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作文”铺就“大手笔”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zheng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的作文教学形式——“微作文”,可创设宽松的写作氛围,减轻学生对习作的心理负担,化难为易,删繁就简,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微作文,微型随笔,彰显个性,随文而作,巧妙创设,思辨论事,对话生活。“微作文”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小桥梁,流露真情的芳草地。有效的“微作文”,定会让学生爱上作文,为成就“大手笔”奠基。
  关键词:写作 兴趣 宽松 激励
  当前,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以其“快捷方便”的信息交流展示着人们的内心感受。所谓“微作文”就是要求写作者在极短暂的时间内用最经济简洁的语言文字直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世界、心灵感悟、联想想象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摹的一种创作形式。借用这个时髦的“微”字,取其“言文微小、重点突出、快速精准”的特点进行“微习作”的训练,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习作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以小见大,微作文教学彰显优势
  时代发展了、生活节奏加快了、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微时代”:微型小说、微博、微电影、微型论坛、微课、微信……微者:小也。小者:易于操控、易于奏效、人们乐于接受。微作文训练更是如此。“微作文”即微型作文、微作文之“微”在于:微篇幅、微用时,以其短小、自由、灵活的形式受到学生的欢迎,消除他们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为他们写好“大作文”积累了写作素材,丰富了语言积淀,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学实践中,微作文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原因有三:一是“微”,二是“随”,三是“真”。
  “微”,即短小、简赅,在篇幅上的不受限制,让学生能怀着一种轻松的心态去面对点点滴滴几十字,亦不嫌少,只要是真切反映其所思所想就行。几十字的消息、短新闻、杂感随笔、评论、《论语式》的语录、《世说新语》式的杂论、金圣叹式的评点……皆可自成一体。
  “随”,即随时、随地、随意,不再局限于专门的写作课,不再局限于教室和课堂,随感而发。文体不拘一格,在内容上不受限制,也不苛求主题鲜明、只要能透视个人心灵,如个人博客一般,想说就说,彰显个性。不以文采、修辞、章法运用去规划学生习作。不以完整求全去要求。目标单一、约束少、断想式、对话式等等,均可用于练习。
  “真”,微作文倡导真实的写作、倡导自主作文。自由作文、学生为需要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为表达思想而写作。真实的写作是一种从内到外的倾吐。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吐表达的欲望。
  二.生活为源,寻找切入微作文话题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写作的确离不开生活,离开生活的写作一定是干枯乏味的,写作只有源于生活,根植现实,才能真实灵动。语文写作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不可能模式化教学,更大限度要求写作要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要让学生写作文时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微作文训练应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引导学生多去体验生活,接触社会,紧随时代步调,在生活中去发现探究,寻找切人微作文话题。
  平时的班会课,包括课间的交流,我们都可以有意识的让学生来一段微作文。班会课上,关于“节俭”、“感恩”、“宽容”等话题的探讨、辩论、演讲,可以让孩子们积累很多的事实和理论素材,有的学生出口成章就是一篇优秀的演讲稿;学校举行运动会、重阳节去敬老院、参加校外实践野营活动等等,及时提醒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形式进行加工锤炼,一篇篇鮮活的作文不就榨出来了;我们不仅可以就地取材,还可以相时而动,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写随笔,还可以通过指导写日记,办手抄报,黑板报,向校刊和校外投稿等形式来进行练笔,当孩子们有了足够数量的文字训练之后,600字的大作文字数便不再是他们心头的一道坎儿了。
  三.化整为零,分层指导微作文运笔
  在进行微作文训练中,制定循序渐进的微作文训练计划,为学生习作设立一个明确的而又可行的目标。还要将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目标,完成每个小目标都及时给予强化,这样不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而且通过不断的激励可以增强信心。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跳一跳摘苹果”!例如针对“学生写景不生动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把这个问题拆分如下训练项目:远近高低等观察法,时间先后顺序法,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感官参与法,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结合法,点面结合法,实景与联想想象等虚景结合法,动静静景结合法,巧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法等等,每一分项都反复练习,直到学生能熟练运用。
