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末年初的一天,来大理参加活动的几位省内外的报人、作家朋友要我“客串”一次导游,以民间的方式,领他们到一个“人造痕迹”还不重的地方“晃悠晃悠”。现在都说,大理是一生不能不到的地方,我的这些朋友来大理已不止一次,对苍山、洱海,大理古城、洋人街这些地方,比我这个本地人还烂熟于心。所以领他们去哪里,我心里还犯了难。猛然间,想起了我的好友赵铁的邀请,说他们那里的“上关花天龙洞”,是“观沧海、赏名花、探奇洞、寻古城”的绝佳胜地,有时间不妨去感受一番,于是我便大胆向他们推荐了我自己以前也没去过的地方。
我们驱车从大理市往北行40公里,经过蝴蝶泉一公里左右,就来到上关村口那两棵蓊蓊郁郁的“双胞”大青树下,按照一个箭头标志往左拐,顺着一条弹石路往苍山脚下行驶,刚进入一道富有白族特色的牌坊,顿时就豁然开朗起来,仿佛进入了另一种洞天景致。不一会到了巍然挺拔的云弄峰下,抬眼望去,山腰的天龙洞的洞口就像张开的龙口,面向着洱海方向吞云吐雾。大家无不惊异于这里的和谐宁静,神奇迷人,顿时发思古之幽情, 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
上到洞口有两种选择:其一是走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盘旋而上;其二是乘坐条龙索道。脚力不足的我自然选择了后者。景区的李总听说我带来的是一帮作家、记者朋友,特意给我们安排了一个漂亮的金花导游,陪着我们上天龙洞。我们乘着被誉为“登天弯弯树”的索道,布满青翠丛林的苍山峻岭在眼前一一晃过,耳畔伴随着“呼呼呼的山风,飘荡着悠扬的葫芦丝音乐,徐徐攀升,便有了一种似腾云驾雾,渐入仙境的感觉;放目远眺,碧波荡漾的洱海几叶扁舟点缀期间,如诗如画;山脚下的白族民居炊烟袅袅,恍忽中让人不知是否天上人间?
仅用了10多分钟,我们就到了天龙洞口。随行的金花导游首先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民间传说。相传,龙王三太子因触犯天规,被玉皇大帝贬到人间。三太子俯瞰苍山群峰连绵不断,一望无际,山头白雪皑皑,山上郁郁葱葱,云雾缭绕,山下洱海碧波万顷,就在这苍山第一峰云弄峰开辟了自己的行宫,因像一条伏卧的巨龙,便被人们称为天龙洞。滇西胜景数不胜数,可是却缺洞,所以天龙洞被誉为滇西第一奇洞一点也不为过。
进得洞去,顿时便感到一丝丝的凉意,但沿洞壁五颜六色的灯光却将它衬托得光怪陆离,如同龙宫,难怪它又被称为“水帘洞”。大约进洞一百多米,就到了第一个景点“逍遥宫”,首先看到的是一根顶天立地的钟乳石柱,被叫成是“天龙柱”,柱子周围,晶莹剔透的钟乳石形成“苍山雪”、“犀牛”、“地质奇观”、“海中巨贝壳”等一个个神奇微妙的造型令人叫绝。导游小姐告诉我们,地质学家根据本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和洞中的钟乳石每增长一厘米都需要接近一万年的时间推断,天龙洞距今至少有三亿六千万年的历史。据说,天龙洞早在唐太宗年间就被发现,而真正开发则是在九十年代以后,全洞长达507米,有108个分洞与主洞相接,形成“一步一景,洞中有洞,洞洞相连”的地理奇观。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不断的开发建设,“观景台”、“心愿锁”等项目的增加,光是景观就有三十六组之多!
听她这么一说,大家更加兴致盎然了。果然,一路走去,山洞曲折迂回,变化莫测,或见充满傲骨风韵的“旋风洞”,含苞欲放的奇花“上关花”,万年风霜冰清玉洁的“苍山雪”;或见龙王爷的神秘宝地“万宝堂”,雄师卧守群臣朝拜的宫殿“白王殿”,清澈见底的“神鱼池”……可谓奇趣横生,美不胜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几乎把大理的“风花雪月”四绝景惟妙惟肖地溶入一体,而且洞洞有段趣文佳话,更显出其优越的人文内涵。
“天龙下凡,八部聚首”。天龙洞最壮观玄妙的景点要数“天龙八部宫”了。此洞的八座洁白如玉的钟乳石酷似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中的八种神道怪物“天神、龙神、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偻罗、紧那罗、摩乎罗迦”,个个威武勇猛,令游人肃然起敬。走过一段陡峭的石阶,突然感到头顶上有亮亮的一块天,导游小姐马上告诉我们这就叫“通天望月”,要到中秋佳节月圆时,来这里赏月那才叫奇呢! 我低下头来,猛地发现“电视剧《天龙八部》拍摄点”几个字,原来大理国的王子段誉就是从这里掉进洞里,并获得了“神仙姐姐”的武功秘籍,练成了“凌波微步”神奇武功。如今电视剧拍完了,而剧中那一个个奇妙的镜头仿佛在这里定格!
