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招商引资工作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本文针对此开展研究,系统的分析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风险,并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为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合理的实施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政府;招商引资;风险
一、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中的风险分析
(一)环境破坏风险
招商引资中的环境破坏风险在改革开放初期,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尤为突出。当前在一些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风险隐患依然是相对较高,其来源主要是当地政府在发展上过分看重短期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所带来的长期利益。这样就会使得一些高耗能项目或对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項目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就急于上马,短期内的经济发展是有了保障,但是长远的生态问题却会凸显出来。
(二)资源流失风险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必然会消耗本地区的土地、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为了提高吸引力,更好的获得投资,一些地方政府会以这些自然资源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导致资源在短期内迅速流失。还有一些欠发达城市对于城市未来发展和产业定位使用缺乏详细规划,盲目的进行招商引资,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资源的流失。
(三)社会风险
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商往往都会承诺一些非常优厚的条件,有些承诺甚至超出了企业在当地的税收贡献。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如果政府履约兑付优惠政策则有可能损害公众利益作为代价,例如低价出售土地,使得补偿资金无法得到保障,被征地居民的利益就会受损。另一方面,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履行承诺兑付优惠政策,会引起项目方不满,影响政府信誉。因此,地方政府如果违背了其平衡公平正义的职责来进行招商引资,很容易导致群众或者投资方产生不满情况,进而出现上访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问题。
(四)政府职能错位风险
很多地方政府在考核工作中都将招商引资纳入到指标体系中来,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实施招商引资的一票否决制,诸如公安、文化、医疗等各部门都有招商引资任务。这样就导致了很多部门的领导整日忙于在外攀老板、拉关系,以求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无法专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或者是为投资商开出一些违背工作原则的“绿灯”,从而引发政府职能的严重错位,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背道而驰。
二、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风险防范
(一)健全对招商引资项目的评价机制
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和部门对于招商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价,能够充分分析项目落户对本区域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权衡上述各类风险问题,从而为最终决策提供依据。具体的说,对于招商引资项目的评价应当着重从五个方面做起:一是投资收益率。该指标对于投资商最终的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确保招商引资项目长期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财政贡献率。该指标是地方政府实施招商引资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当财政压力较大时,通过招商引资来提升财政收入更是一个重要途径。三是经济带动作用。该项指标主要是看招商引资项目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提供的就业机会、培养人才、促进公共事业发展、提升生产技术等方面。四是负面影响,主要涉及到招商引资项目带来的环境污染、社会压力、经济冲击等问题。五是投入产出比。投入方面应当涵盖政府的直接投资、各类补贴优惠政策的投资、社会成本、资源成本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成本等;产出方面则应当涵盖项目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公共事业的发展等。二者的关系应当是产出大于投入,这样招商引资项目的建设才具备良性发展的基础。
(二)培育本地企业做到“以商招商”
地方政府在实施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要注重遵循市场规律,科学预判市场秩序风险,最大可能的减少招商引资项目对于本地企业的冲击政府应该认识到“以商招商”是扩大招商引资的另一个有利途径。。结合本地企业发展特点,可以对其产业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沿链招商”,引入高附加值的配套企业,打造产业氛围。同时,对于发展前景好的本地企业,地方政府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精准策划,通过融资、合作等方式为企业发展助力,一方面扩大企业体量,争取培育上市企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合作设立新项目,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三)找准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定位
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应当主要体现在引导、协调和促进上。因此,从长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应当尽快从招商引资的主导地位上淡出,而专注于为招商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创业氛围。通过整合各类招商资源,建立起协调、有序、规范、竞争的市场化招商引资机制,使招商引资按照商业规则和市场规律,真正成为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参加并指导的一种企业行为、社会行为和市场行为。
三、结束语
招商引资是地方政府快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一些客观存在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包括环境、资源、社会、政府职能等方面,因此可以通过健全对招商引资项目的评价机制,培育本地企业做到“以商招商”,找准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定位等措施来防范上述方面的风险,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的工作成效。招商引资工作不是单方面的,它要保护政府利益的同时也保障投资商的利益,最大限度地防范风险,成功的招商引资一定要是多方共赢并且可持续发展的。
参考文献:
[1]李君.浅析招商引资中的风险及规避对策[J].时代金融,2018(26):282+284.
