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碳酸盐岩油气田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均较高

来源 :海相油气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enku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绝大多数沉积岩都含有机质,经演化总能生成一些烃.但是,作为勘探家,关心的不是只能生成一点点晶洞油、裂缝油的所谓"烃源岩".只有那些生成和排出烃类的数量足以保证经过运移、散失后仍能聚集成商业性油气藏的"商业性烃源岩",对勘探家才有实际意义,这就决定了有机质丰度下限不能太低.有机碳含量低到0.1%~0.2%的纯碳酸盐岩,不能成为商业性烃源岩.这种商业性烃源岩又称为"有效烃源岩".
其他文献
按照国际通用的资源量(resoures)概念,它是指在近、中期(如30年)内可能探明的地下可采资源.这意味着:(1)按预计的科技水平和油价条件,这个资淅是具有经济价值的;(2)这个资源虽
<正> 有机质丰度是评价烃源岩的最基础指标。对于泥质烃源岩的评价标准,国内外比较一致,大都选取0.3%~0.5%作为有机碳的下限值。但对海相油源岩的有机碳下限值众说纷纭,国内外
应用改造型残留盆地或叠合盆地评价及其含油气系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二维含油气系统模拟和一维盆地模拟综合研究,对渤海湾盆地武清凹陷石炭系-二叠系含油气系统作了定量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在中国南方的构造历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时期,原来较为稳定的华南板块裂解为扬子板块和东南板块,并由原先的台地沉积转变为前陆盆地沉积.在扬子板块南
资源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与决策规划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评价方法的改进、发展及其选择应用决定了资源评价的工作质量和预测精度.金之钧等综合归纳了八种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
石柱古隆起区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加里东、海西—早印支、晚印支—早燕山、晚燕山—早喜马拉雅、晚喜马拉雅等五个阶段。海西期—早印支期、晚印支期—早燕山期是石柱古隆起形
羌塘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生储盖组合.盆地内已发现100多处油气显示,其中最典型的南羌塘坳陷"隆鄂尼古油藏"发现于中侏罗统布曲组,为一被断层切割的背斜构造,出露面积约10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