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信息能力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宗旨,把信息技术当作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即培养学生信息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能力;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132-02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它和信息技术的关系
  “信息素养”一词最初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素养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包括:能够主动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去获取信息,对获得的信息如何分析评价和有效利用,表现为: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等各个方面。
  信息技术即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等有关技术的总称。信息能力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能力,它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
  二、新课程时期,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如何实现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培养,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笔者有以下两方面的思考:
  1.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入手,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如何在操作层面培养提高学生应对各种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应教会学生使用比如网页浏览工具IE浏览器、文字编排WORD、EXCEL、Access数据管理系统等。还有其他比如数码相机、录音笔、WIFI等工具的基本原理和使用等。我们除了重视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学习,还更应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跳出具体机器操作、具体软件的使用这个小圈儿,更广泛地重视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对信息的判断和评价能力的培养。我们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具备这样的能力:能从获得的信息中准确地找出有用的信息,摈弃那些没用的甚至是有害的信息;能判断自己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需要哪些信息,并能通过信息工具(包括机器、仪器设备和相关软件)找到并获得,从中分辨、找出正确的为自己所用;能把所有有用的信息通过科学的分类存储、管理起来,使大量的信息通过科学的数据结构排列管理,在使用的时候能准确、快捷地找出来;能在应用交流当中把经过自己分析提炼的信息提供、发表等等,达到信息的内化。
  2.打破课程界线,主动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在当前考试制度下,信息技术课也和其他一些非高考学科一样受到大多数学生的冷落,他们不愿意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当中,如果不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很难做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效课堂也就无从谈起。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想要实现自己的突破,也应该主动与其他科目实行整合、合作。打个比方,就是如果要熟练掌握一种工具的使用就必须要进行实践操作,而强大信息技术工具就像“瑞士军刀”一样,在生活当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它可以和任何学科整合,并使各学科的课堂发生飞越式的变化,并在使用过程实现“双赢”,即现代提出的任务驱动学习法。
  在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方面,已经有相当多的同行提出了不少自己的经验和见解。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图、形、声完美结合在一起,声情、图文并茂,刺激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还可以利用原先设计好的课件迅速、多角度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同学们利用图片展示的鲜明形象深刻理解和记忆图片展示的重要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增加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既感兴趣又强化了记忆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好处多多,而在实际操作中,也有诸多不足之处。如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操作不熟练,或不能及时排除意外的非操作性故障反而影响了正常的课堂秩序;或课堂容量过大,或运用多媒体呈现信息的速度过快,学生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讲解;或过于夸大多媒体教学的功效,用屏幕来代替所有教学设备的功能……
  面对以上的问题,从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从培养学生“信息素養”的高度思考,笔者认为应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间的合作,积极沟通,互相学习,合作备课,一方面是以信息技术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其他课程的学习,充实、完善或补充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不足,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更全面、更具体、更生动。既有利于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又有利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时把其他学科的教师请进来,参与自己的备课活动,把其他学科的内容“拿来”,放到自己的课堂上,为自己要教授的信息技术内容创设一个实际的教学情境或驱动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方法,成为学生内在的一种能力,达到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生制作电子作品时,给学生创设一个比较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与语文教师合作,开展《荷塘月色》画报的制作活动,课件(在语文老师帮助下完成)简要展示月色下荷塘的各种美,使学生带着对美景的神往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成画报的制作。教师作必要的技术指导后,学生通过网络工具收集各种相关图片和评论文字,加入自己的感想,完成自己的电子作品,每件作品都感情丰富,图文并茂。
  其次,信息技术教师要参与到其他学科的备课活动中去。面对上文曾提到过的问题,信息技术教师参与到其他学科的备课活动,帮助其他学科的教师解决在备课及授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使他们熟练掌握各种新型信息技术设备,并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把许多信息技术的方法适当融入到其他学科的课堂中,通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在其他学科的问题,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当然,要完美地解决好以上两方面的整合,还要处理好在不同的教学课堂,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关系。
  以上是笔者自己的一些粗浅想法,有不足之处请广大同行批评斧正。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财经专业教学实训方式的创新,依托技能竞赛企业经营沙盘的要求,就如何将竞赛培训中的关键点拓展到教学中,提出会计专业ERP沙盘模拟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企业经营ERP沙盘;技能竞赛考核;会计专业;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73-02  “普通学校有高考,职业学校有技能竞赛。”随着教育部门开展各项职业技能竞赛,各
摘要:目前,青年专业教师已成为高校本、专科教学的潜在主力军,如何尽快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园艺专业为例,从多方面分析了青年专业教师在教学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尽快提高青年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措施和建议,旨在为高校青年专业教师的培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学校;青年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存在问题;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要:为提高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鼓励博士生学习国际先进科研方法,学校自2006年起启动了博士生国外访学项目,资助博士生参加国外访学活动。该项目已成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项目自开展以来成果显著,但也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本文总结了项目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博士生;联合培养;国外访学;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
摘要:今年“五四”讲话提倡全社会都应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青年大学生的高校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而且集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于一身的高校班主任,尤其民族高校的班主任,应认真思考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切入,基于笔者五年多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认为民族高校班主任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每天工作的点点滴滴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这样做不好》一课为例,阐述了口语交际的问题。  关键词:口语交际;生活阅历;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145-02  [案例主题]  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是人们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的基础和动力。综观人教版实验教材有关口语交际的话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精心的选
摘要:幼儿教育是系统教育的基础,其特殊地位也决定了幼儿教师的重要作用。但目前一些幼儿教师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突出的问题就是频繁发生的“虐童”事件。在对这些不称职的幼儿教师加以谴责同时,需要拷问被誉为人类心灵工程师的老师为何会出现职业道德滑坡问题。本文通过对当今出现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下滑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规范和培养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议,以期对这一问题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虐童
摘要:高职院校在在农科教一体化模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优势开展农科教结合,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通过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推广、开展农民培训有效地发挥了自身优势,有效服务三农。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农科教;结合;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
摘要:毕业设计环节是高职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内容。本文以高职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为对象,分析了目前该专业毕业环节中在选题、组织及评价等方面的现实问题,论述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包装技术与设计等相关专业在毕业设计环节方面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高职;职业能力;毕业环节;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成书背景、主要内容和教育思想,着重从“教师的心”和“学生的心”两个视角分析其教育思想,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笔者结合个人经历,反思我国教育时弊,指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借鉴意义和现实应用存在的问题,以期引发大家的思考与研讨。  关键词:教师的心;儿童的心;快乐学校;和谐教育;现实反思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
摘要:经济类专业大学教学效果提高一直是国内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我国大学经济类专业教学一直以来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结合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以英国胡弗汉顿大学为例,尝试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中英;经济类专业;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074-02  一、目前国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