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就是发展力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6259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十年磨一剑”,兴国县均村中学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奇的“教育不等式”:学校地处“一脚踏四县”的偏僻乡村,教学质量却连年保持在全县前列,一些县城的学生都慕名“倒流”到该校就读,而且打造了英语、数学教学特色;学校的教师流动幅度大,2019年一次性进了39名新教师,这不但没有影响教学质量,反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校长温东福说:“均村中学能够成为一所社会满意的学校,并没有什么秘诀,只是紧紧抓住教师这个关键,把教学‘常规’做到极致而已。”
  地处万安、泰和、赣县、兴国四县区交界处的均村中学,地域偏僻,交通不便,曾经是一所薄弱学校,教学质量在全县垫底。2008年,温东福来该校任校长后,带领全校师生从教育的供给侧发力,选择了一条充满教育智慧的突围之路。
   寻找突围的“捷径”
  踏进均村中学校园,记者感到这是一所朴实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的墙面上看不到什么“雕饰”痕迹,学校也没有提什么高大上的办学理念、办学口号。学校创办于1957年,现有近3000名学生,95%左右的学生在校住宿,教师140余人。
  温东福校长回忆说:“我刚调来的时候,与大家反复研究分析校情。作为一所偏远的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教学设备等方面不能与县城学校比,特别是生源、教师的学历层次差距更大,所以学校突围最好的突破口就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是一条成本低、收效快的新路子。”
  教师队伍建设破题之笔是从建设好学校领导班子开始的。温东福刚来均村中学的时候,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只剩下3人。学校加紧了领导班子的配备,从年龄、学科、特长上优化配置,尤其注重优化班子的年龄结构,让年轻人唱主角。现在学校的领导班子60后2人、70后3人,其他的都是80后、90后,中层骨干全是80后、90后,学校领导班子实现了年轻化,适应了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校情,成为学校发展的“火车头”。
  缩短教师专业成长期
  近年来,均村中学被人戏称为“县第二教师进修学校”:学校每年都有二三十个教师调出,这些教师到新的学校后工作表现出色,成为业务骨干。有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均中现象”。
  “均中现象”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有人发问:“这么一所普通的乡村学校,为什么能够让教师的专业成长又快又好?”均村中学用实践作答:多措并举,缩短教师的专业成长期。
  每年,一批批年轻教师走进均村中学,让校园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新入职教师不缺乏成功的欲望,但缺少专业化体验;不缺乏学科知识,但缺少教学经验。“应当看到新入职的教师中有一大部分是非师范类毕业生,当教师之前没有拿过粉笔,所以学校把‘青蓝工程’和校本教研作为历练新教师的重点工程来抓,以师徒结对的形式,对年轻教师传、帮、带,要求新教师在一个学期内熟练掌握教学常规。”温东福校长说,新教师掌握了教学常规,专业成长就迈了一大步。
  从2010年至今,均村中学持续开展了11年师徒结对活动。学校规定,教龄两年以上的教师都要带徒弟,有的要带两三个徒弟。学校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师徒结对”仪式:签订协议、师傅和徒弟分别发言、拜师、敬茶、合影、听课评课……每一个星期师傅要去指导徒弟最少一节课,徒弟每周最少要去听两节师傅的课。
  师徒结对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花力气做实管理的细节。学校为每一位教师都建立了成长手册,其中包括成长计划、学习记录、成长记录、成长心得、成长拾珠、成长色彩、成长果实、我的特色、年度总结和反思等内容。
  与此同时,学校狠抓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听课、磨课、同课异构、互相点评,集体钻研教材,按学科集中研讨……
  师徒结对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为新教师搭建了快速成长的平台,有效缩短教师的教学磨合期,一大批優秀教师脱颖而出,他们在省市县的教学比赛中崭露头角。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借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冲出了低谷,从2013年开始,教学质量跨进了全县第一方阵,2019年获得全县教学质量考核评估第一名。语文、数学成为全县的名牌学科,尤其是英语,连续四年获全县第一名。教学质量的崛起,引发了学生的回流潮,每年都有四五十人回流到均村中学就读。一个优秀团队成就一所学校
  均村中学始终把教师视为办学的核心力量,让教师站在学校的中央,倾情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在选人用人时,把教学成绩好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只要把教师的创造力充分调动起来,就能够创造教育的奇迹。”温东福表述了这样的治校理念。均村中学英语教学特色的打造就证明了这一点。学校没有一流的语音室,英语教师也不全是科班出身,可学生的英语成绩优秀率、及格率和平均分都居全县初中的前茅。
  其实他们并没有奇招、妙招,就是教师把抓学生的“听”做到极致。因为学生都在校住宿,所以坚持每天晚上安排学生听英语,从2010年至今,教师一直坚持陪着学生听英语。在坚持中,均村中学的学生英语成绩一直在全县初中学校领跑。
  “谁能够想到,全校20多个数学老师,有专业背景的不超过一半,很多是中途改行的,有的是由计算机专业改行的,有的是科学、音乐教师改行教数学,但是教师们通过自己的教育智慧与汗水打造成数学教学特色。”温东福介绍说。
  学生学数学必须解决兴趣问题,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整个数学学科就会塌下来。均村中学通过校本教研等多种形式,探索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教师领着学生快乐学数学,学生在学数学中找到了乐趣。近年来,该校的数学中考成绩在全县农村初中均名列前茅。
