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管理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ai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搞好“三农”工作,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笔者结合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从设计、施工等方面阐述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关键词:农村公路;质量;管理与控制
  Abstract: the rural roa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oad network, and improve rural basic conditions, do well the work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service in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embody the people-oriented concrete manifestation. Based on many years of related work experience, from design,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ural highway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rural highway;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5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农村公路属地方性公路,由地方政府交通部门管理,建设资金非常有限,施工时都采用简单的施工工艺,材料大都就地取材,对工程质量管理也不是很严格,因此目前县乡公路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路段技术指标达不到要求,路基压实度不够,路面材料差,排水設施不够完善等。笔者认为,要做好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严把设计质量关
  1.路基设计
  农村公路的新、改建工程一定要按规范要求做好设计工作,对不符合技术标准的路段应进行线形改善,使其符合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
  2.路面设计
  设计前要调查好拟建公路的年平均双向日交通量、交通组成及交通增长率等,对改建公路要调查现有路况,排水系统,路面结构、宽度、各层厚度,并判断其结构层或材料是否可以利用,测定原有路面的回弹弯沉值。根据调查数据,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进行路面结构层厚度设计,在原有路面补强时,按改建路面进行设计。
  3.排水系统设计
  路基的排水主要靠边沟,在挖方地段及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均应设置边沟。边沟的深度及底宽一般不小于0.4m,干旱地区不能小于0.3m,以保证排水的畅通。在地下水较为发育地段应设置暗沟、盲沟、渗水井等。穿越村、镇的公路,其排水按过村、镇排水要求进行,边沟应设计为有盖板的浆砌片石排水沟。若为改建工程,原有的公路排水系统都较差,应注重排水系统的设计,除了可利用一部分涵洞外,必要时还增设一些涵洞,如原有的涵洞由于孔径太小,不满足排水要求时也应拆除重新改建。公路出现坑槽、翻浆、沉陷等病害大多都与水的作用有关,要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就必须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
  二、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1.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农村公路的路基施工点较为分散,施工作业面一般较窄,质量控制较难,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施工时填筑路基所用的材料必须经过试验,符合规范要求后才能使用。路基宽度不够需要半填半挖的路段,如填方高度较大的,严禁在旧路上直接向下倾倒填土,要开挖便道至填方地段再分层摊铺碾压。填方路段的施工要严格控制松铺厚度,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时排铺碾压,每层土最大松铺厚度一般不宜超过50cn,每层碾压后要进行压实度检验,符合要求后才能再填土施工。
  因坡度过大,需挖方降坡的路段如为土质或强风化石的应机械施工,不能采用爆破方法,避免破坏原状土质结构,造成边坡塌方。挖方路段开挖到路槽标高后要进行碾压,经压实度检测,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
  2.1基层的质量控制
  路面的质量控制首先是原材料的控制,工程施工实践表明,0~30mm粒径的碎石在施工时不易离析,质量较均匀,而0~40mm粒径的碎石在拌和、摊铺时易于离析,质量难于保证。在加工碎石时供应方为了图利,往往不经常调整碎石机的压板,加工成的碎石级配不佳,粒径偏大,最大粒径往往达到40mm,材料管理员在碎石收方过程中,如发现级配不符合要求的应予以拒收。基层压实应使用180kn以上的压路机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18cm。基层未铺封层时应禁止开放交通,以保证表层不受破坏。
  在施工中,随时观察材料的含水量、级配,在排铺、拌和整平过程中观察均匀性。如有粗细集料离析现象时,要局部添加所缺集料补充拌和或换填新料。基层碾压成型后要进行压实度检测,压实度要达到98%以上。
  在路面施工过程中由于碎石级配不符合要求,碾压后的碎石基层不能结板,承包方为了应付过关往往在排铺碎石后加铺一层薄石屑,再进行碾压,这样处理,其表面结板很好,在外观上看不出质量的差异,但经压实度检测就会发现基层表面较密实,而下面却是松散的颗粒,这样的基层投入使用后,很快就会导致路面的早期破坏,在施工过程应坚决杜绝此种做法。
  2.2沥青表面处治的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表面处治要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采用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与处治层的厚度相等,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的泥砂及一切杂物清除干净。撒布一段集料后,立即用60~80kn钢筒双轮压路机碾压,碾压时每次轮迹重叠约30cm,从路边逐渐移至路中心,然后再从另一边开始移向路中心。碾压完成后还要进行初期养护,发现泛油时,应在泛油处补撤S14(3~5mm)的封层料,过多的浮动集料要扫出路面。
  2.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承载能力大、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日常养护费用低等优点,在农村公路上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
  水泥混凝土面层铺筑在基层上,共同承受车辆荷载作用。实践证明,如果路面底基层强度不均匀,强度弱的地方容易发生变形,甚至会下沉,造成面层与基层之间局部脱空,面层应力急剧增加,从而导致面板断裂。因此设计和施工规范对基层提出了一定要求。结合我国西南部雨水多、湿度大、水稳定性要求高的特点,贵州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大多采用水稳层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碾压机具或碾压工艺如果不当,就会影响基层的压实效果,难以达到要求的压实度,所以应选择合适的压路机和碾压工艺,并掌握碾压时机,在混合料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碾压,按照先边后中、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直至碾压到规范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基层各项指标合格后可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的泥砂及一切杂物清除干净,并按《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混凝土路面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材料级配要准确。水泥混凝土路面开工前,试验室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各种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施工单位按照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进行施工。由于受条件制约和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农村水泥路施工多数采用小型机具施工,为减少配料时人为因素的影响,要求使用强制式拌和机。但是,大多数施工单位使用的强制式拌和机没有配置计量设备,仍然使用人工上料,人工加水,所加材料和水的质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用量不精确,误差较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水泥使用上,少数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克扣水泥用量,甚至是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必须加以防止和杜绝。