  四.及时反馈,分享点评微作文成果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每个反应立即作出反馈。反馈越快,强化效果就越大”。据此,学生的微作文按照要求写好后,需要教师迅速批阅,寻找学生作文的成功与不足;接着和学生一起赏析优秀作品及普通作文中的成功之处,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修改升格,让大家明白优秀作文是怎样炼成的。除此之外,可以把每个同学的优秀微作文印制成册相互传阅,让学生大家过把“作家瘾”。
  微作文习作的点评指导重点应放在感受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强调学生做三方面的积累:生活的积蓄、思想认识和情感的积蓄、语言的积蓄。微作文习作的点评应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着眼于整体评价和情感渗透、侧重于对灵动的语言、特别的创意、新奇的材料、独特的认识等方面作评价与指导。应极力反对教师对学生就写作结构等做过细的舍本逐末的指导。
  当学生创作出“微作文”后,教师可以立足广阔的时空,搭建一个个“微平台”,让学生在多元展示中表达交流,培养发表意识,提升创作展示的自信力。一是可利用班级的“学习园地”展示学生的“微作文”。让孩子们利用课间去阅读、去欣赏,让展示者收获成功,让阅读者增加自信:只要我努力,自已的文章也能在园地中展示。二是利用班级博客或QQ群,创造网络展示交流平台。让学生突破时空限制,随时上传自己的微作文,进行交流评价,感受网络发表展示的魅力。三是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交流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微习作”创作的情况,每天利用语文课的前三分钟,挑两三名学生展示自己的“微作文”,让他们诵读作品、畅谈创作背景、讲作品的特点。这样,既拓宽了展示的渠道,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微作文”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小桥梁,流露真情的芳草地,提高写作能力的演练场,重拾写作信心的百花园。我们相信,有效的“微作文”,定会让学生爱上作文,为成就“大手笔”奠基。
  参考文献
  [1]方伯荣.快乐作文训练百例[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2]郑宏尖,王崧舟.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与流派[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
  [3]王栋生.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5]余映潮.写作教学的智慧[M].大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人口众多、网购人群众多的中国,“电商销售”正所谓是如鱼得水,生意蒸蒸日上,因此做好电商的销售是很多商户们的最快捷的赚钱之道.如何让电商的产品更好的与用户互动,即通
软件工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产业,其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娱乐、军事、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它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快速发展.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天龙八部》中的主人公段誉、虚竹以及慕容复、阿朱等都带有程度不同的悲剧性,但他们的故事体现出的还是通俗小说的趣味性、娱乐性,只有萧峰的悲剧是个例外,远远超出其他人
伴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微信(WeCht)作为方便快捷的即时通信工具,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紧跟时代,充分利用微信平台拓展与读者问的
夏天的天气燥热难熬,空气中蒸腾着白哈哈的热气,让人喘不上气来。毛毛每日去汽水站打冰水,好让毛爸爸回来后解渴。提着竹篾的热水瓶,要走两站的路,对瘦小的毛毛来说,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好在这两站路走得并不枯燥,走过一排排的房子,还要经过一块小小的田。这块田不知由什么人耕种,它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田,但它上面居然还是长出了庄稼。毛毛在那里看到过蚕豆结荚,看到过油菜开花。现在是夏天了,那里传来了清脆的鸣
期刊
对采自安徽黄山的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成虫虫体的病原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共获得8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对其菌落形态、菌株生长速度、产孢量和萌发
本文围绕我国企业经管理创新的现状、有关企业经济管理创新路径的几点思考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对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笔者自己的见解,
我国古代为皇帝立正妻(即“皇后”),有一条极严格的婚前体检制度。《汉杂事秘辛》载记:东汉桓帝要立大将军梁商的女儿梁女莹为皇后。未成婚前,桓帝派吴婀女官来到梁府。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