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对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观察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从我院进行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回归性分析,根据其依从性情况将完全依从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部分依从或不依从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家庭经济收入较高、家庭支持度较高、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较多、药物副作用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使用药物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时的依从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上需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因素进行有针对性护理,以提高其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由于精神性疾病的特殊困扰、精神及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家庭及社会对待患者的态度等各种因素,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情绪及态度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对医疗行为表现出一定的抗拒和抵触,而较差的依从性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及转归均产生较大的影响[1]。因此本文作者通过对我院部分患者的根据其依从性进行分组对比,观察具有影响作用的因素,并分析其护理对策。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我院进行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回归性分析,男41例、女39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4.83±9.27岁。所有病例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并使用抗精神分裂药物超过3个月以上;排除脑部器质性病变、伴随其他主要器官严重损伤和功能性障碍、药物依赖及成瘾、具有躯体病患或全身性疾病患者及治疗中断或无法配合调查研究患者[2]。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调查方案并明了该项调查的意义,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要求。
  1.2分组
  1.2.1分组情况
  将抽取的80例精神分裂症使用药物治疗患者根据其服药依从性情况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为完全依从患者,共45例,其中男23例、女22例;对照组患者为部分依从和不依从患者,共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和年龄结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2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估标准
  患者能够按照医嘱进行准时准量的服药为完全依从;患者能够按照要求服药,但服用的时间和剂量均未达到医嘱要求为部分依从;患者80%以上时间拒绝服药或未能按要求服药为不依从。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这种相关的自身基础因素与临床因素进行回顾性统计,并按照分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药物使用时间、药物出现副作用情况、家庭经济收入及支持情况及对疾病、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17.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水准为0.05,可信区间95%,p﹤0.05为样本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家庭经济收入较高、家庭支持度较高、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较多、药物副作用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使用药物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精神病患者因为疾病的影响,对其生活、工作自理能力影响较大,其社会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家属亦须对患者投入较大精力进行监管,这对患者的家庭亦产生影响,是患者及其家庭均背负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尤其该病目前在临床上并没有根治方法,又经常出现复发,迁延不愈,很容易使家属失去治疗信心,采取消极态度甚至放弃治疗。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时的依从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上需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因素进行有针对性护理,以提高其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
  4护理对策
  针对精神病患者的特有病情和对服药依从性的临床影响因素,通过对临床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我们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护理加强。
  4.1 设置固定的护理人员,构建良好护患关系 由固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避免频繁换人使患者产生陌生感、不信任感。尤其患者在刚入院时,对陌生的环境和封闭的病房往往会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的负面情绪。作为护理人员,应当在工作中保持耐心、热心,理解并同情患者,同时注意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信仰,陪同并帮助患者对周围的医疗环境进行熟悉、。在患者信任感、安全感的基础上建立起平等的护患关系。
  4.2加強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其家庭加强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其自身病情,认识到治疗及服药的意义及重要性,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疾病、治疗及生活;尤其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进行个别的咨询,并对其家属进行书面指导,以加强其对疾病及治疗的认识。同时亦使患者周围人员尤其是其家庭成员,能够充分认识到对患者治疗的必要性,减少对患者的负面精神刺激,增强对患者的照顾、监督及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协助医护人员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增强患者对服药治疗和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并组织住院的病友和以取得较理想疗效的患者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增强患者的自信,树立与疾病抗争的信念。
  4.3 心理护理及治疗 通过对患者的安抚及心理疏导缓解其不良情绪,建立信心,使患者由消极医治变为主动积极参与治疗;并可以通过对患者的认知重建,纠正其对疾病及医治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提高治疗及服药的依从性。同时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当其依从性较好时,给予肯定的鼓励;而当其依从性较差时,及时的予以批评指正。
  4.4做好用药指导和调控 同时应进行良好的药物指导和调控,使患者清楚服用药物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对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能力,并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进行一定的预防措施。对于已经出现不良反应或副作用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药物使用的调整,可以减少剂量及服药频率、减少药物的联合使用、更换药物或使用安坦等拮抗剂等。
  参考文献
  [1]齐巧玲,安新发,牛彩霞等.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9):18-20.
  [2]朱永鑫,马瑶,墨伟静等.精神病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调查及其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5):188-18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不孕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以利于发现腹腔镜联合胸腔镜治疗不孕的最佳护理方法。结果:该治疗模式治疗后输卵管复通率90.34%,术后6-12个月受孕率55.43%,宫内妊娠率50.86%,输卵管妊娠率4.65%,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在当今各类医院中,老年人都是该科室的主要患者人群,从实际的临床案例来看,呼吸系统疾病又是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本文针对我市某院的呼吸内科住院老年50例60岁以上患者常见的护理实例进行总体分析,具体的就是在调查研究的实例基础上,针对出现的实际护理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关键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优点以及在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10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手术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并在围手术期使用常规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在围手术期使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手段进行护理,在两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主要病理系股骨头血运受阻,遭受破坏而引起的头部骨质缺血,故多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为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是骨外科疑难症之一,病程较长,致残率高[1]。大多因风湿病、血液病、潜水病、烧伤等疾患引起,先破坏邻近关节面组织的血液供应,进而造成坏死。其主要症状,从间断性疼痛逐渐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研究环节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呼吸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老年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者,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采取环节式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7例符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标准的骨科手术病例,按术前规范准备及体温护理措施。结果 23例无需输血,4例大量失血需要输血,但最大输血量仅800ml。结论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技术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效果是显著的,但在具体实施方面应注意心肺负荷和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 要】中风病是一种对患者危害较大的疾病,出现此种疾病的患者会发生交然昏倒、不省人事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危害,由于此种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都非常的高,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较大的阻碍作用。临床上,通过中医治疗可以很好地治疗中风,本文就结合笔者临床实践,重点探讨从中医角度如果对中风患者进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取我科于2010年3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危重症病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心理护理满意率对照组为80.6%,观察组为1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 探究改造和完善急救护理流程的路径,以及它对于抢救重症患者的有益影响。方法 把40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00例)和再造组(200例)。对于常规组的急危重症患者运用传统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对于再造组的重症患者则采用经过完善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经过试验,比较两组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研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 方法:通过观察我科住院100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根据不同病情给予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方法 结果:100例患者中92例出血停止好转出院,4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转介入科行手术止血治疗,2例死亡。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止血成功率,提高生存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