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道德生活与国家认同

来源 :道德与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wan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同”一词源于心理学,指的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趋同过程[1]。“国家认同”则主要是一个政治概念,是公民对自己国家归属的认知,以及在心理层面上对该国成员身份的评价和情感。在现代国家里,公民的国家认同感是一个国家存在的重要根基,也是政权合法性的 “Identity ” is derived from psychology, referring to the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convergence of individuals and other people, groups or imitators [1]. The “national identity” is mainly a political concept, which is the citizen’s cognition of his own country’s belonging and the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and emotion of the membership of the country. In modern countries,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citizens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existence of a country, as well as the legitimacy of political power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对90名从事审判业务的一线法官的问卷调查,考察司法裁判中后果考量的存在及其样态.结果表明,在司法裁判中后果考量不仅广泛存在于疑难案件中,而且在简单案件中也屡
摘 要:本文以微博舆论危机为主要阵地探讨在微博中舆论危机的生成原因和要素,并且对舆论危机的扩散机制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出微博舆论危机整个过程的显著特点。  关键词:微博;舆论危机;突发事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信息传播的日益多元化,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被逐渐扩大并融为一体,网络造就了这样一个大熔炉,互联网以其气势磅礴之势加入了大众传播的行列。新媒体在舆论事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新媒体中
格哈特(Gerhardt)先生邀请我讲一讲黑格尔法哲学的现实意义.对此,我是再乐意不过了.同时,我也痛心于黑格尔法哲学的现状.对于痛心之事,我当然也乐于谈论.在我看来,黑格尔法哲
期刊
摘 要:我国民事诉讼法以及新出台的司法解释都对公益诉讼做了具体的规定,但是在公益诉讼的提起资格上仍然存在着较大争议。在公益诉讼中,只有特定的行政机关和部门才有原告资格,多数行政机关并不天然具有该类诉讼的起诉权,除非法律的特别规定。基于此,也只有经过认定的有关社会团体和组织才具有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检察机关具有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但应该符合一定的前置性程序。为了避免司法资源的重复性使用的浪费,在规
人类乃万物之灵长,是创造性的终极来源.但人工智能技术在作品创作领域的发展不断对人类传统观念产生冲击,创造性的来源问题再次引起了关注.国内对创造性的研究多采用实证主义
当我们思考公共空间和语言时,会发现有一种不可忽视的关联似乎将它们连结在一起,倘若我们同意从民主角度来看待它们.汉娜·阿伦特告诉我们,在基督教贬低古代之后,现代革命是
加快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依法保障的政府职能体系  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推动实现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努力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把计划生育等政策与户口登记脱钩,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  在青海三江源地区选择典型和代表区域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2016年在京津等13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适时推开司
在巍巍太行的深处,有一个叫陈庄的村庄,它位于河北省灵寿县西北50公里处。1939年9月,在贺龙的指挥下,八路军一二o师在这里巧妙设伏,痛歼侵华日军1200多人,被八路军总部誉为“模范歼灭战”。  日军机关算尽反入伏击圈  陈庄南靠王母观山与平山县为邻,北与阜平接壤,向西翻过坨梁峰直达山西五台,向东沿鲁柏山可到达灵寿县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日战争时期,陈庄是晋察冀边区的首府,边区政府、公安总局、抗
期刊
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一直以来有个误区,即想当然地认为“中国开发模式”已然成功,剩下的任务只是如何归因.笔者并不这么认为.在这里,开发模式的评价指标的选择成为关键.作为
本文以北京朝来新生体育休闲有限公司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案为切入点,分析无涉外因素纠纷在外国仲裁机构仲裁的相关问题。国内当事人将无涉外因素的纠纷约定提请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