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钙蛋白和B型钠尿肽联合检测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及危险分层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14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肌钙蛋白T(TnT)和B型钠尿肽(BNP)联合检测及随访研究,探讨影响心衰预后的因素,并对CHF患者预后及危险分层进行评价。方法对该院明确诊断为CHF的103例不同病因、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测定入院时血清cTnT、血浆BNP及LVEF变化,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随访观察患者心脏事件的再发生。结果不同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患者cTNT、BN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不同分级的患者治疗前、后cTNT、BNP水平及LVEF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TNT、BNP水平越低预后越好。出院后随访2~14个月,其中失访23例。随访期间80例中发生心脏事件30例(37.5%),其中因心衰死亡8例,因心衰恶化而再次入院22例。通过对治疗后心脏事件再发生者的年龄、性别、心功能等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cTnT和BNP诸因素进行单变量和Cox模型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cTnT、BNP的浓度检测作为治疗后独立心脏事件发生的预测指标,但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cTnT和BNP浓度越高,心脏事件危险性越高,从而进行危险分层。入院时cTnT≥0.05ug/L,BNP≥639.5ng/L,LVEF≤32%;出院时cTnT≥0.03μg/L、BNP≥210ng/L,LVEF≤39%的患者因心脏事件死亡和再次住院率提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TnT及BNP对于判断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尤其治疗后cTnT和BNP的浓度监测对CHF患者的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根据历年兰溪市“三江”(婺江、衢江和兰江)洪涝灾害的发生规律,按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种植模式,通过相应的农业配套措施,使冬春作物在“三江”洪水主汛期以前收获,汛期以后,接茬
<正>【设计理念】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对"学习方式"的理解不能只局限在自主、合作、探究等形式特征上,还要有"学科"视角。在数学课堂上,如何让学生用"数
"共相问题"之所以在12世纪成为经院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是有着多种促成因素与理论铺垫的。在中世纪"共相之争"中,面对"先物共相"与"后物共相"的激辩和思想漏洞,经院哲学适时提
主要研究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对公路养护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要意义及其显著特点进行了认真分析,并从必要性分析、决策流程、决策需求和功能模块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公路养护管
<正>一、课程分析本课程以问题为中心,分组教学、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通过助学课件、网络搜索、讨论问题,最终对问题进行解答。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
<正>绘本是一座有待开发的"宝藏",蕴藏着丰富的营养元素。如何用好绘本这一特殊资源,将其引入小学低段的写话教学,以追求绘本读写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
采用直流热阴极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直流热阴极PCVD)方法,通过金刚石膜的间歇生长过程,引入氮原子的作用,实现对非金刚石成份的刻蚀和金刚石膜的择优取向生长,在CH4:N2:H2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引领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到了深入实践的阶段。近年来,众多院校提出"首岗胜任,多岗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基于岗位群的职业教育课程亟待付诸实
针对当前暖通空调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建议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引入角色模拟,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今后可能从事的工作有所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生态需水已经成为目前生态学、水文学和水资源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做好现状和规划状态下的生态需水估算,有利于水利规划,有利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