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腹腔镜微创技术配合腹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mmer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技术配合腹针在基层医院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78例由同一组医师连续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术39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微创技术配合腹针治疗39例(研究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情况、胃肠减压、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情况。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2%(χ2=7.94,P<0.05);研究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肠减压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t=19.45、22.64、18.53、21.04、20.59,均P<0.05);两组患者入院前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入院后2 d、4 d以及6 d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9.34、20.46、22.91,均P<0.05)。

结论

与单一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术相比,基层医院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技术配合腹针具有疗效高、症状改善快等优点,并发症仍需长期随访。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吕梁市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采取单纯硬膜外麻醉(EA),观察组61例采取腰硬联合麻醉(CSEA),监测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观察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3.87±0.25)min、最高阻滞平面(5.04±0.41)T、麻醉
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机制,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22例患者中行手术治疗者6例,行保守治疗者16例。治疗后痊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疗后患者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