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这是很容易被人们混淆的两个概念。一些书名为教育技术的书籍,其绝大部分篇幅谈的都是信息技术中一些相关软件的使用,这似乎暗示着教育技术等同于信息技术。2000年11月14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又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这两个不同文件的发布,说明了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是有区别的。实际上,无论在中小学教师中,还是在教育理论工作者中,把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等同起来,或者把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割裂开来是大有人在的。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就目前的研究看,谈得还不十分清楚,也不够深入。笔者认为,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教育技术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对于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教育技术的培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新的探讨。
一、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
1.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都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分属于不同的学科
信息技术研究的对象是信息的技术,按照新华字典的解释: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具体来讲,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技术:感测与识别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施用技术。
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是教育中的技术。按照美国的AECT 1994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认为:“教育技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研究范畴包括教育媒体、教育资源、教学设计等。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目的时,则被称为教学媒体。教学设计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是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也称学习资源,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人力与非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信息、资料、设备、人员、场所等。
研究信息技术的学科称为信息技术学,研究教育技术的学科称为教育技术学。
2.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教育技术萌芽于19世纪末期的美国。19世纪9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教授将幻灯机应用到教学中,揭开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序幕。20世纪20年代,随着无声电影在教学中的应用,美国一些学校开始自制教学用影片,并先后成立了“全国视觉教育协会”等学术团体,在部分高校开设视觉教育课,从而全面掀起了“视听教育运动”。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关于视觉教育的书《学校中的视觉教育》。美国教育技术界人士大多把20世纪20年代美国教育领域内兴起的视觉教育,作为教育技术发展的开始。
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是与计算机的产生和应用相联系的。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事、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改进。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埃克特和莫希里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材料的革新进一步促使电子计算机朝小型化、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1959年,美国的基尔比和诺伊斯发明了集成电路,从此微电子技术诞生了。微电子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使电子计算机显示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处理功能。20世纪80年代末多媒体技术的兴起,使计算机具备了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影视等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日益成为信息处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为了解决资源共享问题,单一计算机很快发展成计算机联网,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数据共享。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紧密结合,标志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
3.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同
信息技术可以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可以应用在教育领域中,也可以应用在航空领域中,还可应用在军事领域中。如今,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到航天航空、卫星发射、宇宙飞船,小到日常生活,如银行储蓄所的存款取款、医院住院的手续办理、铁路的远程售票、商店的交款、学校的多媒体教学、机关的无纸办公、电视广播的编排、报纸的排版印刷等,还有电子邮件、上网聊天、浏览新闻、信息搜索等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使用。而教育技术只能是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技术离开了教育领域就不能称之为教育技术。
二、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系
1.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教育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教育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教育技术(手工技术时代)、视听媒体教育技术(机电技术时代)、信息化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时代)。、可见,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教育技术特别是今天的教育技术,越来越明确地,并且是很自然地带有信息时代的造化痕迹。因此,它不仅仅是运行于教育学覆盖之下的学科实践,同时还是运行于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技术实践。
2.信息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可以应用在教育领域中,成为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不能因为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中成为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就把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等同起来,把教育技术理解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不一定就属于教育技术,只有应用到教育中的才属于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只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之一,电影技术、无线电技术等应用到教育领域也都成为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括有形(物化形态)技术和无形(观念形态)技术两大类。有形技术主要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如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电影、计算机、网络等,在教育技术中属于其中的教学媒体范畴。无形技术既包括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又包括其中所蕴涵的教学思想、理论等。信息技术主要属于教育技术中的有型技术,是其中教学媒体的组成部分。可见,信息技术只是教育技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也只是教学媒体中的一部分,所以,信息技术不能等同于教育技术,部分不能代替整体。
3.信息技术在教育技术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技术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设计是当今教育技术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教学设计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是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在信息化的今天,教学设计中不能不考虑多媒体计算机的使用,不能不考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整合”显示了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的辅助与渗透,显示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学媒体是教育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目的时,则被称为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可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如教科书、教师语言、黑板、粉笔、实物、标本、模型、报刊、图书、资料、图表、照片、挂图、实验演示装置等。现代教学媒体:主要包括有:幻灯、投影、广播、录音、录像、电影、电视、CD、VCD:CAI系统、电子计算机等。还包括它们的组合系统,如语言实验室、微格教学系统、多媒体电教室、计算机网络机房、闭路电视系统、卫星接收视听阅览室、校园网等。在这些媒体中,多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大,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多。而其他一些媒体的使用却越来越少,作用也越来越小。有些已经被多媒体部分取代,如黑板;有些甚至可以完全取代,在具备多媒体的条件下,现在很少再有人使用挂图、照片、幻灯等进行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VCD光盘可以不用VCD机播放,而用多媒体计算机直接播放。
