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力:打破技术垄断,原创还是原创!

来源 :进出口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leit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看来,几个月前发生的“中兴事件”,似乎成了中国企业向核心技术发起冲击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在资本的推动之下,在企业家情怀的温润之中,自主技术研发迅速占据“中国制造”的高地,铁胆铮铮,剑指未来!
  


  除了有实力的国内企业倾力核心技术,一批创业型企业也强势现身加盟技术研发。它们乘着这次“势必打破国外核心技术垄断”的决心和浪潮,彰显青春活力和创新力。2018年4月刚刚成立的光鉴科技就是一家这样的企业。尽管尚未有实质产品投入市场,但这家创业企业已经声名在外。到底它有什么過人之处?
  就是年轻
  光鉴科技成立仅仅4个月,其创始人兼CEO朱力就入选了“2018年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成为“消费科技”领域年轻的新锐精英人物。
  这份榜单关注当下中国创业黄金时期的青年才俊,认为中国优秀的创业年轻人普遍受到良好教育,比前辈更懂得拥抱技术、拥抱资本。他们的作为“正在改变中国经济生活,提高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产品尚未面世,创始人就得到认可,实属罕见。而这恰恰说明了朱力的无限可能性及其带领团队的原创实力。年仅29岁的朱力立志以原创技术打破苹果(Apple)基于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方案在专利以及供应链的垄断,想法大胆又让人钦佩。
  在此之前,朱力曾担任美国苹果公司摄像头模组设计主管一职,主导了苹果深度摄像头模组的应用,用年轻有为来形容他并不为过。回国创业是他心之所向,这一次机会真的到来了!
  中美贸易摩擦及此背景下的“中兴事件”让我们在美梦中清醒了:尽管已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但我们却如此依赖美国技术,多年来竟然受制于人。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唯有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打造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
  所幸,年轻一辈已经崛起!朱力迅速回国创立了光鉴科技。尽管刚成立几个月时间,但光鉴科技已获得由北极光领投的数百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2018年6月,又完成了A轮融资。仅2个月的时间,光鉴科技的估值就翻了3倍。
  查阅光鉴科技的官方网站,上面只有简单的公司介绍,并没有任何产品的信息,却又隐隐让人觉得,它正酝酿一股原创技术的冲击波,只待昭示天下的好时机。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就是原创
  


  从目前获知的信息看,我们相信,光鉴科技的灵魂是“原创”,核心是3D视觉技术,目标是打破苹果的技术垄断,让非苹果的手机品牌获得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替代品,甚至带动国内光电芯片产业链的改变。
  朱力分析说,苹果建立了极高的专利壁垒,这也是国外其他科技公司无法进入结构光3D领域的重要因素。因此,想要在安卓推动3D视觉的应用,一定要从根本上颠覆现有的技术方案。
  由此,光鉴科技从物理原理和器件选择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它采用边发光激光器EEL加上自行研制流片的纳米光芯片来实现3D结构光,成本只有苹果VCSEL的几分之一,可以完全依赖国产。
  截至目前,光鉴科技将结构光技术应用于3D 摄像头领域,已提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3D视觉解决方案。该方案具备成本低、功耗低和供应链成熟等优势,方便3D视觉技术大规模应用于智能终端、AR/VR、智能安防、机器人视觉、自动驾驶和自动化医疗等多个领域组成的百亿美元级市场。
  将理念快速落地,是光鉴科技团队所为之奋斗的目标。成立仅两个月,光鉴科技研究的纳米光子芯片就成功流片,并完成原型机小样(demo)。适合手机的3D模组也将实现小规模试产。
  按照光鉴科技的计划,其产品可在2019年上半年进入到第一款手机中,并达到百万台出货量;2019年下半年则可以进入到旗舰机型,从而达到千万台量级。同时,光鉴科技希望在2020年迎来出货量的爆发,达到1.5亿台以上。
  根据研究机构Zion Research的预测数据,到2021年,3D摄像头市场规模将达78.9亿美元。按照2021年18亿部智能手机40%渗透率来计算,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美元,再加上在AR、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整个3D摄像头市场空间有望超过200亿美元。
  不过,如果不去争取并创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智造”,那么,恐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样的好机会付之东流。光鉴科技看到了这一良机并已行动起来。
  就是顶尖
  对于创业企业来说,人才绝对是最大的核心资本。光鉴科技核心创始团队相识于清华大学,均师出名门。
  首席执行官朱力,在学生时代曾摘得物理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并且在亚洲和中国物理奥赛中揽获绝对冠军(金牌第1名)的成绩。清华大学毕业之后,朱力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美国工程院院士、VCSEL领域的开创者之一的常瑞华(Connie Chang-Hasnain)教授并取得博士学位。在就读博士期间,朱力研发了世界上第一款可变色的人造变色龙皮肤。
  首席技术官汪博,在斯坦福大学师从谷歌的第一位投资人大卫·切瑞顿教授,研发了世界上第一款硬件去冗余的内存型数据存储系统。
  首席科学家吕方璐,是朱力在清华大学及伯克利分校的师兄,博士期间多次获得国际会议最佳学术论文奖,在消费电子领域有深厚积淀。
  目前,光鉴科技组建了十余人的研发团队,在算法、电子、光学和机械领域等方面积累了十余年的研究实践经验。其产品研发中心也已在上海、深圳和硅谷等地设立。
  顶尖的人才团队搭配顶尖的技术支持,朱力带领的光鉴科技未来可期,“中国智造”的未来更可期。
其他文献
一、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它是二十一世纪世界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综合国际上著名学者的研究,知识经济具有
摘 要:随着煤炭企业持续深化改革、减人提效,单位的零星工程常采用外委施工形式进行。期间发生了系列不稳定问题,新矿集团科学分析该问题的由来和矛盾成因,提出了一系列规避风险的处置措施和意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外委施工;矛盾纠纷;化解;处置措施  近年来,受国家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宏观政策影响,煤炭企业持续深化改革、减人提效,单位的零星工程常采用外委施工形式进行。通过外委施工,一方面降低了企业
本文对维持和提高桑园土壤肥力,促进桑树健康和可持续生产,必须测土配方施肥,才能为养蚕提供优质高产的桑叶.
澳大利亚在地理上临近亚洲,但其文化、政治、社会以及经济根基却属于西方,以英国和美国为中心的对外政策在其外交政策发展史中曾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二战后,英国推行“回归欧洲”的海外战略收缩政策,以及深陷越南战争泥潭的美国出台“尼克松主义”关于减少对盟友安全保障的现实,让澳大利亚开始审视自己的周边环境和对外政策。  它离亚洲很“近”    20世纪80~90年代,澳大利亚曾热情提倡融入亚洲,热切希望获得亚洲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竞争加剧、技术生命周期缩短、人才的全球竞争,西方发达国家加速向海外投资建设工厂、设立研发中心,与此同时,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企业也纷
战略机遇与挑战今后十年,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分工体系将进入一个渐进的、和平的转型期,这对于中美两国又都是发展的新战略机遇和挑战.这种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对此,笔
本文主要就企业经济管理的形势及创新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必要性及创新现状,然后结合实际探究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希望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企业
"走出去",鼓励企业资本"跨国门"竞争,是一项增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能力,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总部设在上海的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