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机科技创新的障碍与发展对策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q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农机科技创新中遇到的障碍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体系制度、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力求通过健全农机科技創新体系、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帮扶、强化人才的培训与引进等方式,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使农机科研成果更好的服务于现代农业。
  关键词:新时期;农机;科技创新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类型逐渐发生改变,从以往传统农业模式朝着现代农业方向转变,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便是农机化,科技创新为农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有利于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升。但是,在农机化过程中在体系、人力、投入等方面存在些许问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一、农机科技创新的主要障碍
  1.体系制度不够合理
  我国现有的农机科研机构多为计划经济体制下成立,长期实行行政主导型管理体制,以垂直管理为主,该制度是由政府下达命令,借助相应法律指导行为,在科研工作中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特点,并且会在某种程度上受政府价值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限制创新主体的思维与行为,为农机科技创新带来阻碍,与当前市场经济模式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主体组织结构为国属科研单位,对教育、企业、推广等方面兴致阑珊;二是受一些政治因素的影响,缺乏对农民实际生产情况的了解,无法将农民的现实需求与科技创新完美结合,二者的贴合度不足;三是科研的主要目标是为完成国家认可,通过发表论文获取相应奖励,满足晋升的条件,反复按照“立项、研究、成果、奖励”的模型运行,过于注重结果的科学性,忽视了成果的适用性,导致农机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实际相背离,科技成果无法有效解决现存的农业问题。
  2.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机科研方面的投入力度较少,据统计,自2005年开始,我国在此方面投入的事业费便逐年降低,因科研经费有限,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技术研究被放弃,一些基础设备即便老化仍然“带病”工作,严重阻碍科研创新的步伐;同时,科研经费不足加速人才流失,始终没有新鲜血液流入,人才出现断层,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机科研创新的发展。
  3.人才培养意识淡薄
  现代农机与信息技术的联系紧密,可将机械、电力、IT与生物等技术融为一体,涉及多个专业,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对创新主体的素质与技能提出较高要求,而我国现行的农机创新管理体系中过于强调纵向隶属关系,忽视了创新主体,对创新主体的培养培训意识淡薄,各个项目组之间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很容易出现“信息孤岛”“重复开发”等情况,使科技资源的配置与使用受到制约,科研项目层次难以显著提升。由于创新主体的知识、技能始终得不到明显进步,所研究出的结果也多为传统电子、机械、液压等常规技术成果,以单项技术为主,很少有综合配套成果出现,且仿制情况较多,原创成果少之又少。
  二、农机科技创新的发展对策
  1.健全农机科技创新体系
  为了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使其在国际竞争中更具优势,应积极建立健全农机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引入技术与跟踪开发等方式,朝着自主创新的目标迈进,建立健全布局合理、队伍精干、管理高效、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机科研体系。首先,应强化科研机构创新力度,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农机科研机构与高等教育机构间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大农业综合区域优势,以农机科研中心为核心,在科研创新分中心的支撑下,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型农机科研创新体系。在该体系中,农机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等创新主体之间可实现良性互动,将政策、制度、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有机整合,提高资源的配置与集成效率,获取更多的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在市场与技术层面获得更多的主动权,提高整体农机创新实力。对于省级以下的农机科技体系来说,主要工作在于促进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与推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农机科研成果能够落实到农业生产中,真正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农业生产障碍进行科学研究,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使科研进步与农业发展实现双赢。
  2.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帮扶
  在农机科研工作中,受环境、人才、投资等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资金投入,对科研环境营造、科研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层次等具有直接影响,对科研成果能否实现顺利转化具有决定作用,不但是创新要素之一,同时也是实现创新的关键动力。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应对此提高重视,加大对农机科研创新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在新农机技术引入、创新人才培训、生产维修技术升级等方面,更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另外,政府还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税费、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促进农机科技成果转化,使生产企业获取更多的收入;金融机构也应为农机科研创新项目提供一定的信贷支持,为农业经济增长,农业现代化目标实现贡献更多的力量。
  3.强化人才的培训与引进
  事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人才力量支持,而拔尖人才、青年骨干可成为农机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可作为科研工作中的核心力量,促进农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1)培育人才。设立青年专项基金,鼓励青年人才充分发挥自身创新能力,在工作中脱颖而出,为中青年的成长提供有利的环境;注重科研骨干、领头人的培养,为其创造学习、交流的平台,并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与技术,促进农机产品创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大助力;
  (2)引进人才。把好招聘关,引进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使人才结构得以优化,提高整体科研团队的技术层次,为农机科技创新注入新鲜血液,使其更具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3)组建创新团队。根据学科建设需求,与创新主体、科研力量相结合组建创新团队,激发科研成员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培养中坚力量,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依靠团队的力量取得更大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所在,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应紧紧把握市场需求,加大农机创新的资金投入,强化人才培养力度,才可充分发挥创新能力,促进农机化转型跨越,使现代农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宪. 科技创新助推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J]. 农机科技推广, 2017(5):6-7.
  [2]高靖华, 潘亚东, 周庆三,等. 农机科技创新与农机产业化发展[J]. 农机化研究, 2018(3):32-33.
  [3]王振波. 鹤岗市新时期农机化发展的思考[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8(4):51-52.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近几年,随着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生产的发展,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成为保护地和露地黄瓜的主要病害,减产幅度一般在10%—20%之间,影响着菜农收入.作为基层蔬菜站的一名工作
本文基于NI公司的PCI-6230多功能数据采集卡,在VC++.Net的环境下,利用多线程技术与Measurement Studio用户界面控件和分析函数库,集成控制锁相放大器,二维平台,完成实现了太
随着嵌入式系统在消费电子和工业设备中的广泛应用,功耗已经开始像时钟速度和系统性能一样成为微处理器的一个核心特性.为了确定各种微处理器的功耗效率,嵌入式微处理器基准
目前,高速卷筒纸喷墨印刷是最热门的印刷技术.在2010年Ipex展会上展出了许多新型的喷墨印刷机,吸引了众多关注者的眼球.当人们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供应商把机器卖到哪里时,有
本文首先分析了混凝土裂缝成因,接着对混凝土裂缝治理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区域特征rn本模式适用于西北春油菜种植区,为北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耕地集中连片,以小麦、油菜或大麦、油菜轮作为主.
期刊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大了对建筑行业的需求,在建筑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建筑的质量和安全,而对建筑工程的土建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就能有效提高建筑质量以及安全性,但在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