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运营商,小米“新拼图”的危与机

来源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pop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注、极致、口碑、快”三年前,凭借互联网七字诀,小米杀入巨头云集的手机圈并彻底颠覆了该行业。而在近日,中国电信公布的第三批虚拟运营商名单中,小米、海航、富士康、联想、海信、平安保险、民生银行(民生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和海尔(日日顺)等赫然在列,在硬件端各产品形态日渐成熟之后,小米开始发力运营商渠道。面对更强悍的巨头,这一次小米能继续杀出重围吗?
  一场来自硬件端的华丽逆袭
  第三批虚拟运营商中的“土豪”名单无疑亮瞎了外界的双眼。此前申请虚拟运营商的公司,不是做通信相关渠道的,就是做通信周边服务的。而此次名单中不仅有平安保险这样的金融巨头,还有小米、联想、富士康、海尔与海信等硬件制造巨头。
  尤其是小米的气势汹涌更是赚足了外界的眼球。一直以来,中兴、华为、酷派与联想等智能手机都是依靠着运营商而成就了今天,而运营商也通过他们获得了更高的利润。如今,小米也开始分享这杯羹。对于小米而言,其拥有华丽丽的逆袭资本。
  第一、终端。小米的崛起从小米手机开始,超高性价比的手机带来了量的普及,经过几年的努力,特别是去年红米的意外成功,让小米手机成为真正的手机行业巨头。手机的逆袭成功后,小米又在平板电脑、电视机,甚至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领域中不断衍生一茬又一茬的“硬件韭菜”。
  第二、生态。乔布斯生前曾说:“软件才是造就硬件所在,这也是打造行动装置最高指导原则。”雷军这些年也一直在模仿苹果的生态圈。从绝对数量看,小米已经有了利用硬件扩展软件和服务的基础,一个近乎完整的MIUI生态正逐步成型。
  小米将触及伸至电信领域,则是为完整MIUI系统或者说打造未来的小米帝国争取到的另一块“新拼图”。
  关于胜算的想象力与阻力
  “未来会给用户带来整合资费的个性化服务,MIUI 米聊 小米手机 小米号段更受期待。”有微博如是评价小米此次拿下虚拟运营商牌照的意义。想象一下,“米粉”登录小米商城,购买小米推荐产品,然后通过小米手机启动小米支付APP。而虚拟运营商牌照之于小米的最大价值在于,小米手机可以更迅速融入移动互联网,给用户提供一个更佳的使用体验通道。在终端和通道结合日趋紧密时,通过终端来做通道是顺势而为,未来通过通道来反哺终端也是大势所在。无疑,无论是凭借小米的产品能力,还是原本软硬一体的设计能力,还是虚拟运营商的通道能力,最终是为了形成更深捆绑,从而夯实小米帝国的每一块奠基砖。
  但小米胜算的实现真的就能如愿以偿?事实上,看起来的风光无限的虚拟运营商正经受着政策和市场的双重考验。话机世界、蜗牛移动不必多言,而天音通信的“携号转网”也在第一批试点中出现转网人数与成功率双低的尴尬局面。此前,中国移动高管曾公开表示,根据全球虚拟运营市场发展规律,在开展业务前五年将有70%的虚拟运营商死掉。
  此外,虚拟运营商周边也是强敌环伺。比如,基础运营商中国电信在北京地区推出了一款零门槛、零月租的iFree手机卡,取消了传统的套餐,并且拨打本地号码完全免费。基础运营商如此杀招,无疑使原本就苦苦寻求出路的虚拟运营商再添压力。
其他文献
一手遮天,可遇不可求  在摹想未来市场的走向之前,也许我们可以先看看—所谓BAT,它们想要得到的、想要掌握在手中的到底是什么?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20年之后,阿里巴巴、腾讯与百度三家公司挟其领先于电商、社交和搜索领域的实力,俨然已经展露出寡头的霸气,这也是业界将它们合称为“BAT”的来由。这几家公司也确实如同铺天盖日而来的蝙蝠一样(“BAT”英文意为蝙蝠),攻城略地,声势惊人。  看看近两年来BA
自媒体产业集体焦虑  之前,由于《微信》不对外显示公众号与服务号的粉丝数与活跃度等数据,因此很多公众号动辄对外号称拥有数十万粉丝,推广效果全凭一张嘴,微信营销泡沫严重。如今,《微信》让所有的公众号、服务号“赤裸裸”地曝光在了用户面前,谁家的公众账号人气旺通过阅读量就一目了然。比如笔者就关注了雷军的公众号,这位互联网教父式人物写了已有一个多月的文章只有4 000多阅读量,说好的上百万“米粉”、“米忠
近段时间,汽车突然成为了互联网圈子内的一个大热点。除了百度公布了无人汽车计划外,阿里巴巴也宣布牵手上汽集团图谋汽车电商,而腾讯的路宝盒子则早已完成了一轮抢购,就连乐视也发话有意造汽车……。看起来,互联网企业往汽车行业渗透,已成为一种风潮。现象的背后,其实是车联网大幕将启的背景下的抢位运动。  科技企业爱上汽车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与汽车也产生了化学反应—无人汽车、互联网汽车,乃至厚积薄发的车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