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德育实践 提升道德素养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工作必须始终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时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着力于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从而让每个孩子先成人,后成才。为此,我校从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出发,牢固确立“天天看到你,处处感动你”的育人理念:“看到”即目中有人,教育应以人为本;“感动”即心中有情,教育应充满关怀。努力活化德育实践,不断提升道德素养。
  
  一、开展有影响的主题活动
  
  真教育应该心心相印。走向实践,走进心灵的教育才是充满生命力的教育。我们精心设计有影响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亲历亲为,亲身感悟,陶冶情操,提升品质。
  譬如,我们围绕“心系北京奥运,情牵实小家园”这一主题,展开了两个方面的系列活动。一方面是将其按“争微笑五环,传奥运精神,做实小天使”;“画百米长卷,抒奥运情怀,寄实小深情”;“秀创意时装,展奥运风采,显实小智慧”等三个序列展开;另一方面是将其按“游戏小天地,精彩大课间”;“竞技小舞台,欢乐大世界”;“阳光小少年,尽显大风采”等三个序列展开。活动融进爱国爱乡教育、民族精神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从安全文明、优化环境、阳光体育等内容入手,系统思维,细化操作,扎实开展,有布置,有行动,有检查,有落实,有成效。为了真正让学生获得独特的内心体验,丰富校园生活的情趣,留下童年美好的集体记忆,我们适时推开“我能行!”体验系列活动,于是,“我是小老师”、“我是社会人”、“我是小博士”等活动便轰轰烈烈、卓有成效地展开。建队节前夕,中高年级的队员总会接到一项不同寻常的任务,向即将入队的一年级新生当回老师,讲授队知识。老队员当老师,异常激动,准备充分。新队员听大哥哥、大姐姐讲课,倍感新鲜,格外认真。 “五一”、“国庆”期间,队员们会走上自己选择的“小岗位”,扮演各自不同的社会角色。在街头,“卖报的小行家”,大声吆喝,十分起劲;在菜场,“买菜的小管家”,讨价还价,非常内行;在景区,“陶都的小导游”,落落大方,滔滔不绝;在路口,“能干的小交警”,举手投足,像模像样;在路边,“勤快的小老板”,摆起书摊,有滋有味;在车上,“文明的小乘务”,热情服务,不亦乐乎……每年的十一月是学校的“科技活动月”,队员们纷纷投入“金点子战场”,去发现问题,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将一个个“金点子”汇聚成一篇篇创意小论文,《肥皂头的妙用》、《盐到哪里去了》、《黑板反光怎么办》……将一个个金点子转化成一项项研究小课题,“芙蓉花变色的秘密”、“分贝器的有关思考”、“自行车上的小发明”……学生从中学会了主动参与,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自觉感悟,锻炼了能力,提高了素质,充分展现了当代优秀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
  
  二、坚持有特色的养成教育
  
  德育是细活,需精耕细作;德育是长活,需坚持不懈。坚持有特色的养成教育,就是要注重持久性、独创性和长效性。为此,我们围绕行为规范的教育,一方面练好“软功”,注重引领,激发内需,提升素养。例如,伴随北京奥运即将到来,学校融常规训练于主题教育之中,开展“争微笑五环,传奥运精神,做实小天使”的活动,“微笑五环”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黄环”表示文明礼仪,“蓝环”表示勤奋学习,“绿环”表示保护环境,“红环”表示乐于助人,“黑环”表示积极锻炼。该活动章程具体,学生热情投入,活动有序展开,效果非常明显。又如,为让学生课间文明活动,学校不是靠“管、卡、压”,而是引导学生开展“课间文明小游戏金点子”大赛,从中挑选经典游戏示范展演,既丰富了学生的课间活动,又巧妙地引导学生文明规范地开展游戏。另一方面强化“硬功”,扎实训练,不厌其烦,不断内化。完善“中队行为常规评比”、“文明中队评比”、“行规标兵”、“文明队员”等的评选办法,树立典型,以点带面;设立“红领巾示范岗”、“中队委值勤岗”、“大队委巡视岗”,经常检查,反馈及时,发出“表扬单”、“友情提醒单”、“整改单”等;细化要求,训练务实,学校制订的《实小学生行为规范细则》,从“天天佩带红领巾,见到师长有礼貌,卫生保洁做到位,排队要求快静齐,升旗敬礼要严肃,两操动作求规范,上下楼梯靠右行,课间活动讲文明,铃声一停教室静,起立坐下要轻轻,坐姿端正专心听,作业工整速度快,食堂用餐有修养,爱护公物意识强,路队整齐重安全”等方面具体化,抓实文明、卫生、课间、两操、路队、班务、生活等重点,确保教育到位、训练到位、查评到位、管理到位,真正体现“严、细、实、恒”的养成教育特色,切实提高学生的基础道德素养。
  