关键词:政府;招商引资;风险
一、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中的风险分析
(一)环境破坏风险
招商引资中的环境破坏风险在改革开放初期,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尤为突出。当前在一些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风险隐患依然是相对较高,其来源主要是当地政府在发展上过分看重短期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所带来的长期利益。这样就会使得一些高耗能项目或对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項目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就急于上马,短期内的经济发展是有了保障,但是长远的生态问题却会凸显出来。
(二)资源流失风险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必然会消耗本地区的土地、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为了提高吸引力,更好的获得投资,一些地方政府会以这些自然资源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导致资源在短期内迅速流失。还有一些欠发达城市对于城市未来发展和产业定位使用缺乏详细规划,盲目的进行招商引资,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资源的流失。
(三)社会风险
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商往往都会承诺一些非常优厚的条件,有些承诺甚至超出了企业在当地的税收贡献。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如果政府履约兑付优惠政策则有可能损害公众利益作为代价,例如低价出售土地,使得补偿资金无法得到保障,被征地居民的利益就会受损。另一方面,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履行承诺兑付优惠政策,会引起项目方不满,影响政府信誉。因此,地方政府如果违背了其平衡公平正义的职责来进行招商引资,很容易导致群众或者投资方产生不满情况,进而出现上访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问题。
(四)政府职能错位风险
很多地方政府在考核工作中都将招商引资纳入到指标体系中来,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实施招商引资的一票否决制,诸如公安、文化、医疗等各部门都有招商引资任务。这样就导致了很多部门的领导整日忙于在外攀老板、拉关系,以求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无法专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或者是为投资商开出一些违背工作原则的“绿灯”,从而引发政府职能的严重错位,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背道而驰。
二、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风险防范
(一)健全对招商引资项目的评价机制
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和部门对于招商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价,能够充分分析项目落户对本区域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权衡上述各类风险问题,从而为最终决策提供依据。具体的说,对于招商引资项目的评价应当着重从五个方面做起:一是投资收益率。该指标对于投资商最终的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确保招商引资项目长期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财政贡献率。该指标是地方政府实施招商引资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当财政压力较大时,通过招商引资来提升财政收入更是一个重要途径。三是经济带动作用。该项指标主要是看招商引资项目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提供的就业机会、培养人才、促进公共事业发展、提升生产技术等方面。四是负面影响,主要涉及到招商引资项目带来的环境污染、社会压力、经济冲击等问题。五是投入产出比。投入方面应当涵盖政府的直接投资、各类补贴优惠政策的投资、社会成本、资源成本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成本等;产出方面则应当涵盖项目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公共事业的发展等。二者的关系应当是产出大于投入,这样招商引资项目的建设才具备良性发展的基础。
(二)培育本地企业做到“以商招商”
地方政府在实施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要注重遵循市场规律,科学预判市场秩序风险,最大可能的减少招商引资项目对于本地企业的冲击政府应该认识到“以商招商”是扩大招商引资的另一个有利途径。。结合本地企业发展特点,可以对其产业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沿链招商”,引入高附加值的配套企业,打造产业氛围。同时,对于发展前景好的本地企业,地方政府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精准策划,通过融资、合作等方式为企业发展助力,一方面扩大企业体量,争取培育上市企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合作设立新项目,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三)找准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定位
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应当主要体现在引导、协调和促进上。因此,从长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应当尽快从招商引资的主导地位上淡出,而专注于为招商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创业氛围。通过整合各类招商资源,建立起协调、有序、规范、竞争的市场化招商引资机制,使招商引资按照商业规则和市场规律,真正成为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参加并指导的一种企业行为、社会行为和市场行为。
三、结束语
招商引资是地方政府快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一些客观存在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包括环境、资源、社会、政府职能等方面,因此可以通过健全对招商引资项目的评价机制,培育本地企业做到“以商招商”,找准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定位等措施来防范上述方面的风险,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的工作成效。招商引资工作不是单方面的,它要保护政府利益的同时也保障投资商的利益,最大限度地防范风险,成功的招商引资一定要是多方共赢并且可持续发展的。
参考文献:
[1]李君.浅析招商引资中的风险及规避对策[J].时代金融,2018(26):28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