求教师每天的反思活动时间里要充分预留出时间对导入内容的研究,为下一步教学的实际应用做准备。
为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便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我们利用校园网这个平台,建立起与学生的密切联系。我们教师公布了自己的网络邮箱地址,在这里可以直面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倾听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通过了解学生的思想问题,进一步沟通,更好地疏导、解决,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我们也曾经到市委组织部或兄弟院校借来各种配合课程教育的光盘,组织学生收听、观看。结合我们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讨论,写论文。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与世界接轨,培养创新型人才,政治课教学必须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必须有所创新。这对于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教师必须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不断创设挑战性问题情境,让学生既获得新知又锻炼创新思维和能力;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多向思维的各种活动;给予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创新性学习的习惯,造就创新型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