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朗读策略探析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rui146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朗读是视觉活动到口语表达的过渡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生理活动向心理活动的内化,加深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与理解,这在英语教学中尤为必要。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朗读策略 教学活动
  朗读,简而言之,就是有感情地大声朗读,指的是在语言教学中,通过音调起伏、重音变化、节奏把握等语音表达方式将语言材料有感情地表达出来。可以说,在中小学语言教学中,朗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思维的发展以及语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它还是一种渗透美育的艺术形式,能够促进学生语言情感的陶冶以及审美情趣的熏陶。然而,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学生逐渐步入青春敏感时期,他们已经不大情愿大声朗读,而部分教师也逐渐减少了朗读在英语课堂中所占比重。笔者以为,这样的做法无利于学生英语知识的“内化”。在笔者看来,朗读是视觉活动到口语表达的过渡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生理活动向心理活动的内化,加深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与理解,这在英语教学中尤为必要。
  1. 精致内容,打好朗读基础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对朗读教学内容的重组与创新,并执拗地要求学生在刻板的朗读内容下要读出“津津乐道”的意味。显然,这是不科学的。笔者以为,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通过网络、书籍、俚语等资源渠道,精致朗读内容,打好教学的朗读基础,让学生们更加乐于去读,更加主动去读。
  教学初中英语7B《Unit 3 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时,笔者考虑到随着“洋节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渗透,学生们对“Christmas”这个节日并不陌生,而且大部分学生积极性很高,然而他们对“Santa Claus(圣诞老人)”却知之甚少。因此,为了渲染节日气氛,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生活经验,笔者在教学导入环节中精心准备了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圣诞歌谣Jingle Bells的相关视频及歌词。在教学导入中首先播放音频,渲染气氛,引导学生们在不由自主地哼唱过程中进入本课教学主题。在无意哼唱的基础上,笔者呈现歌词,引导学生们有感情朗读歌词,在读准每个音、抓准每个调的基础上,尝试学习这首歌曲,并唱出感情,为本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2. 丰富合作,激发朗读欲望
  笔者以为,我们不妨将“合作”的教学元素渗透于朗读教学中,使得初中阶段的英语朗读摆脱拘泥于学生“单向”跟读、自读或齐读的尴尬局面。由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十分注重朗读的互动性与活动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以角色扮演、小组合作、交错朗读等形式展开朗读活动,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凝聚力,激发学生们自主朗读的积极性。
  在初中英语7A《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这单元的文本教学时,笔者考虑到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够根据教学目标独立或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本单元的文本教学中,笔者首先播放视频,要求学生以四人一组为单位,仔细听音频,看图片,并用手中的笔及时地圈出自己听得模糊或者听不懂的地方。随后,笔者让出时间,引导学生们通过小组的力量,尝试解决各自在听力过程中发现的疑难杂症。无法解决的学生,可找援兵——举手提问或者请教其他小组。在问题一一破解之后,笔者再次播放音频,指导学生们在听后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并提醒学生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模仿对象的语音语调,做适当记录。在第一轮角色扮演过后,笔者又再次播放音频,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在听的过程中,着重关注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语音语调。
  3. 妙设竞争,推动朗读提升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积极的进取心与好胜心,在这个时期,他们处于自我同一相对角色混乱的人格发展阶段,十分注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对竞争有着本能的渴望。因此,笔者在日常的朗读实践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入竞争机制,导入激励性评价规则,从而完善朗读活动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们的挑战心与创造力,让朗读变成焕发青春活力的实践活动。
  教学初中英语7B《Unit 4 How is food made?》这单元时,笔者在文本朗读操练时,设计了一个“唱山歌”的朗读竞赛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笔者将班级分为两大组,在朗读比赛过程中,这两个组以“唱山歌”的方式进行一问一答。问答内容围绕文本“How to make yogurt?”展开,总共6个问题,分别是:(1) What do you do first? (2) What do you do secondly? (3) What do you do next? (4) What do you do then? (5) What do you do after that? (6) What do you do finally? 在比赛中,一个大组负责问,一个大组负责答,然后进行交换。教师则在一旁热心观战,给予必要指导并渲染气氛,提高学生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朗读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有着神奇的教学功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握学生们的心理年龄特征,丰富朗读的教学方式,提高朗读教学的趣味性与激励性,充分发挥朗读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的特色教学功能。
  [1] 沈秀梅. 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几点看法[J]. 校园英语, 2014(16).
  [2] 陈翰莹. 初中英语阅读训练中师生互动教学的应用[J]. 中学生英语(初中版), 2014(02).
其他文献
【Abstract】 English-learning habit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hildren’s language learning. Each language is a formation of a habit. Only good habits can promote the studying skills of a language.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中职院校的学生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广泛具备学习方式、习惯不正确,基础薄弱等问题,教师利用以往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发展需求.怎样调动其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主动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新课程的改革不断深入,要求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成绩。本文首先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接着从三个方面讲述了多媒体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多媒体 初中英语 应用  多媒体的技术的发展,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的教学构造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本文的研究旨在提高小学高年级教师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以小学高年级数学为例,从巧妙设置悬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两个方面着手做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是一门研究认识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发现人与自然规律的课程.在学生学习物理,教师教学时,通常都需要做实验.课堂上有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后有学生动手小实验.物理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学习,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众多实验常会出现容易错,容易混淆的实验,让学生犯迷糊,常常不知如何作答.本文就这一问题对初中演示实验进行归纳,希望能够在教学中有所突破.  1易错、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引力波是一种时空涟漪,时空命令物质如何运动,而物质引导时空如何弯曲.当物质的分布改变时,时空也会相应变化,这一变化以光速传播开去,就好像在平静的湖面上丢下一粒小石子,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