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误差存在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各个材料(品种)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如产量、品质、抗性等,在各个方面优于对照,从而确定其具有推广价值和适宜推广区域。区域试验是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科学有效的试验结果可以使好的品种尽快投产并产生效益,避免盲目推广品种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认真分析区域试验误差存在的原因及对策很有必要。
  关键词: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误差;原因;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1-0022-02 中图分类号: S338 文献标志码: A
  1 种子区域试验的重要性
  新育成的品种要進行全面的鉴定,主要涉及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品质,这个鉴定的过程就是品种的区域试验,并且需要通过统一规范的要求才能进行试验。区域试验是评价品种的科学依据,为推广品种、进行科学布局提供重要依据[1]。从原理上来讲,每次区域试验都有唯一性,也就是说管理条件都是相同的,只有选取的品种不一样。但是这种唯一性很难保证,主要是田间管理的操作无法做到完全一致,比如浇水、施肥、播种顺序是无法完全统一的,加之地力存在差异性,会影响品种的最终表现。
  区域试验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品种优劣的鉴定上,而且整个试验的过程也是对气候类型、栽培管理方式、品种互作的试验,通过记载大量的数据和细致的观察,一方面能发现品种的优劣,另一方面可为以后进行种子的种植改良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2 种子区域试验误差存在的原因
  2.1 试验地不合格是误差的主要来源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试验地的肥力不均匀,地势也不够平坦,这些缺点给小区的产量带来很大影响,对试验最终结果的准确性造成误差,也无法准确判断参试品种的优势;试验地的面积不够大或者不固定,轮作无法结合,安排不均匀;试验地村、队、道路、树木较近,形成农田小气候,使试验失去了代表性,有的易受人畜危害,使试验前功尽弃。
  2.2 田间设计达不到科学要求
  按照局部控制原则,在田间设计上,小区排列方向要与土地肥力的趋势垂直,而很多小区达不到这个标准;小区在排列设置上出现重复现象,并且排列于一条直线上,不符合区域试验重复原则和随机排列要求。
  2.3 违反操作规程
  (1)播种前对种子的处理不够科学,如不包衣、不做发芽试验、不测量干料重、多个品种进行试验、出芽率不相同。播种前如果不进行发芽试验,则无法通过发芽率和颗粒大小得到小区的播量,影响保苗株数的统一性,进而使得试验结果受到影响。
  (2)田间调查是全面评价品种特征的有效方式,但是如果区域试验工作者只搞一次重复,那么这项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科学性。区域试验一般比较难以保证质量,影响到田间管理的完善,让农户自己动手,又会缺乏经验和精细化,出现草荒严重、缺苗断条等现象。
  (3)在计算小区面积时,对缺苗小区不按规程剔除缺株面积,人为地扩大了小区面积,缩小了小区产量。收获时,不去掉小区两头及两边行的植株,不能够排除小区的边际效应,同时出现丢漏果穗或落粒落荚过多的现象,人为地减小了小区产量。
  (4)调查不及时,造成缺项漏项,同时还有不认真对待而产生的失误。
  总之,在实际环境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造成试验误差的产生。所以要尽量消除试验误差,从而达到客观真实反映每个参试品种品质的目的[2]。
  3 减少区域试验误差的有效对策
  (1)尽量选择那些能够充分代表当地土壤类型、自然条件的土地进行试验,地势相对平坦、土地肥力均匀、排灌方便,能够体现当地典型的耕种水平。同时,为了保证试验工作的开展,试验地应尽量远离林木、道路、村庄、工厂等地,防止人畜对试验地的危害。
  (2)通过合理的田间设计,消除土壤方面的误差。田间设计必须遵循3项原则,即重复、随机排列和局部控制。
  (3)认真细致地对引入的材料进行分类处理,布点要合理,结合不同熟期、不同类型等要素,满足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水平。选择对照品种时要选择当家品种,一般都是在当地大面积种植的品种[3]。
  (4)对试验种子实行包衣,种子做发芽试验,精细播种达到一次播种保全苗,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生育期间开展细致调查,认真记载特点,使各种性状的关键时期不能耽误。
  (5)收获后要做到严格精选,结合各种田间表现和室内考种情况,做到实事求是地进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提供科学的试验数据。
  4 总结
  一个优良的品种能否得到承认,能否被推广运用,区域试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基层区域试验工作者认真对待试验的每个环节和每个数据,把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从而反映出一个参试品种的真实品质,使其得到更好的推广,真正地发挥出优良品种在科技兴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提高我国的农作物生产力。
  参考文献:
  [ 1 ] 刘丽,王兆琴.浅谈对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的几点思考[J].乡村科技,2016(08).
