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8年前,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数控机床,甚至没有电视……好吧,其实连广播电台和收音机都没有,21000吨重的巨舰无畏号在英国下水。它的水面航速接近每小时39公里,装备是10门清一色的304.8mm火炮。这就是蒸汽时代的工业力量,虽然今天看起来有些傻笨,但有一种特殊的粗犷之美包含在这一串数字里。
无畏号体现了集中机动和火力这两大要点的终极思路——巨舰大炮主义。它的排水量惊人,但是由于运用了蒸汽轮机,速度仍然达到了在当时令人瞠目的21海里/小时。主炮分别布置在5个双联炮塔内,前甲板两个,后甲板一个,左右舷各一个。这样,除了正后方,它在各个方向几乎都能集中8门火炮的火力。早年造的舰除了舰首舰尾两门主炮外,其他火炮往往长短不一口径各异,射程和弹道性能各不相同,给统一瞄准集中火力带来了很多困难——比如,在最远射程上,只有主炮才能打到,而这时其他火炮就毫无作用,白白浪费了舰上空间。而10门相同的主炮各项性能一致,只要算定角度,就可以轻易地同时指挥8门主炮,使其火力集中。这种火力超过了以往任何一艘单个战舰,称之为无畏并不过分。
无畏号刺激了全世界的海军强国,美日德法等国的类似战舰纷纷下水。到一战爆发为止,最大型的主力舰吨位已经超过3万吨,火炮口径也达到380mm的等级。
武器的最好归宿就是在战场上发挥作用(除了核弹头),战舰也不例外。但是很遗憾,真正的战列舰决斗从来没有发生过,甚至战列舰间的交火也只有寥寥可数的几次。其中最值得介绍的,就是英、德海军的决定性战役日德兰海战。
一战期间,德国海军位居世界第二,实力了得。但是日不落帝国的根基,就是海上控制权,以及由此带来的丰厚的殖民收入。为了保卫海权,英国一向保持超过世界第二、第三总和的海军实力。因此,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德国海军基本上被控制在各港口之中难有作为。
为了打破僵局,德国海军司令舍尔上将决定,派遣少数精锐的战列巡洋舰作为诱饵,来引诱进行战备巡逻的部分英舰,然后以自己的公海舰队以多打少,重创英国舰队。而与此同时,英国海军部也制定了类似的战术,试图将德国公海舰队主力诱离港口,来进行一次决战。
等到英方作为诱饵舰队的4艘重型战列舰赶到时,德国诱敌舰队兴高采烈地后退,德国公海舰队到来,双方追与逃的角色换了个。“逃跑”过程中,英国航速较慢的这4艘战列舰受到德舰围攻,中弹不少。但是战列舰毕竟不同于战列巡洋舰,装甲等级要高得多,因此短时间内各舰都没有遭受重创。
终于,黄雀———杰里科上将统帅的英国海军大舰队———出场。结局合理,与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决战无异于自杀。
从战斗过程来看,德舰射击准确,动作迅速,表现出较高的战术素养,攻防均衡的造舰思想也较为先进,但是这一切并不能改变德国舰队被封锁在内海的状况。一战结束时,德国舰队完整地成为了俘虏。但是骄傲的德国海军不想让这些战舰落入英国人之手,于是各舰长之间约定了密语“彩虹”。在舰队交接前夕,随着一句“彩虹”,全部德舰打开通海阀,凄凉地自沉于斯卡帕湾。英国舰队继续占据着海面,满载各种物资的货船源源不断地从世界各地驶来。
自从有了海军和舰队,“海上决战”就成为海军将领们一生追寻的光荣时刻。就像重骑兵对重骑兵、重量级对重量级一样,钢铁巨兽之间的对决永远都是激动人心的。不过,飞机和航母改变了海战的样式,再强大的火炮和再坚固的装甲也无法对付攻击机的炸弹和鱼雷。就像骑兵们走下马背一样,战舰也不得不放下了巨炮。
