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初中英语生动课堂的策略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y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动、灵动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英语学科思维品质,提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本文以四个教学片段为例,就如何打造生动课堂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生动;兴趣;有效;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19
  一、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由此可见,积极的情感态度就是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推进器。灵动的课堂氛围直接影响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情感态度。生动的初中英语课堂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共鸣,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英语学科思维品质,提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努力打造生动课堂,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中西方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初中英语教师打造生动课堂时所需具备的优点
  首先,教师本人应具备较高的英语文化素养。英语教师若口语流利,知识渊博,那必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其次,教师每次备课时都要做到精细有趣,重难点突出。在上课过程中能与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新知,充分利用上课时间,提高效率;再次,在课堂上,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尤其对于学困生,要用发现美的眼光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善用赏识教育,多鼓励,多赞美;最后,寓教于乐,不能让课堂流于形式,枯燥乏味。教师可以抽空与学生一起唱英文歌;可以让学生看一些励志的英文视频。这都是丰富课堂内容的有效策略。
  三、初中英语生动课堂教学设计的亮点展示
  亮点一:词汇教学与情感教育在活动中紧密结合
  笔者曾有幸听过一位优秀教师的reading 课——Unit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如何处理好reading课是英语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该教师精巧的构思、流利的英文、活泼的个性、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教师一开始就把整个班级分成四组,并让他们以比赛的形式参与这堂阅读课。每组只要有人回答对一个问题,该组就上一个阶梯。这个阶梯是本堂课的亮点。课前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好四个阶梯,在活动过程中,若有人回答了一个问题,就在其所在团队的阶梯上写上s,第二个人回答了,就上一个台阶,写上u。起先我们不懂写这些字母是何意,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字母越写越多,successful这个词就浮出水面。原来教师是在借这个活动教育学生,想要成功,必须通过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爬。
  亮点二:善于抓住时尚脉搏
  仍然以Unit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为例,本篇阅读主要讲述Mickey Mouse成名的过程,是成功的典范。这位教师能够抓住时代前沿人物——李安导演。这位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二度斩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中国大导演,也是由一个little man 历练成了一个successful man。这位教师很有创意,让学生四人小组做一个interview来采访李安,询问他的成功轨迹。这一教学设计非常灵活,学生可以把阅读中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真正做到了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而且学生很感兴趣,整个活动过程气氛热烈,场下听课教师也惊叹于学生的出色表演。
  亮点三:寓教于乐
  以笔者的一堂公开课为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Section A 1a-2d)。本单元会涉及到数字,而一到九的数字之前已经学过,于是笔者选了“number song”这首英文歌。这样不仅可以活跃气氛,还可以复习一到九的数字,顺便让学生学习十到二十这些数字。笔者本来也在思索采用唱英文歌的形式教数字会不会进度太快,但考虑到现在的初中生在小学的时候基本学过这些英文数字,于是觉得用唱歌的形式会显得既有趣,又有意义。另外,这首歌曲调优美,朗朗上口,难度适宜,学生会很喜欢唱这首曲子。于是,笔者在备课时反复练习这首歌,以便能很好地教授给学生。果不其然,在课堂中,学生表现得也很积极。班级里有很多爱英文歌爱音乐的孩子,整个环节师生配合比较好。在笔者的领唱下,学生由紧张到放开齐唱,课堂骤然变得热烈欢乐。
  亮点四:理论结合实际
  仍然以Unit7这堂公开课为例。有一个环节令笔者绞尽脑汁。第二个听力练习中,出现了long blue and yellow socks 这类词组,之前也想过把small,big,long,short等词放入到最前面呈现新知这个环节中,但觉得一下子把形状,颜色,名词一起呈现,似乎内容太多,于是放到第二个听力之前。笔者是用一句话过渡到这个环节的:I like some clothes in Janny’s clothes store, but I can’t decide which one to buy. Can you help me? 然后在屏幕上呈现四张图片:a small purple hat,a big purple hat,short blue socks 和long blue and white socks。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说:“I think the small purple hat is better.”有的说:“I think the long blue and white socks are better.”看到笔者无法决定买哪个,学生争先恐后地帮着出主意,这样就达到了学习新词与语言交际的目的。在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用法。因此,这种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语言交际中既能使课堂生动,活泼,又能达到加强记忆,掌握语言知識的目的,体现了课堂设计的有效性。
  四、结语
  打造生动、灵动的初中英语课堂是每位初中英语教师致力于做的一件事情。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真正把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张仁贤,刘焕新.如何赏识和激励学生[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中学 315000)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英语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是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的基础.词汇贫乏、词义含糊会阻碍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与表达.笔者结合平时在阅读课中的教学反思,以一
“陈老师,真是抱歉,我在外打工多年,原本早就应该来看望你。我的孩子成绩那么差,您还这样无私地帮助他,每周都让他参加红月亮爱心社活动。这次期末考试,孩子的语文终于考及格了,真的太感谢您了!”  2014年2月的一天,即将外出打工的老河口市袁冲乡纪洪村村民李国庆,走了几里路,来到湖北省十佳班主任、襄阳市师德楷模——纪洪小学教师陈传会家中,由衷地表达自己的谢意。  送走李国庆,陈传会的眼前浮现出一张张家
摘要: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方面的要求也相应有所提高。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初中语文教学也开始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学方式和提高教育水平。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积极贯彻新课改的需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笔者针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每日沉浸在书海中的你是否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恨不得每天24小时都用来学习?完全不必,下面的7招就教你学会充分利用时间,在同样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摘要:微课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时空限制。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消化语文知识,理解疑难问题、学习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初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13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
摘要: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教学,本文提出了四个侧面:一是结合艺术学科,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二是结合科学学科,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三是结合语文学科,发挥学生文学素养;四是结合体育学科,促进学生体能发展。  关键词:英语学科;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11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科之间高度交叉与融合,对教育提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对探究性思维有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新的教学理念对探究性学习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通过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相应的改变,开展相应的教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活跃程度,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并在相应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逐渐提升学生采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新知识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存在的不足。在了解了问题意识的培养现状后,又详细探讨了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以便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旨在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15  历史是一门人文社科类学科,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较为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