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wangxin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高层建筑已成为我国工程建筑的主流趋势。如何有效的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进行管理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已成为当前建筑施工界普遍关注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分析了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最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对广大建筑工程界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层建筑 施工管理 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在我国人均土地资源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建筑朝着高层、超高层发展就成为必然。目前在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方面美国和日本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对超高层建筑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其发展速度较快。高层建筑项目施工的涉及面广、工程量大、工期较长,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程。高层建筑项目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因素较多,如何加强高层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已成为当前建筑工程界得重要课题之一。笔者深入分析了当前高层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层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以期对业内同行有所帮助。
  1 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大
  由于高层建筑是垂直向上伸展的,所以施工一般都是逐层向上进行的,留给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十分狭窄,他们必须利用有限的空间,想方设法进行施工,这就造成了施工难度的加大。同时,高层建筑施工到一定的层数后,往往需要一些先进的设备技术来辅助进行,这对建筑单位提出了比较高的技术要求。如果不能熟练的操作运用先进技术设备,将造成工期的整体延误。除了普通的高层建筑结构外,施工进程中还包括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电梯系统等工程。所以,要在不耽误工期的情况下,将高层建筑打造成精品工程,对建筑单位的施工能力是比较大的挑战。
  1.2 高层建筑施工工序多
  高层施工项目涉及面广,工程量大,施工工序繁多,所以,施工中需要及时认真的检查施工质量,如果检查不认真、测量仪器不准确,则比较容易把合格的工序误认为不合格,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同时,高层建筑对施工使用的材料具有严格要求,如何使用的材料规格、品种不正确,会导致施工机械的故障,引起建筑的质量变异,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1.3 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
  高层建筑对结构稳定的要求相当严格,所以基础填埋的较深,这就导致了项目的施工工期比较长,有的高层建筑的施工工期甚至超过两、三年的时间。在长期的施工过程中,大风、降温、雨雪、冰雹等自然灾害不可避免的发生,这就给施工的顺利进行造成了很大难度,导致施工工期不断延长,施工的安全隐患也不断积累。
  2 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相关对策
  2.1 要合理设计工程施工图纸
  众所周知,工程组织设计是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标准的前提和基础,而严密精确的施工图纸则是工程组织设计的重中之重。所以,必须设计完整、系统、精确的施工图纸,确保一丝不苟、准确到位。高层建筑施工图纸要确保标准,一是要有完整的设计图纸数量,一是要有完成的设计图纸内容。一般来讲,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要包括主体施工、电气工程施工、给排水施工、绿化工程施工以及防震减灾设计,这些各方面的图纸必须完备齐全、步步衔接。同时,在电气工程施工平面图、给排水工程施工平面图、防雷消防工程施工平面图以及智能绿化工程施工平面图中,对相关土建施工的内容,要准确标明,充分施工设计图纸的系统性、协调性和实效性。
  2.2 要科学控制施工进度
  高层建筑规模大,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施工的整个过程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不能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了解,很可能会严重影响工程工期。要对有利于施工进度的因素和不利于施工进度的因素全面分析,对不利因素,积极制定预案,积极采取有效对策和补救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对有利因素,要积极引导,充分利用,最大限度的缩短工期。高层建筑由于施工期较长,常常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对于这些新情况,要积极应对,采取组织、技术、经济、会审等方式,对意外情况进行化解,并相应的调整施工计划,使整个施工计划更具可操作性。其实,合理的控制施工进度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高层建筑如期或者提前完成施工。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后,科学的制定工程工期目标。不管在具体施工中,出现工期进度超前或者滞后,都及时进行调整,作出合理施工安排,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不受影响。如果高层建筑实施过程中出现进度超前的情况,进度控制人员必须综合分析进度超前对后续工作产生的影响,提出合理的进度调整方案,以确保工期总目标的顺利实现。
  2.3 要处理好施工关键技术