但对于军事迷来说,铅灰色的天空、蔽日的黑烟、橡木甲板和黄铜器皿、洁白的礼服和最最强大的火力……至今想来,它们都像激动人心的老照片一样,即使已褪了色,也仍然令人向往不已。
无畏号体现了集中机动和火力这两大要点的终极思路——巨舰大炮主义。它的排水量惊人,但是由于运用了蒸汽轮机,速度仍然达到了在当时令人瞠目的21海里/小时。主炮分别布置在5个双联炮塔内,前甲板两个,后甲板一个,左右舷各一个。这样,除了正后方,它在各个方向几乎都能集中8门火炮的火力。早年造的舰除了舰首舰尾两门主炮外,其他火炮往往长短不一口径各异,射程和弹道性能各不相同,给统一瞄准集中火力带来了很多困难——比如,在最远射程上,只有主炮才能打到,而这时其他火炮就毫无作用,白白浪费了舰上空间。而10门相同的主炮各项性能一致,只要算定角度,就可以轻易地同时指挥8门主炮,使其火力集中。这种火力超过了以往任何一艘单个战舰,称之为无畏并不过分。
无畏号刺激了全世界的海军强国,美日德法等国的类似战舰纷纷下水。到一战爆发为止,最大型的主力舰吨位已经超过3万吨,火炮口径也达到380mm的等级。
武器的最好归宿就是在战场上发挥作用(除了核弹头),战舰也不例外。但是很遗憾,真正的战列舰决斗从来没有发生过,甚至战列舰间的交火也只有寥寥可数的几次。其中最值得介绍的,就是英、德海军的决定性战役日德兰海战。
一战期间,德国海军位居世界第二,实力了得。但是日不落帝国的根基,就是海上控制权,以及由此带来的丰厚的殖民收入。为了保卫海权,英国一向保持超过世界第二、第三总和的海军实力。因此,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德国海军基本上被控制在各港口之中难有作为。
为了打破僵局,德国海军司令舍尔上将决定,派遣少数精锐的战列巡洋舰作为诱饵,来引诱进行战备巡逻的部分英舰,然后以自己的公海舰队以多打少,重创英国舰队。而与此同时,英国海军部也制定了类似的战术,试图将德国公海舰队主力诱离港口,来进行一次决战。
等到英方作为诱饵舰队的4艘重型战列舰赶到时,德国诱敌舰队兴高采烈地后退,德国公海舰队到来,双方追与逃的角色换了个。“逃跑”过程中,英国航速较慢的这4艘战列舰受到德舰围攻,中弹不少。但是战列舰毕竟不同于战列巡洋舰,装甲等级要高得多,因此短时间内各舰都没有遭受重创。
终于,黄雀———杰里科上将统帅的英国海军大舰队———出场。结局合理,与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决战无异于自杀。
从战斗过程来看,德舰射击准确,动作迅速,表现出较高的战术素养,攻防均衡的造舰思想也较为先进,但是这一切并不能改变德国舰队被封锁在内海的状况。一战结束时,德国舰队完整地成为了俘虏。但是骄傲的德国海军不想让这些战舰落入英国人之手,于是各舰长之间约定了密语“彩虹”。在舰队交接前夕,随着一句“彩虹”,全部德舰打开通海阀,凄凉地自沉于斯卡帕湾。英国舰队继续占据着海面,满载各种物资的货船源源不断地从世界各地驶来。
自从有了海军和舰队,“海上决战”就成为海军将领们一生追寻的光荣时刻。就像重骑兵对重骑兵、重量级对重量级一样,钢铁巨兽之间的对决永远都是激动人心的。不过,飞机和航母改变了海战的样式,再强大的火炮和再坚固的装甲也无法对付攻击机的炸弹和鱼雷。就像骑兵们走下马背一样,战舰也不得不放下了巨炮。
但对于军事迷来说,铅灰色的天空、蔽日的黑烟、橡木甲板和黄铜器皿、洁白的礼服和最最强大的火力……至今想来,它们都像激动人心的老照片一样,即使已褪了色,也仍然令人向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