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脾肾亏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wenb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分析温针灸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脾肾亏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截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济南市市中嘉懿中医诊所收治患脾肾亏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平均分入2组当中,参照组45例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试验组45例患者采取温针灸+补脾益气丸治疗,治疗后比较组间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疾病症状缓解时间各项均短于参照组患者(P<0.05),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脾肾亏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温针灸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可于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疾病所致症状,降低疾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治愈几率较高,因此在临床中对脾肾亏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加味生化汤序贯治疗对无痛人流术后子宫修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行无痛人流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3组,各100例.对照组予预防感染治疗,西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生化汤治疗.比较3组术后阴道出血量及时间、首次月经复潮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并记录各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中药组在控制阴道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及首次月经复潮时间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时,中药组和西药组在改善子宫内膜厚
目的 观察内服中药联合热敏化腧穴埋线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内服中药联合热敏化腧穴埋线治疗,对照组予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共治疗2周.以首次排便时间、便秘严重程度评分及临床症状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及随访时便秘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便秘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内服中药联合热敏化腧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有效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试验组26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消肿理疗法(CDT),试验组采用复方精油穴位按摩联合微波理疗和CDT的复合理疗方法,分别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8周,患侧手臂周径、中医症状积分及乳腺癌淋巴水肿症状体验指数(BCLE-SEI)等指标.结果 干预后8周,2组患者患肢水肿程度均较干预后4周减轻(P<0.05),试验组减轻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