  [ 2 ] 赵鹏兰,刘双强.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的改进措施[J].农业科技,2017(08).
  [ 3 ] 马会平.我国在农作物区域试验中的科技进步[J].广东蚕业,2014(09).
  (收稿日期:2017-12-18)
其他文献
摘 要:深入剖析了现代林业造林手段,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方案,希望能够提高我国林业的覆盖率。  关键词:现代林业;造林方法;营林生产管理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1-0061-02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志码: A  我国在近年来开始重视森林保护,并且尽可能地提高木材的利用率。伴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各个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在有关政策的引导下,营林工作也得
摘 要:优良的种子检疫和栽培技术可以真正发挥良种的优势,实现高产、高质的作物生产目标。因此,加强种子检疫力度、落实部门工作职责是确保种子生产质量的关键,对维护公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种子检疫;农业经济效益;意义   近年来,为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推出了许多政策,加大了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作物种子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为了保证农业的进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2-0046-01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要注重利用科学的方式进行种植和栽培,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针对玉米的田间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帮助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及时地解决所遇到的种植问题,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使农户在种植时更加具有便捷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
摘 要:大豆也称黄豆,是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植物,原产地在中国,人们对它的需求量巨大。虽然大豆在植物营养与应用方面占据优势,但我国传统的大豆种植技术和方法生产出的大豆产量普遍过低,不足以满足国内市场的大豆需求,导致生产进入瓶颈期。而大豆密植技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为在短时间内显著提升大豆产量、减少进口量提供了重要价值。结合大豆生长规律,介绍了大豆密植技术的概况、操作内容与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9-0065-02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玉米营养成分较高,有助于人体消化,香甜可口,在销售市场中占有重要位置,受到大多数消费者喜爱。玉米也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产量与质量对种植经济效益影响较大。首先,广大农民要在玉米不同生长时间段选取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来提升玉米种植的产量与质量。其次,还要因地制宜选取病虫害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2-0047-01 中圖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就北方的春玉米来说,提高其栽培技术、使用高新科技非常重要,能够为春玉米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积极意义。为此,就北方春玉米栽培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其中包含选种、种子处理及科学种植环节。  关键词:北方;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 玉米种子的选择  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
摘 要:试验采用邹平长山细毛山药零余子为材料,将大小作为单一变量,选取1~6 g零余子若干,分成6组对照试验,每组相差1 g。其他园艺措施一致,采用常用山药高产栽培模式,栽种时间略作调整。结果测得,零余子越重,山药产量越高;3 g以上零余子对山药产量提高明显;4 g以上零余子对山药产量提高作用趋缓。  关键词:零余子;大小;山药;生长产量;影响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6-0
摘 要:阐述了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技术的优点,重点介绍了该技术的种植环节和未来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技术  1 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技术   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技术实现了我国种植技术的一些创新,该技术的基本理念是实现农田的有效利用,实现产量和质量的提升。该技术坚持植株之间分布的均匀性,同时为每株小麦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将以往种植过程中小麦苗过于集中的形式转变为每株独立的空
摘 要:介绍了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系H3015-S的选育、特征特性、主要优点、适宜种植地区及栽培要点,供参考。  关键词: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系;H3015-S;特征特性;栽培要点  宁夏引黄灌区属西北春小麦生态类型区。小麦是宁夏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以上。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建设的重点向中西部转移,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以及节水、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粮食安全问
摘 要:玉米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之一,人们对其有着很大的需求量,对生长环境和营养条件的要求较高。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食物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如何发展农作物种植业及提高作物产量,是当下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玉米;增产增效;栽培技术  从全世界整体种植业来看,我国是玉米种植第二大国,每年的种植面积仅低于水稻。粮食问题一直是关系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玉米是我国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