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心声 走进童心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1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学习者、教学媒介组合与重新组合的有机体。学生、教师作为教育活动有机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要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体验,用真挚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
  【关键词】倾听;孩子;心声
  教师一定要用平常心、细心、耐心、信心、会心真诚与学生沟通,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必须学会倾听,不仅要做一个仁者,拥有宽广的胸襟,撒播爱的种子;做一个哲人,指引理性的思考,将孩子引向至真、至善、至美;更要做一个诗人,倾听花开的声音,走进孩子的心田。
  一、倾听——触动孩子的心。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心灵碰撞、灵魂交融的过程。倾听作为沟通过程中最有效的武器,在教师日常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怎样辅助学生、引导学生,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呢?我们必须要学会倾听,去耐心地倾听每一位孩子的心声,用倾听开启他们心灵的窗户,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1.“走进”必先“走近”
  (1)走下讲台
  教师站在讲台前上课,往往给学生高高在上的感觉,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生的胆怯心理。相反,如果老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朝他们微微一笑,摸摸孩子的头,抚抚孩子的肩,学生会觉得你非常亲切。这样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平时活动中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走下讲台,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淡化师生之间的绝对距离,教师要置身于学生学习和活动的空间当中,穿梭在学生的课桌之间,浸润学生的心怀脑际。
  (2)平等相待
  学生不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就是因为师生不是处在平等的位置上。我们时常见到的师生谈话是,老师坐着,学生站着;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像审讯似的。尊重学生,平等相待,才有可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因此,我们做教师的,首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他的人格,乐意做他的朋友,并努力营造一个平等、轻松、和谐的谈话氛围。这样,他才会对你敞开心扉,让你真正去倾听他们的心声。
  (3)有你有我
  多出些时间与学生在一起、一起玩、一起聊,与学生无拘束、近距离的接触,在随意的攀谈中、在留心的观察中、在轻松的交流中,师生之间语言的障碍扫除了,心灵的篱笆拆掉了,感觉亲切了,隔膜消解了。尽最大的努力感其所感才会在最大程度上悟其所悟。我们要以尊重学生、平等的态度去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样学生才会把他们心思告诉教师。
  2.“走近”还须“留心”
  (1)和而不同
  我们老师在看待学生时,既要承认同一性,也要正确面对差异性,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学生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为人处事不一样很正常。老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从差异中追求统一与和谐,使班集体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但教师毕竟不同于学生,因为教师的责在教导,因此教师走近学生一定要表现出长者的风度、智者的才华和能者的水平。人们常说:看其行,知其意。我们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从学生日常的一言一行来中去分析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心理。
  (2)多和学生交流
  老师要定期不定期和学生一起交流,和学生讨论班级中的大小事。比如:优生对差生歧视、孩子分派玩耍等等。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孩子的思想动态,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这样便于教师抓住孩子的内心实际想法。
  二、倾听——碰撞孩子的心。
  1.做个“知心朋友”,倾吐心声。
  我现在任教的是三年级的学生,既是他们的语文老师,也是他们的班主任。班级上有小部分性格开朗活泼的学生和我的沟通并不存在问题,经常会把自己的事情和我分享,但是班级中大部分孩子还是存在不愿意与人分享他的内心世界,因此我就采取每隔一段时间让学生把自己对老师、班级、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用“写写心里话”的方式写出来,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我能更有针对性地改正和引导。
  2.做个忠实的“听众”,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随着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平时的交流中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无论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无论是说得清楚明白还是语无伦次,教师要专注地倾听,不能有半点不耐烦,更不能打断他们的话,让他感到自己语言的魅力,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困惑的焦点、理解力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
  三、倾听——叩开孩子的心扉。
  1.耐心倾听
  有的老师,当学生和他说话的时候,不是看报纸,就是批改作业,甚至还和别的老师窃窃私语,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的老师一听学生说话,就心烦,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说上几句,他就不耐烦地打断,然后批评教训一通。如此,学生有了心里话,宁可憋在心里,也不会找他去说。因此,教师要想叩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里,就必须要把学生说的“事”当一回事。专注而耐心地倾听。
  2.为其支招
  当学生向我们倾诉烦恼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听了之。作为老师和过来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许多烦恼,我们都曾有过。因此,我们要将心比心,真诚地为他们支招,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烦恼与苦闷。