教学资源也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资源中,信息资源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信息资源指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像等形式储存在一定的载体上并可供利用的信息。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密不可分,教学媒体是载体,信息资源是载体上的信息。信息资源的使用当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总之,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不能把教育技术等同于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培训代替教育技术培训,也不能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割裂开来。
(责任编辑 付一静)
一、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
1.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都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分属于不同的学科
信息技术研究的对象是信息的技术,按照新华字典的解释: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具体来讲,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技术:感测与识别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施用技术。
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是教育中的技术。按照美国的AECT 1994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认为:“教育技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研究范畴包括教育媒体、教育资源、教学设计等。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目的时,则被称为教学媒体。教学设计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是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也称学习资源,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人力与非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信息、资料、设备、人员、场所等。
研究信息技术的学科称为信息技术学,研究教育技术的学科称为教育技术学。
2.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教育技术萌芽于19世纪末期的美国。19世纪9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教授将幻灯机应用到教学中,揭开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序幕。20世纪20年代,随着无声电影在教学中的应用,美国一些学校开始自制教学用影片,并先后成立了“全国视觉教育协会”等学术团体,在部分高校开设视觉教育课,从而全面掀起了“视听教育运动”。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关于视觉教育的书《学校中的视觉教育》。美国教育技术界人士大多把20世纪20年代美国教育领域内兴起的视觉教育,作为教育技术发展的开始。
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是与计算机的产生和应用相联系的。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事、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改进。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埃克特和莫希里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材料的革新进一步促使电子计算机朝小型化、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1959年,美国的基尔比和诺伊斯发明了集成电路,从此微电子技术诞生了。微电子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使电子计算机显示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处理功能。20世纪80年代末多媒体技术的兴起,使计算机具备了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影视等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日益成为信息处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为了解决资源共享问题,单一计算机很快发展成计算机联网,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数据共享。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紧密结合,标志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
3.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同
信息技术可以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可以应用在教育领域中,也可以应用在航空领域中,还可应用在军事领域中。如今,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到航天航空、卫星发射、宇宙飞船,小到日常生活,如银行储蓄所的存款取款、医院住院的手续办理、铁路的远程售票、商店的交款、学校的多媒体教学、机关的无纸办公、电视广播的编排、报纸的排版印刷等,还有电子邮件、上网聊天、浏览新闻、信息搜索等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使用。而教育技术只能是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技术离开了教育领域就不能称之为教育技术。
二、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系
1.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教育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教育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教育技术(手工技术时代)、视听媒体教育技术(机电技术时代)、信息化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时代)。、可见,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教育技术特别是今天的教育技术,越来越明确地,并且是很自然地带有信息时代的造化痕迹。因此,它不仅仅是运行于教育学覆盖之下的学科实践,同时还是运行于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技术实践。
2.信息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可以应用在教育领域中,成为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不能因为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中成为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就把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等同起来,把教育技术理解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不一定就属于教育技术,只有应用到教育中的才属于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只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之一,电影技术、无线电技术等应用到教育领域也都成为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括有形(物化形态)技术和无形(观念形态)技术两大类。有形技术主要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如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电影、计算机、网络等,在教育技术中属于其中的教学媒体范畴。无形技术既包括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又包括其中所蕴涵的教学思想、理论等。信息技术主要属于教育技术中的有型技术,是其中教学媒体的组成部分。可见,信息技术只是教育技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也只是教学媒体中的一部分,所以,信息技术不能等同于教育技术,部分不能代替整体。
3.信息技术在教育技术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技术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设计是当今教育技术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教学设计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是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在信息化的今天,教学设计中不能不考虑多媒体计算机的使用,不能不考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整合”显示了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的辅助与渗透,显示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学媒体是教育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目的时,则被称为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可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如教科书、教师语言、黑板、粉笔、实物、标本、模型、报刊、图书、资料、图表、照片、挂图、实验演示装置等。现代教学媒体:主要包括有:幻灯、投影、广播、录音、录像、电影、电视、CD、VCD:CAI系统、电子计算机等。还包括它们的组合系统,如语言实验室、微格教学系统、多媒体电教室、计算机网络机房、闭路电视系统、卫星接收视听阅览室、校园网等。在这些媒体中,多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大,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多。而其他一些媒体的使用却越来越少,作用也越来越小。有些已经被多媒体部分取代,如黑板;有些甚至可以完全取代,在具备多媒体的条件下,现在很少再有人使用挂图、照片、幻灯等进行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VCD光盘可以不用VCD机播放,而用多媒体计算机直接播放。
教学资源也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资源中,信息资源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信息资源指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像等形式储存在一定的载体上并可供利用的信息。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密不可分,教学媒体是载体,信息资源是载体上的信息。信息资源的使用当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总之,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不能把教育技术等同于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培训代替教育技术培训,也不能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割裂开来。
(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