一个多小时的游览,仅仅只能是走马观花,但对大理的山水人文却又有顿悟。我们是顺着“云梯”攀缘到它的出口的,“天龙腾飞,扶摇九霄”恐怕是大家内心深处的另一种祈愿吧!
我们驱车从大理市往北行40公里,经过蝴蝶泉一公里左右,就来到上关村口那两棵蓊蓊郁郁的“双胞”大青树下,按照一个箭头标志往左拐,顺着一条弹石路往苍山脚下行驶,刚进入一道富有白族特色的牌坊,顿时就豁然开朗起来,仿佛进入了另一种洞天景致。不一会到了巍然挺拔的云弄峰下,抬眼望去,山腰的天龙洞的洞口就像张开的龙口,面向着洱海方向吞云吐雾。大家无不惊异于这里的和谐宁静,神奇迷人,顿时发思古之幽情, 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
上到洞口有两种选择:其一是走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盘旋而上;其二是乘坐条龙索道。脚力不足的我自然选择了后者。景区的李总听说我带来的是一帮作家、记者朋友,特意给我们安排了一个漂亮的金花导游,陪着我们上天龙洞。我们乘着被誉为“登天弯弯树”的索道,布满青翠丛林的苍山峻岭在眼前一一晃过,耳畔伴随着“呼呼呼的山风,飘荡着悠扬的葫芦丝音乐,徐徐攀升,便有了一种似腾云驾雾,渐入仙境的感觉;放目远眺,碧波荡漾的洱海几叶扁舟点缀期间,如诗如画;山脚下的白族民居炊烟袅袅,恍忽中让人不知是否天上人间?
仅用了10多分钟,我们就到了天龙洞口。随行的金花导游首先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民间传说。相传,龙王三太子因触犯天规,被玉皇大帝贬到人间。三太子俯瞰苍山群峰连绵不断,一望无际,山头白雪皑皑,山上郁郁葱葱,云雾缭绕,山下洱海碧波万顷,就在这苍山第一峰云弄峰开辟了自己的行宫,因像一条伏卧的巨龙,便被人们称为天龙洞。滇西胜景数不胜数,可是却缺洞,所以天龙洞被誉为滇西第一奇洞一点也不为过。
进得洞去,顿时便感到一丝丝的凉意,但沿洞壁五颜六色的灯光却将它衬托得光怪陆离,如同龙宫,难怪它又被称为“水帘洞”。大约进洞一百多米,就到了第一个景点“逍遥宫”,首先看到的是一根顶天立地的钟乳石柱,被叫成是“天龙柱”,柱子周围,晶莹剔透的钟乳石形成“苍山雪”、“犀牛”、“地质奇观”、“海中巨贝壳”等一个个神奇微妙的造型令人叫绝。导游小姐告诉我们,地质学家根据本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和洞中的钟乳石每增长一厘米都需要接近一万年的时间推断,天龙洞距今至少有三亿六千万年的历史。据说,天龙洞早在唐太宗年间就被发现,而真正开发则是在九十年代以后,全洞长达507米,有108个分洞与主洞相接,形成“一步一景,洞中有洞,洞洞相连”的地理奇观。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不断的开发建设,“观景台”、“心愿锁”等项目的增加,光是景观就有三十六组之多!
听她这么一说,大家更加兴致盎然了。果然,一路走去,山洞曲折迂回,变化莫测,或见充满傲骨风韵的“旋风洞”,含苞欲放的奇花“上关花”,万年风霜冰清玉洁的“苍山雪”;或见龙王爷的神秘宝地“万宝堂”,雄师卧守群臣朝拜的宫殿“白王殿”,清澈见底的“神鱼池”……可谓奇趣横生,美不胜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几乎把大理的“风花雪月”四绝景惟妙惟肖地溶入一体,而且洞洞有段趣文佳话,更显出其优越的人文内涵。
“天龙下凡,八部聚首”。天龙洞最壮观玄妙的景点要数“天龙八部宫”了。此洞的八座洁白如玉的钟乳石酷似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中的八种神道怪物“天神、龙神、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偻罗、紧那罗、摩乎罗迦”,个个威武勇猛,令游人肃然起敬。走过一段陡峭的石阶,突然感到头顶上有亮亮的一块天,导游小姐马上告诉我们这就叫“通天望月”,要到中秋佳节月圆时,来这里赏月那才叫奇呢! 我低下头来,猛地发现“电视剧《天龙八部》拍摄点”几个字,原来大理国的王子段誉就是从这里掉进洞里,并获得了“神仙姐姐”的武功秘籍,练成了“凌波微步”神奇武功。如今电视剧拍完了,而剧中那一个个奇妙的镜头仿佛在这里定格!
一个多小时的游览,仅仅只能是走马观花,但对大理的山水人文却又有顿悟。我们是顺着“云梯”攀缘到它的出口的,“天龙腾飞,扶摇九霄”恐怕是大家内心深处的另一种祈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