  一是高层建筑基础筏板施工中的混凝土泵送技术。高层建筑工程由于所需的混凝土数量多、体积大、强度高,因此要保证建设的进度和浇筑质量,基础筏板施工中的混凝土泵送技术就成为关键因素。目前在实际施工时混凝土泵送技术以固定泵为主,汽车泵为辅。混凝土泵送时需要根据超高层建筑的周围环境、交通状况、泵送时间和泵送强度要求等选择泵送设备的数量、方向和空间布置。二是高层建筑基础筏板施工中的混凝土养护技术。混凝土养护技术已经成为超高层建筑基础筏板施工时的关键技术。混凝土收缩除去受搅拌方式和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养护时间和养护时湿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控制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对于混凝土早期养护是时间越长,越早,养护效果越好。覆盖养护由于成本低、施工方便和技术简单的优点已经成为最常用的养护方法。三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钢结构施工技术。对于刚结构一般要关注刚结构的强度和刚结构的耐高温性能。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时还要考虑防火涂料和防火围护等配套设备的施工。由于大型塔吊的起重能力影响到钢结构施工的效率,因此,如何制定钢结构吊装时的技术标准也尤其重要。
  2.4 要确保施工操作的规范性
  在施工项目开始之前,要认真组织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学习研究,深入把握了解。要准确掌握图纸上要求的各项工序标准要求,根据图纸要求制定详细完备的施工方案。具体来说,要先组织施工的技术人员和相关工程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研究施工图纸,让他们把握好高层建筑施工的方向。其次,要组织单项施工人员认真学习,让他们提出施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便及时加以解决。在学习研究施工设计图纸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图纸存在与具体施工有悖的问题,要及时与建设、设计单位沟通交流探讨,尽快协商一致,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以便影响工程工期,保障顺利施工。
  3 结语
  总之,高层建筑是我们未来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随着未来建筑行业的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创新,新技术、新设备将日益广泛的在高层建筑中得以应用,这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层建筑项目施工对国家、对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深入分析高层建筑项目施工的特点及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合理设计工程施工图纸,科学控制施工进度,处理好施工的关键技术,努力加强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教育管理,才能确保高层建筑项目施工的扎实高效推进。
  参考文献:
  [1]吕斌.浅谈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城市建设·下旬刊.2011年第1期.
  [2]王宏杰.浅议相关方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J].河北煤炭.2008年第1期.
  [3]陈雪,沈松垚.浅谈高层建筑施工组织[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年第11期.
其他文献
老板管理企业需要“五个一切”,一切以基于目标的数字计划为出发点,一切以数字结果为导向,一切以数字利润为核心,一切以过程监控为原则,一切以过程中的沟通、协调、辅导、帮助为手
摘要:本文对某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零件加工 工艺分析  1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设计的零件的外形结构在能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1.1 零件图纸的工艺分析  本文设计的零件图纸如下所示。  1.2 零件的结构分析  由图可知,这个零件是由圆柱面、六角面、阶梯长孔、小孔、螺纹和带两个空间方向锥槽等部分组成,集细长、深孔、薄壁三种结构特点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由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Martin E.P.S dligman倡导,“是致力于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积极心理学强调教育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评价,让学生
【摘 要】美术教学应当广泛汲取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将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运用起来,服务于美术教学工作,以多样化教法提升教学成效。  【关键词】初中美术;多样化教法;分析研究  在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特别是注重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做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提升,以多样化的教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投入学习,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一、运用媒体演示法引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早已是人们的常识。在管理当中我发现很多管理原理或管理现象都和数学有着不解之缘。本文就数学与管理学之间的一些现象作一些浅析。
以喹禾灵的结构为基础,合成了2个新的酰胺类衍生物,并经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2个新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以三唑类杀菌剂腈菌唑和戊唑醇为对象,评价新型助剂在高含量可湿性粉剂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羧甲基化木质素适合配制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WP),磺化木质素适合配制80%戊唑醇可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小麦植株中叶菌唑残留测定方法。分别以乙腈、二氯甲烷为提取溶剂,通过Bond Elut Carbon固相萃取柱净化,SB-C18色谱柱分离,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