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阅读,亟待重视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yle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期末测试有这样一道课外阅读题:
  根据名著《三国演义》阅读完成题目:写出两个和诸葛亮相关的小故事 、 。
  翻阅试卷,发现学生的答案很丰富:火烧新野、挥泪斩马谡、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舌战群儒等。但不幸的是这些答案全部遭遇错判,为什么被判错误?批卷老师答道:批卷组长写在黑板上的试卷标准答案就是三个:空城计、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借东风)、三顾茅庐,(这三个答案前两个出现在本册课本练习3里,后一个是本册第8课课文。在本次考试中答这三个课本中的标准答案的学生占大多数),我们是严格按此“标准答案”来批改的……于是有教师问批卷老师:“您让学生读《三国演义》了吧?自己认真读过这本书吗?熟悉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吗?”批卷女老师一脸通红,沉默不语,不愿回答……
  经询问,很多答“标准答案”的学生并没有认真阅读《三国演义》原著,只是在老师的教导和反复训练下,强记住书上的几个正确答案,考试顺利派上了用场,也因此获得了好分数,皆大欢喜。而认真阅读原汁原味著作、答案丰富多彩乃至“超标”的学生在考试中则伤痕累累。而教师的神回答,更让人慨叹不已!
  无独有偶,一次期中考试试题出现了关于课外必读书《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测试题,上面没给统一的标准答案,批卷老师们这下可挠头了,但很快计上心来,大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迅速找来学生的《海底两万里》查找正确答案(但因老师们没看过此书,不知答案在何处,只能漫无目标地一页页、一章章翻查,找起来十分缓慢和费劲),有的迅速打开手机流量上网搜索,有的找来笔记本连上网上百度查找……大家齐心协作,终于找到了答案。面对这个浅易的阅读题(答案都在书里),老师们为何纷纷遭遇滑铁卢?原因在于老师们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事,和自己无关,所以将其高高挂起!
  我们有些教师不仅对《海底两万里》这样的名著无以问津,就连《三国演义》这样的名著都没看过,闹出批改试卷的笑话让人啼笑皆非、痛心疾首! 由此折射出教师的阅读现状极其堪忧!中国四大古典名著都认真看过的教师绝对是少数。要求学生必读的课外阅读书目,一些教师大多是作壁上观,自己从不涉猎,遇到课外阅读考试试题不知道答案,就上网百度一下来“糊弄”学生。教师不读书,知识匮乏、脱节,精神枯萎,学养不足,导致其备课视野狭窄,研究教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课堂教学亦会捉襟见肘,学生的收获只是一“孔”之见。教师自己不读书、不研究,更无力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无法引领学生走向阅读的深处,走向智慧的殿堂。教师不读书,何以要求学生读书?何以学高为师?
  虽然上面三令五申“学生的课外必读书老师一定要阅读,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读好书”,但部分教师依然是我行我素,对此置若罔闻,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老师们皆忙于一如既往地要求孩子多做题、多练习,试图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训练解题技能,提高应试分数。只重技能技巧训练,注重工具理性思维,轻阅读,不重视人文底蕴的涵泳,忽略了孩子的精神发育和生命成长,导致孩子的阅读生命黯淡,营养不良。
  我们的老师因应试性、功利性太强,更不敢放开学生的课外阅读,眼睛只盯在课堂教学和书本教材上。故而只重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大量开展以教学为主的教研活动,而忽略课外阅读指导的探讨与研究。课表上的“课外阅读课”名存实亡。在很多老师的认识里,即便有“课外阅读”也只能是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之外、作业完成之外的时间去“自由”阅读,自己从不在课堂上去进行方法指导、引领和要求,缺少监督、检测和有效反馈,全凭学生自己信马由缰地去“盲读”,至于学生课外读没读、读什么、怎么读等无从过问,这样的“伪”阅读到底有多少成效呢?
  为什么老师不敢放手?很多教师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大量的课外阅读会影响孩子的课堂学习。而现实是恰恰相反的。教育家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据有关心理学的调查表明,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及内容与课内理解课文有密切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不但直接而且明显。”通过开展課外阅读,学生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激发了语文学习兴趣,学习质量反而得到了大面积的提高。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生命。但是当我们把课堂分割零碎了之后,孩子们就感受不到生命的活力了。语文学习需要大量的、整块的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自主阅读。语文学科的基础就是阅读,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的话,孩子们的其他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他相信,阅读的力量能够影响孩子终身。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可见阅读对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性无可比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读书风气最能影响学生和社会风尚,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教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讲的话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由此可见,教师的读书不仅具有个人意义、教育意义还具有社会意义,阅读何其重要呀!
  教师们,让我们自己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并引领学生,走向人生发展的辉煌境界吧。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新吴窑小学)
  责任编辑 萧 田
其他文献
前不久,北京市政协发布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小胖墩”和“小眼镜”数量持续攀升,脂肪肝、高血压等慢性病也出现低龄化。对此,该市政协提出将体育纳入高考科目,增加中考体育分值等建议。  长跑吃不消,军训会晕倒,近年来在校学生弱不禁风的体能表现屡见报端;“‘小胖墩’、‘小眼镜’数量攀升,脂肪肝、高血压呈现低龄化”的调研报告,更让孩子们每况愈下的亚健康体质成为民众关注社会隐忧。如何遏制“小胖墩”
笔者上中学时,第一次在课本中读到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颇不以为然。实在不明白,鲁迅何以要浪费笔墨去写一件只配作小学生作文题材的小事。  前些年开始读鲁迅,渐渐地才明白在那样的年代,如鲁迅那般以文字颂扬底层民众,除了需要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也需要有勇气。因为,直至这篇小说发表多年后,东南大学的教授吴宓还非常困惑地认为,作家为什么要去写那些社会底层的百姓?甚至认为那是作家的堕落。  鲁迅出过两本反映
十二年前的某天,当奶奶把你从县医院产房抱到我面前时,那小巧模样爸爸至今犹记:圆圆的脸蛋,红红的皮肤,大眼睛、双眼皮、长睫毛,五官俊俏,哭声清脆,泪滴如豆……你的降生,使
岁月的长河匆匆流逝,个人的悲喜得失似有若无。在廿载杏坛时光里,我用心耕种着教育的一分田地。  上学期调入新的学校,我当起了初二(3)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接手的是“全校最差”的班级,男生的“放浪形骸”和女生的“放任自流”,于我而言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这是个全新的开始。从营造班级生态环境入手,对班级实施种种“宏观调控”,对学生进行各种“微观调控”。一学期下来,学生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而超出我预期
变电站实行无人值守后,为保证保护装置的可靠运行,信号的正确传输,部分保护动作信号和告警信号需要运维人员现场复归,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此,设计了变电站告警信息远程复归系统,通过开发一款远程复归软件,实现了保护测控装置告警信号的远方复归,减轻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公司生产成本,提高了变电精益化管理水平。
这三十多年的读书路,竟与跑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  小时候为了读书,我不怕辛苦小跑一个多小时到乡里小舅家看书。  小舅先前是个语文老师,后调到安陲乡教办工作。他的藏书不多,就一个长约三米、高有两米的小书柜。  1991年,我正在大塅村完小念三年级。三月的一天,与母亲到乡里赶圩顺便去小舅家玩,我被小舅书房里那些琳琅满目的《小学生作文》和《童话故事》等书吸引了。临别时,小舅看我喜欢读书,就随口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