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改革的基本目的是探寻教育基本规律,提高教学效率,最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引下创建高效课堂,是高中数学教育努力探讨的一个方向。为了整体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从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知识、拓展运用、反思归纳等步骤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创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051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变得乐于学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立足点,在此精神的指引下,高中数学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力求在课堂上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议高中数学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
要想创建高效课堂,在课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言的主动性是不可或缺的。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易于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总是乐于代替学生思考,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将课堂弄得死气沉沉,索然无味。专家指出:好奇才能引起学习的冲动,所以,创设一种情境,借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是一名合格的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情境一旦建立起来,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欲望必然被激发出来,那么,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触摸知识的真谛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自主探究
情境建立起来之后,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地布置学习任务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探寻时间,以便其进行自主研究。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器官,也能让其享受探寻解决问题途径的快乐。为此,教师应允许学生大胆质疑,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掌握知识。通过此种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加强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让其爱上数学这门学科。
三、合作交流
相比于努力学习争第一,中国学生更为缺少的是不计个人名次、寻求精诚合作,以期达到一个现实目的的合作精神。近年来,伴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推进,国内教育界逐渐认识到了树立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为了营造良好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应提供一切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合作解决给出的数学问题,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讨论,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团队在推进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能对所学问题的印象变得更加深刻。比如,在讲到“集合”这一数学概念时,教师可将班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8~10人,然后让其依据不同标准建立几个集合,如数学优等生集合、物理优等生集合、足球王子集合、文学美少女集合等等。通过简单的归类,同学们不但加深了互相的了解,也更为形象直观地理解了“集合”这一概念。在沟通的过程中,由持有异议到最后的相互妥协,是一个典型的打造集体主义精神的教学场景。
四、建构知识
高中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觉能力,但是,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整体节奏还要由教师来把握。当讨论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就要给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建构起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教师所选例题一定要具有典型性,难度适中,解题过程应清晰流畅,容易环节可以由学生来完成。对于解题学生的表现,教师应给予中肯的评价,原则上以鼓励为主。对于思维敏捷的同学,要适当地给以解决难题的机会,这样教师才能正确把握优等生的潜力;对于差生,教师也要为其提供解决较易问题的机会,树立其学习自信心,避免掉队。
五、拓展运用
拓展运用是熟悉新学的公式、定理,加深对其理解、提高运用熟练程度、拓宽解题思路的一个必备过程。教师可以借助于课外学习资料中的优秀习题,也可以寻找与生活贴近的应用题,这两种方式能从不同侧面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优秀习题可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与生活贴近的应用题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践作用。比如,在讲到正比例函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举一些诸如人的知识同年龄成正比之类的现实例子,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和体会正比例函数的规律。
六、反思归纳
每日的课后作业是“反思”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方式,也是反映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及时、认真、反馈是对教师提出的批改作业的三点要求,下一步,有的放矢的针对性纠错、讲练与巩固是教师要做的工作。通过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对于每日学到的数学知识才能真正掌握好。
每个单元结束后的知识梳理提纲是“归纳”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方式,它不仅能让学生对自己在单位时间内学到的数学知识有一个“线”的认识,也能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比如,函数这一单元学完后,教师就可以在《单元复习提纲》中将几种函数的概念和方程式以表格形式歸纳出来,这样,学生在对比各类函数的特征时一目了然。在此之后,再通过单元考察进行一次查缺补漏。这样,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整体上也就没什么疏漏了。
高效数学课堂是系统的、精密的、活跃的、开放式的,它不仅凝结着优秀数学教师的智慧和心血,也是学生迸发创新的火花和发现科学新亮点的第一现场。为了让智慧不断延伸,为了让火花更多迸发,还需要广大同仁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永刚.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分析[J].神州,2021(01):163-164.
[2]耿晓强.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J].传奇故事,2021(01):86.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城头高级中学,江苏 连云港222000)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创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051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变得乐于学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立足点,在此精神的指引下,高中数学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力求在课堂上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议高中数学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
要想创建高效课堂,在课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言的主动性是不可或缺的。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易于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总是乐于代替学生思考,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将课堂弄得死气沉沉,索然无味。专家指出:好奇才能引起学习的冲动,所以,创设一种情境,借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是一名合格的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情境一旦建立起来,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欲望必然被激发出来,那么,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触摸知识的真谛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自主探究
情境建立起来之后,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地布置学习任务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探寻时间,以便其进行自主研究。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器官,也能让其享受探寻解决问题途径的快乐。为此,教师应允许学生大胆质疑,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掌握知识。通过此种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加强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让其爱上数学这门学科。
三、合作交流
相比于努力学习争第一,中国学生更为缺少的是不计个人名次、寻求精诚合作,以期达到一个现实目的的合作精神。近年来,伴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推进,国内教育界逐渐认识到了树立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为了营造良好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应提供一切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合作解决给出的数学问题,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讨论,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团队在推进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能对所学问题的印象变得更加深刻。比如,在讲到“集合”这一数学概念时,教师可将班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8~10人,然后让其依据不同标准建立几个集合,如数学优等生集合、物理优等生集合、足球王子集合、文学美少女集合等等。通过简单的归类,同学们不但加深了互相的了解,也更为形象直观地理解了“集合”这一概念。在沟通的过程中,由持有异议到最后的相互妥协,是一个典型的打造集体主义精神的教学场景。
四、建构知识
高中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觉能力,但是,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整体节奏还要由教师来把握。当讨论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就要给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建构起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教师所选例题一定要具有典型性,难度适中,解题过程应清晰流畅,容易环节可以由学生来完成。对于解题学生的表现,教师应给予中肯的评价,原则上以鼓励为主。对于思维敏捷的同学,要适当地给以解决难题的机会,这样教师才能正确把握优等生的潜力;对于差生,教师也要为其提供解决较易问题的机会,树立其学习自信心,避免掉队。
五、拓展运用
拓展运用是熟悉新学的公式、定理,加深对其理解、提高运用熟练程度、拓宽解题思路的一个必备过程。教师可以借助于课外学习资料中的优秀习题,也可以寻找与生活贴近的应用题,这两种方式能从不同侧面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优秀习题可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与生活贴近的应用题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践作用。比如,在讲到正比例函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举一些诸如人的知识同年龄成正比之类的现实例子,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和体会正比例函数的规律。
六、反思归纳
每日的课后作业是“反思”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方式,也是反映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及时、认真、反馈是对教师提出的批改作业的三点要求,下一步,有的放矢的针对性纠错、讲练与巩固是教师要做的工作。通过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对于每日学到的数学知识才能真正掌握好。
每个单元结束后的知识梳理提纲是“归纳”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方式,它不仅能让学生对自己在单位时间内学到的数学知识有一个“线”的认识,也能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比如,函数这一单元学完后,教师就可以在《单元复习提纲》中将几种函数的概念和方程式以表格形式歸纳出来,这样,学生在对比各类函数的特征时一目了然。在此之后,再通过单元考察进行一次查缺补漏。这样,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整体上也就没什么疏漏了。
高效数学课堂是系统的、精密的、活跃的、开放式的,它不仅凝结着优秀数学教师的智慧和心血,也是学生迸发创新的火花和发现科学新亮点的第一现场。为了让智慧不断延伸,为了让火花更多迸发,还需要广大同仁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永刚.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分析[J].神州,2021(01):163-164.
[2]耿晓强.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J].传奇故事,2021(01):86.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城头高级中学,江苏 连云港2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