  倾听,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真实心声,从而给疑惑者以解释,给困难者以援助,给失落者以鼓励,给徘徊者以心灵的点拨。因此,教师在耐心倾听时,还要特别注意抓住孩子反映出的问题,予以灵活巧妙的引导或化解,要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体验,用真挚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
  (作者单位:温州市龙湾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送温暖》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的第四课时,在前面的三课时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其中包括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本节课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本节课的新知识点是:1.当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时该如何处理;2. 商的书写位置。这两个问题同时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一、设计思路  为了突破难点,课前我做了如下的
期刊
中队是队员们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中队的建设将直接关系到每个队员的健康成长。如何建设好中队集体是每个辅导员首先应该做的。在历年的工作中我感觉到要建设好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中队集体可以从以下四个“美”的建设来入手。  一、激发美——创设美的环境  我们都喜欢青山绿水,都喜欢美的景色,是因为美的环境能使人心情愉快,美的环境也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对于中队来说美的环境则包括干净整洁和一定的文化氛围。  设
期刊
【摘 要】在中国管乐演奏乐器这个大家庭里,葫芦丝以其独特的音色魅力打动了无数人。学习葫芦丝,既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又可以开发孩子的右脑,对于孩子智力的发展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学生们在学习葫芦丝这个乐器上,存在了一些练习上的一些误区,我想这和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为了解决这些误区以便让学生们更好的进步,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所谈供同行们批评指正
期刊
苏州市于2008年9月开始使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简称苏科版)(2004年版),从对苏科版教材的陌生接触到后来的熟练运用,走过了一条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提高的成长之路。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苏科版教材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修订后的苏科版教材于2012年秋季开始使用,所以现在初一初二使用的是2012年版的新教材。如何研究新教
期刊
【摘 要】新课改指出,“有效”教学应与学习能力培养有效结合,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采用并设置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师生在有效教学策略中,深入互动,深刻实践,有效探析,获得学习能力素养的提升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教学效能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深入沟通的重要载体和“阵地”。课堂有效教学,成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教研的重要“课题”。传统的
期刊
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按理说,教师这一职业是令人快乐和幸福的,然而,在对一些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和观察的过程中,却触目惊心地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并没有感受到多少的快乐与幸福。近期,笔者参与的“中小学幸福校园建设与研究”课题组发放了500份关于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卷问,发现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总能体验到幸福”的只占总调查人数的13.0%;感觉比较幸福的占24.3%
期刊
【摘 要】烟不常形,教无定法。成功的课堂导入,犹如一首悦耳动听的乐曲,能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犹如一块磁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作者理论联系工作实际,论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导入的途径。  【关键词】悬念;歌谣;故事;游戏;直观  课堂导入恰似一台好戏的序幕,一部乐章的序曲,一篇新闻的导语。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指出:课堂的第一锤只有敲在学生的心坎上,
期刊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前提。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会看到、碰到这样的镜头: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结束,旁边的学生却举起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来,我来……”;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有些学生却旁若无人地做起自己的事情;课后或周末作业收上来批改,常会有让人无从下手的时候……种种现象引人深思
期刊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因此写字教学成为现在的重中之重。我这堂课从空中之月引入月的演变,到学写月字,掌握基本笔画的写法和匀称这一写字技巧。接着以苏轼的三首诗词贯穿整个教学,引出胆、胡和肯三个字,从而进行教学。在教学这三个字时分别渗透左窄右宽,左高右低,上下对正的写字技巧。最后用肝、朗和育进行方法的巩固。  【关键词】写字教学;书写技巧;月的写法  教学目标
期刊
要让学生在习作中“生长”得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会习作的方法,形成一定的习作技能,这应是我们习作最朴实的追求。  一、开掘习作之“源”  “习作的外延即是生活的外延。”学生写作主要是写自己对生活的了解和感悟。学生生存的环境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他们以自己特有的视角,表述着自己对身边世界的认识、理解和看法。  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经常带他们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走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