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年,中国企业进军美国市场的步伐越来越大。我从政多年,其中任参议员18年,其间担任过美国参议院联合经济委员会主席,参与了针对美债结构构建、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等方案的制定,对美国政府的决策流程十分了解,也看到了中国企业的努力。
如今,中国面对的经济形势和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本非常相似。当时的日本经济非常好,美国经济则处于低迷时期,很多日本投资者来美国投资。如今的美国,一直没有从金融危机中缓过劲来,美债上限又再次上调,现金在美国变得非常重要,而世界上现在真正有现金的国家就是中国。
目前,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在美国本土投资企业。但也很遗憾,信息缺乏以及对在美国做生意的流程缺乏了解,成为中国投资者的主要障碍。怎么寻找投资机会?具体法律要求是怎样的?如何运用美国银行系统?一旦忽略或误读了这些信息,会是不小的阻碍。
正确理解投资环境,最重要的是收集相关的信息。具体说来,有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是对美国整个法律政策环境的了解,即如何获得“政府准入”。这其实要求你把企业的利益与政府的利益进行“对接”,你需要了解美国政府欢迎你去做什么,只有去做政府欢迎的事,你的业务才会更容易成功。
很多时候中国企业想要收购或控制的企业资产里,可能与美国国防部有国防合同。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把军事技术投入交易,这个限制会永远存在。今年2月,华为在收购美国三叶公司时,就因为这个问题,被美方以妨碍其国家安全之名拒之门外。还有许多其他收购案,也是因为被认为要进入美国敏感领域而被叫停。操作这些的,是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如果这些公司对美国的运作够熟悉,就能清楚外国投资委员会怎么看这个交易,它可能采取哪些行动来反应。一般这种情况下,我会建议企业采用资产剥离等方式,比如只收购几个部门来规避收购中遇到的困难。
其次,要清楚需要和政府的哪些部门打交道。企业不同,面对的对象就不同。有的是商务部,有的是贸易部,有的是环境保护部,等等。一般大的并购案,主要是在上市公司之间进行的交易行为,如果你是一个金融机构,想进入美国市场,可能需要面对的就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银行监管机构,而不同级别的监管政策也不一样。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之前,一定要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合作,协调整体的战略资源,把商业面和政策面协调好。
还有一个要点是对地方法规的把握和与工会关系的处理。美国有50个州,每个州有自己的州法和行政机构,我给中国企业的建议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州法而不是国家法律上,因为州法可以提供给投资者时间更长一些的免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日本车企在美国投资建厂前,先对美国的国情做了很深入的研究,包括劳动法、员工工作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零售方面也是十分尊重美国消费者的权益,这是值得肯定的案例。
与“人”相关的东西,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与工会的关系协调也很重要。在美国一些州,工人是不需要加入美国工会的。日本人把尼桑工厂设在田纳西州,把丰田工厂设在密西西比州,德国人把奔驰厂设在亚拉巴马州,就是考虑到这些地方的工人都不需要加入工会。而像密歇根州这种工会势力非常强大的州,就鲜有人将工厂设在那边。
总之,中国企业对美国市场不要有太多恐惧,不要因为两国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有顾虑。美国仍然是机遇最多、交易量最大的国家,希望中国企业看到这个价值。
编辑:黄滢 美编:陈思璐 编审:吴迎春
如今,中国面对的经济形势和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本非常相似。当时的日本经济非常好,美国经济则处于低迷时期,很多日本投资者来美国投资。如今的美国,一直没有从金融危机中缓过劲来,美债上限又再次上调,现金在美国变得非常重要,而世界上现在真正有现金的国家就是中国。
目前,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在美国本土投资企业。但也很遗憾,信息缺乏以及对在美国做生意的流程缺乏了解,成为中国投资者的主要障碍。怎么寻找投资机会?具体法律要求是怎样的?如何运用美国银行系统?一旦忽略或误读了这些信息,会是不小的阻碍。
正确理解投资环境,最重要的是收集相关的信息。具体说来,有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是对美国整个法律政策环境的了解,即如何获得“政府准入”。这其实要求你把企业的利益与政府的利益进行“对接”,你需要了解美国政府欢迎你去做什么,只有去做政府欢迎的事,你的业务才会更容易成功。
很多时候中国企业想要收购或控制的企业资产里,可能与美国国防部有国防合同。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把军事技术投入交易,这个限制会永远存在。今年2月,华为在收购美国三叶公司时,就因为这个问题,被美方以妨碍其国家安全之名拒之门外。还有许多其他收购案,也是因为被认为要进入美国敏感领域而被叫停。操作这些的,是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如果这些公司对美国的运作够熟悉,就能清楚外国投资委员会怎么看这个交易,它可能采取哪些行动来反应。一般这种情况下,我会建议企业采用资产剥离等方式,比如只收购几个部门来规避收购中遇到的困难。
其次,要清楚需要和政府的哪些部门打交道。企业不同,面对的对象就不同。有的是商务部,有的是贸易部,有的是环境保护部,等等。一般大的并购案,主要是在上市公司之间进行的交易行为,如果你是一个金融机构,想进入美国市场,可能需要面对的就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银行监管机构,而不同级别的监管政策也不一样。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之前,一定要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合作,协调整体的战略资源,把商业面和政策面协调好。
还有一个要点是对地方法规的把握和与工会关系的处理。美国有50个州,每个州有自己的州法和行政机构,我给中国企业的建议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州法而不是国家法律上,因为州法可以提供给投资者时间更长一些的免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日本车企在美国投资建厂前,先对美国的国情做了很深入的研究,包括劳动法、员工工作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零售方面也是十分尊重美国消费者的权益,这是值得肯定的案例。
与“人”相关的东西,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与工会的关系协调也很重要。在美国一些州,工人是不需要加入美国工会的。日本人把尼桑工厂设在田纳西州,把丰田工厂设在密西西比州,德国人把奔驰厂设在亚拉巴马州,就是考虑到这些地方的工人都不需要加入工会。而像密歇根州这种工会势力非常强大的州,就鲜有人将工厂设在那边。
总之,中国企业对美国市场不要有太多恐惧,不要因为两国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有顾虑。美国仍然是机遇最多、交易量最大的国家,希望中国企业看到这个价值。
编辑:黄滢 美编:陈思璐 编审:吴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