  (2)防止材料离析和振捣不密实。材料离析和振捣不密实对强度的影响较大。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运输距离和车辆的行驶速度,车辆起步和停车应平稳。装料时,车辆应挪动车位,卸料落差不大于2m。应使用熟练振捣操作工,每车道使用2根振捣棒,沿横断面连续振捣密实。振捣棒在每一处持续时间以表面不再冒气泡和泛水泥浆为限,不宜过振,也不宜少于30s,移动间距不大于50cm。振捣棒应轻插慢提,插入深度离基层35cm。
  (3)严格控制砂的细度模数。在水泥混凝土混合料坍落度、粗集料最大粒径、水灰比等其他条件一定的前提下,若使用粗砂,单位用水量可适当减少,砂率适当增加,采用细砂则反之。砂的细度模数应在2~3.5之间。
  (4)控制好水泥混凝土板的厚度和强度。首先检查模板尺寸,模板高度必须与路面板设计厚度一致;其次检查模板刚度,禁止使用变形大、顶面不平顺的钢模;然后检查模板的安装质量,要求位置、高程准确,线条顺直,接头平整、牢固。在振捣时不下沉、不变形、不位移。同时检测立模后的模板高度,通常用拉线法检测,每5m(纵向)检测一处,每处用小钢尺量测3点(横向),一旦发现模板高度不合格,即应对基层表面进行处理,或调整钢模直到合格为止。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强度考核指标是用抗弯拉强度来保证的,抗弯拉强度一定要达到规范要求。
  3.排水系统施工的质量控制
  按设计要求进行边沟、排水沟的开挖,在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经常抽检断面尺寸。涵洞的施工要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因是农村公路,所有的污工砌体较为分散,工程量也不大,砂浆及混凝土的拌和大都采用人工操作,质量难以保证,施工人员应勤监督,勤抽检。
  三、工程验收
  农村公路工程项目修建完工后首先由市级交通质监站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再由项目业主组织有关部门按《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进行竣工验收。
  结语:
  农村公路是一项惠民工程,其建设质量事关农村公路安全畅通,事关农村公路投资效益,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农村公路施工一定要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加大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力度,以确保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农村公路建设等级低、资金匮乏,但不等于可以质量差、寿命短,更应利用有限的资金尽量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使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 劉海涛.阎志勇. 浅谈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管理[J].南北桥.2009.8.
其他文献
摘要:路基是一种线形结构物,具有路线长、与大自然接触面广的特点,其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当地自然条件所决定。合理选择线位,可以避开地质不良地段和工程艰巨路段,保证路基稳定。路基工程的特点是:工艺较简单,工程数量大,耗费劳力多,涉及面较广,耗资亦较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车辆总数和车辆载重都有大幅的提高,这对公路的路基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探讨了公路路基常见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逐步完善,在不断进步的经济社会对现代交通运输行业高标准要求的推动下,浅埋偏压性隧道进洞交通建设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与潜力。本文对某隧道浅埋偏压段的处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地面注浆加固、超前管棚及锁脚钢管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期刊
摘要:本文是作者的工作经验的总结,主要的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三个方面提出有实践借鉴意义的对策。  关键词: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he author of the work experience summary, mainly from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security managemen
期刊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十二五”时期,小城镇的发展进入了重要的转型时期,通过从生态视角重新审视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反思当前常有的一些规划建设观念,并以河南小城镇为例,提出构建生态的城镇结构,注重乡土景观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生态视角   Abstract: "1025" period, the devel
期刊
摘要:审计外包是现代企业建立起应变性组织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组织的再造和管理战略的实施和拓展,但内部审计外包会降低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外部审计建议缺乏相对合理性和可行性与外部审计机构会丧失中立性和独立性。  关键词:内部审计 外包 利与弊  Abstract:outsourcing of auditing is important link in modern enterprise of establi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新技术,新材料都得到应用。沥青路面以其表面平整、坚实、无缝隙、舒适、噪音小,并且造价便宜、施工方便等优点达到广泛应用。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公路建设的相关工作经验,分析了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方法,重点论述了碾压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为今后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期刊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现场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优化现场管理。  一、优化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  优化现场管理必须遵循的三个基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变频多联商用中央空调在建筑空调工程中得到了迅猛发展,该系统以高效节能为中心,且可自由应用于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场所,配之以先进的变频技术及智能化的控制方式,写下了空调历史的新的一页。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frequency conversion split commercial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in the bu
期刊
中图分类号:G353.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用热技术经济学原理与BOX非线性约束(复合型)优化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型柴油机动力系统中废气复合透平系统(Turbo Compound System或TCS)进行了热技术经济分析研究和设计优化计算。探讨的方法也可用作动力厂(站)可行性研究阶段方案设计时的参考。关键词:废气复合透平; 热经济学; 优化设计  Abstract: hot
期刊
中图分类号:TU72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在建筑物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建成的过程之中,建筑施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只有管理好建筑物的施工现场,才能保证好工程的安全、进程以及质量,并且不给施工人员带来生命上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描述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中的措施与方法,旨在与同行交流。并由衷希望各建筑施工企业能维护好施工现场,既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又能给居民建造出质量优、环境好,安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