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对恩格斯“国家作为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出现在我们面前”经典论断的文本解析可知,意识形态力量作为国家权力的本质形式,是国家推行思想统治和精神治理的主要手段
【基金项目】
: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思想政治教育学阐释”(20KDC021)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恩格斯“国家作为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出现在我们面前”经典论断的文本解析可知,意识形态力量作为国家权力的本质形式,是国家推行思想统治和精神治理的主要手段,遵循着全面支配个人的如下逻辑:统摄思想,告诉个体“思想什么”“怎样去想”;嵌入制度,规定个体“能做什么”“怎样去做”;塑造生命,教化个体“为谁而活”“怎样去活”;最后,意识形态融入、改造并凝铸传统,使支配关系从外部进入内部,从局部扩展为全部,从此岸世界过渡到彼岸世界,从一生一世绵延至生生世世。
其他文献
恩格斯19世纪90年代初提出,欧洲面临着帝国主义大战的危险,反对和防止战争的关键在于俄国革命。而且西欧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也有赖于俄国发生革命并推翻沙皇政权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VD)表达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糖
军事革命(military revolution)指整个军事体系的根本变革.
“量入以为出”是著名的“商周之变”中制度革新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治国理财的实践意义和思想价值,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理财原则之一。运用财政学中的政府收支
自来说《尚书》以《洪范》最为难明,《洪范》几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启示录”。但以往儒者解读《洪范》大都或专推灾异,或泥于象数,虽各有所明,皆不能无执滞。马一浮的《洪范
嘉道之际,龚自珍指陈江藩的《国朝汉学师承记》“名目有十不安”,立异于乾嘉汉学。循名责实,龚、江分歧主要不在清学名目,而在经学观念、学术取向和理想人格。二者揭橥的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