  三、营造有品位的德育文化
  
  文化可以养性,文化可以怡情,文化可以育人。有品位的德育文化,应该充满着时代气息、人文气息、生长气息。
  第一是队组织文化。如组建阳羡名人研究院、小干部之家、少年文联、学生艺术团等文化社团,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色和符合少年儿童成长特点的少儿文化,充分发挥少先队文化的独特作用。宜兴,古称阳羡,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学校的红领巾小事业“阳羡名人研究院”如火如荼地开展活动,组织会员学习《成才——宜兴籍学者奋发求知集锦》,掌握素材,共同编辑《寻访家乡名人成才的足迹》,收录300多位专家教授的事迹。开展“与家乡名人通信”的活动,向他们发出数百封信件,当收到家乡名人大量的回信、照片、书物时,孩子们受到极大的鼓舞。会员们利用假日,参观名人故居,寻访往日足迹,接受心灵洗礼,撰写采访笔记,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其他各组织、社团也勇于实践,乐于创新,非常活跃,成效卓著。
  第二是班级文化。让学生在班级小社会中成为管理者,把个体的信念融入集体的目标,自我支配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构建班集体的管理文化。如“人人有岗位”、“干部轮换制”、“小小班主任”等;通过设计“班徽”、“班旗”、“班歌”、“班魂角”以及“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园地我布置”、“我的活动我创意”等活动,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完善班级的亚文化建设,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自己是班集体的建设者和创造者。
  第三是学科活动文化。学科活动作为学科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要精心设计,注重过程。品德学科既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的作用,更要结合孩子们现有的生活经验,在课外活动中明理、激情、导行,以期达到知行统一的效果;“语文文化周”活动,让学生丰富文学素养;“数学文化周”活动,让学生开启思维;“英语文化周”活动,让学生善于表达……
  第四是阵地文化。充分发挥陈列室、阅览室、橱窗、板报、广播、电视台、校园网,以及升旗仪式、心灵驿站等阵地的育人作用,弘扬优良的传统文化,树立先进的时代精神,引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五是节日活动文化。紧扣时代脉搏,利用传统节日中蕴藏的教育资源,抓住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如“三八节”时,开展“感恩的心、感激的情”活动,感谢父母,懂得孝敬;“清明节”时,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寻找先烈的足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国庆节”时,开展“腾飞的家乡、美丽的宜兴”体验活动,让学生知道热爱祖国从热爱家乡做起;“敬老节”时,开展“爱在重阳”综合实践活动,尊老爱幼,助残帮扶。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道德涵养的升华。
  
  (作者单位: 江苏宜兴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谢光灵
其他文献
近年来,虽然高考文言文阅读多从《二十四史》中选题,但从近年全国各省市的考试选题来源看,情况又不尽如此比如有从某人文集中选取的“某某传”(06广东卷《杜环传》05山东卷《周维城传》)小说(05湖北卷《聊斋志异武技》)史评(05上海卷福建卷翻译题)寓言故事(05天津卷《庄子说剑》),甚至还有散文(04湖南卷《放鹤亭记》),文言文出题形式看似千奇百怪,其实是有章法可以寻绎出命题思路的那么高考文言文究竟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