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活动 激活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上课教的辛苦,学生学习的过程很痛苦是现今小学英语课堂上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一些貌似遵循课改,实质偏离课改的教学行为应运而生,又有些教师为了活动而设计活动,而忽略活动的有效性。为此我县教育局也提出了“有效教学”的活动。因此我想通过自身总结及他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任务活动;共求发展
  在课堂上,我把一些以前课程中学过的水果,例如香蕉、桔子、梨以及苹果等小水果分别放入事先做好的盒子里,并让学生们到讲台上来摸盒子里的水果。瞬间就把课堂气氛带动了起来,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高涨起来。“Banana!”“orange!”“It’s an Apple!”“It’s...”学生们欢快地说出了这些水果的英文名称,也有学生说出一个句子,但都不是本节课程需要学习的重点句式:“I’d like a/an...”。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被带动起来,但是我觉得这种教学效果并不能达到我所需要的教学的预期。
  在准备课程的过程中,我经过反复比较,觉得像“盒中猜物”这种类型的小游戏只是比较适合学生对单词的复习,并不适合在学习句型的时候运用。学生们的注意力大都放在了猜测盒子中的水果上了,从而忽略了对实际句型的运用。即使这些小游戏能带动课堂氛围,但是在对教学的提高上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如何设计有效适宜的教学活动对一节课的成败至关重要。下面就自身总结以及结合他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来谈谈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一、 活动设计应体现教学理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小游戏是不是属于任务型,要看他设计的小游戏是不是有价值,能不能带动学生融入到游戏中去,能不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句式,并且能起到巩固的作用,以达到我们最终的教学目的。
  以“盒中猜物”这个小游戏为例,之后经过我们几个老师的讨论,结合实际,对教学策略进行了改变,在另外一个班级,我重新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电话购物 传悄悄话。经过改造之后,这个游戏开展的非常成功,适当的练习到了课程中的重点句型句式,克服了原来游戏中容易跑偏的现象,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要在游戏中学到知识点对于小学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地掌握好知识点,我们需要摒弃那种以往机械性操练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 活动设计应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新课程的推出已有些时日,在大力推崇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大方向也没有从根本上有很大的改变,学生们依然有很重的学业负担。有些教师在平时备课的过程中只考虑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没有过多的关注学生发展综合素质能力。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4 I have a pen pal Good to know中有个教学案例是教写英语信封,案例如下: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给班级上任何一位同学写一封英文信件,并且需要写一封英文信封,要把自己真实的家庭地址写上去,教师可以只告诉学生英文与汉语的信封地址格式不一样,不需要告知学生如何去写,鼓励他们去图书馆或上网查询,不会表达的去查字典。布置这项作业准备阶段的热身活动。
  如上设计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有助于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就是《英语课程标准》中有关学习认识能力的培养。
  三、 活动设计应贴近学生日常生活
  (一) 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兴趣
  英语学习的过程是语言习得与应用的过程,语言只有通过生活中的体现才能发挥其沟通运用的价值。事实上,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真实的语言与场景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并促使其主动地吸收与运用。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可操作性的任务,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二) 巧设真实的竞争活动,激发学生能力
  怎样教学才能使学生熟练语言知识的运用?要以活动为主線,以自主协同参与教学活动为基本模式,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为目标。活动要紧贴学生,更要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因此,不妨在“一团和气”的班集体里放进一尾“鲶鱼”——竞争性游戏,激活小鱼们旺盛的求知欲,学会在竞争中求生存。上面的游戏活动紧遵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规律,生动有趣,环环紧扣,个个拼写乐而忘返,收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 提供真实的合作交流活动,共求发展
  小组交流的创设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现真实交际的第一步,能促进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
  例如,在教学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2 My Schoolbag中的句型What colour is it?时,我们可以开展以下活动:两位学生进行问答,一位学生拿表1,另一位学生拿表2,不能看对方的内容,要求他们通过合作,把自己的表格填完整。这样,他们都有提问的需要,自然而然地去询问对方,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
  四、 活动设计应加强教师教学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样“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用则殆”。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反思,对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不断提升,提升教学效果。持续反思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一节课后,针对自己设计的任务活动,我们必须反思这些问题:
  1. 学生的积极性高吗?2. 学生的表现达到你预想的效果了吗?3. 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或还没掌握?为什么?4. 为什么有的学生没有积极参与?5. 教学过程中那些活动效果好不好,为什么?6. 对教学中的一些失误应怎样处理才能更好?7. 我的活动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当然,我们在自我反思的同时,更要学会与其他教师交流与合作,开阔反思视野,以便以后更好地设计任务活动,提升教学质量。
  在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设计有效的任务活动绝不是门面装饰或花拳绣腿,而是英语教学提高质量的必要技巧之一。可以说,英语课堂求高效,活动教学甚从容。活动教学内涵丰富,求索之路漫漫,需要我们反复地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杜志娴.中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J].2005.
  [3]文朝珲.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活动的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9).
  作者简介:
  楼爱英,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杭坪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学困生,即语文学习具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由于孩子生长环境、家庭环境的不同以及自身身体发展的差异,学生间出现了不同个体对于语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差异。语文阅读能力差的部分也就被人们定义为学困生。由于学困生自身有一定的语文阅读障碍,也就导致了很多语文阅读方面的困难困扰着学困生。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问题的源头,深层次地对学困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舒缓、解决。对学困生的阅读障碍进行对症下药,挖
摘 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本文从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对小学科学教学作了一定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学生;培养;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学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的科学教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还有较多不足,不少学生缺乏科学探究方面的基本能力,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
摘 要:真正开放的课堂,要做到“收”“放”有机结合,实现“有向开放——交互反馈——集聚生成”。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的活跃性等诸多因素共同促成了课堂意外的出现。如何积极地采取有效策略将课堂意外资源进行生成,成了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课堂;意外;资源;生成  语文课堂开放性很强,学生思维旁逸斜出是一种常见现象,即便课前作了充分准备也不能完全避免。这些意外虽属细节,却不容忽视
“堰塘修得好不好,公路宽度对不对,眼睛看了不作数,要拿数据出来给大家看。” 李天清是达州市通川区蒲家镇第二片区的廉勤监督员,任职后的他习惯了每天随身携带一卷卷尺。在村上修建堰塘时,每日清晨工人上工时,李天清便已到场,对水泥标号、石材规格等按照合同要求认真对比。在修建堰塘内护坡时,李天清用卷尺反复测量,发现厚度不够,立即现场指出,要求施工方马上进行整改。  “这个堰塘有廉勤委天天看着施工,我们真的放
期刊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对个人形象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这种背景下,也刺激着个人形象行业的发展。个人形象体现在个人穿着、仪态等几个方面。符号学是当前代表不同人群的重要学科,在个人形象方面有重要的体现。  关键词:个人形象;符号学;关系  人类本身就是一种符号性动物,在进行个人形象设计时,服装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服装设计时应该综合穿衣者的个
摘 要:培养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任务。鉴赏诗歌,不仅可以汲取古代先哲的思想精华,而且在鉴赏的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诗歌鉴赏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内容。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素养;教学;内涵  众所周知,中国诗词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瑰宝。俗话说“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让读者品味诗,感受历史的源远
目的:探讨质谱检测常见病原菌挥发性代谢有机产物(VOCs)对快速鉴定细菌的临床价值。方法: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增菌培养。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SDAPCI-MS检测菌落上层气体和血培养瓶上层气体VOCs。主成分分析(PCA)评估指纹图的差异和相似性程度。结果:病原菌菌株经两种离子检测模式(SDAPCI+/-)扫描得到其离子流谱图。通过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