  均村中学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最好的自己,组建了一个优秀的团队,让每一个教师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这就是均村中学成功的秘诀。
其他文献
种植蔬菜、管理果树、开垦荒地、喂养畜禽、清扫社区……在金溪县城乡各中小学,处处可见学生在学校劳动基地辛勤耕耘、在社区进行义务劳动的场景,在劳动中,学生们真正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深意。近年来,金溪县教体局坚持贯彻落实“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把劳动实践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努力夯实素质教育内
期刊
在千年瓷都景德镇,珠山大桥是横跨昌江的市区交通要道。曾几何时,一到早晚高峰就成为一个堵点。自景德镇二中新校区、景德镇市实验学校、陶阳学校等一批新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后,市民们惊喜地发现,珠山大桥比以前畅通多了。  这只是景德镇市加大教育投入惠及民生的一个小视点。从2018年开始,景德镇市先后投入近60亿元资金新建、改建、扩建学校,不仅扩大了学校的容量,优化了教育网点布局,减少了大校额、大班额现象,而且
期刊
这是婺源县紫阳第三小学李薇老师网上教学《小青蛙》,讲述“眼睛”一词的小片段:  她出示“眼”字,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鼓励学生运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自主识字,并借助幻灯片的展示,加深理解与记忆。随后创设情境,出示三张图画:第一张是大眼睛的青蛙,第二张是眨着眼睛的小星星,第三张是小朋友做眼保健操,指导学生用“眼睛”一词说话。生动形象的画面,恰到好处的引领,将字、词、句的训练有机融合在一起,把识字教学教
期刊
2019年11月4日,在贵溪市第三小学校园内,一群六年级学生正在校园内的劳动基地割稻子,劳动课老师给他们详细地讲解示范:“左手抓住稻禾,右手挥动镰刀,尤其是镰刀头要向下……”此次收割的稻谷是暑假期間学校老师们插下的秧苗结出的金灿灿的果实。  贵溪三小地处高楼林立的贵溪市闹市区,校园内却挤出一块供学生体验农事劳作的稻田,成为城市里一处别致的风景。而全市农村学校的劳动基地如山花烂漫遍地开放,各具特色。
期刊
汤敏没有想过,任教26年,在她手上先后筹建了2所学校。  2018年3月选址筹建,9月投入使用,宜春市黄颇小学是汤敏职业生涯的第四站。  从征地到竣工,汤敏每天都待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忙监工、跑手续,脸都晒脱了皮,晚上还要做学校规划等。当年9月,一座现代化、花园式的小学如期建成。  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生源多为周边郊区居民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但办学刚满一年,学生已经近千人。  “看着学校和学生一
期刊
每个学生都是天使,只要用心教育都可以成就辉煌的未来。既然每个学生都是天使,为何有的没能展翅翱翔?是谁折断了他们的翅膀?  冰心说过:“情在左手,爱在右手,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帮助与引导。只有用心教育,用爱浇灌,才能成就他们的未来。  我从教十八年,对学生一直以朴素、挚爱之心,期待学生如树苗般沐雨露成长。  刚毕业时,我被分配到乡下一所完小任教。校长说年轻人
期刊
时隔20年,记者再次来到赣州市南康区旭山脚下的第五小学,被学校文化装扮得美轮美奂的五幢教学大楼依序矗立,校园文化墙上、班牌上、宣传栏里出现频次最高、最耀眼的是一个“美”字。南高北低、宽敞明亮的校园内干净整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条主干道南连活力四射的“最美大舞台”,北接郁郁葱葱、蔬果飘香的蔬菜园,一动一静,交相辉映,一改昔日岭背小学校园狭窄的旧貌。  “过去岭背小学的校舍都拆了,经历几次改扩建,
期刊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海尔希望小学道德讲堂。道德重在传承,道德贵在实践。我们的道德讲堂,通过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的故事,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宣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遵纪守法等道德品质,积小善为大善,集小德为大德,用道德力量擎起我们成长的希望……”  2020年11月25日下午,在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吉安县海尔希望小学大礼堂里,
期刊
“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声音”“有困难找党员”,这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行动和影响。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进锋模范作用,扩大党员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将党建工作融入学生宿舍文化,井冈山大学组织党员师生进宿舍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  党的知识共学习,让宿舍党建龙头舞起来   情潜入人心,育人细无声。井冈山大学充分利用宿舍这一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组织党员、入党积
期刊
近年来,江西理工大学积极探索“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探索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育人实施体系,成效显著。   领导重视 启动迅速   从顶层设计上要方向。率先在全省高校開展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思政和教学的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学校召开思政工作会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和党委会议,先后专题研究改革试点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