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050-01
摘要: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基于战略管理的企业管理框架,其中涉及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包括企业的生产、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各个企业因为其本身性质不同,所要进行管理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这中间,很多企业在管理方面尚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如何改善这种局面,构建出合于本企业的管理框架,为企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组织管理基础。本文拟从企业战略管理的作用、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企业战略管理的策略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战备管理;企业发展;管理框架
一个企业的存在是有他的生命周期的,作为企业的领导组织与管理者,应该具备大局意识,短期内怎样经营,长期怎样发展,领导核心要具备总体的计划。细分到企业管理这一方面,则要求管理者,以战略管理为核心,制定出周密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应该包括短期的实施方案与长期的发展方向两个方面的内容。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制定得不完善,企业的健康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
1 战略管理对于企业管理的作用
战略管理是定位,要把握企业的生存方向;战略管理是计划,要指引企业如何发展;战略管理是模式,要记录企业发展历史;战略管理是计谋,要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它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基础能力、企业发展方向、企业文化推动等四个方面。
1.1 战略管理在企业组织形式上的作用。在各企业的生产、销售、服务等形形色色的经营活动里面,科学、完善的组织都是不可或缺的,以战略管理为核心,就是通过企业发展战略的细化和实施,来促进企业组织机构的完善与有效作用。它可以起到精简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组织能力、加强部门联系等诸多方面的核心指导作用。
1.2 战略管理在确认企业基础能力上的作用。一个合格的企业,在自身发展与对外宣传的过程中,就必然要明确企业的基础能力,意即本企业主要是做什么的,靠什么进行發展壮大,如果涉及到多个经营领域,应该明确何者为主,何者为从,这需要企业组织领导者有明确的认识。而基于战略管理的企业管理框架,要为这种基础能力的确认提供决策性的保障。
1.3 战略管理在确认企业发展方向上的作用。企业的基础能力会一直向前发展,甚至出现结构性的转变,这种发展与转变绝对不可以盲目随意。盲目随意的发展必将把企业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战略管理的前瞻性能为企业基础能力的发展转变提供现实的方向。
1.4 战略管理在企业文化推动上的作用。一方面,我们要注重企业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管理。战略管理可以为企业文化的建设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与保障性作用。使员工能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把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增强企业员工的集体凝聚力与竞争力,战略管理下的企业文化也同时应该起到对外宣传与窗口示范作用,使企业文化真正做到为企业效益提高服务。
2 战略管理核心体系的原则
2.1 适应环境: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它一定要基于适应企业内部现实状况与外部生存环境而作出正确的部署。
2.2 不能存在盲点:战略管理一定要全程参与进入企业管理中,不能有漏洞。在任何一个方案的制定、计划的实施上,都要保证符合战略管理的基本准则。
2.3 全员参与;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它不是领导者个人的事,也不是企业某个部门独立的工作,战略管理一定要让企业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可以集体讨论制定,也可以由领导者先行制定,再由全体员工进行协商改正。
3 企业战略管理的模式与策略
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框架构建的核心,它是企业管理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是属于计划和决策范围内的工作。它是否完善、是否科学,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的质量,继而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命运。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地位,基于理性客观的考虑,权衡利弊得失,运用优势,规避风险,把握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把握好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工作需要的管理框架。
3.1 正确认识本企业管理框架。企业管理框架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完善过程当中,战略管理要始终伴随,不能分离,要根据战略管理的基本决策,制定出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明确企业管理框架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要把好的继承发扬下去,对于框架下的失误与不足之处。要求基本战略管理的核心,加以分析,原因是什么,怎么改,改动的成本怎样。都要加以认识与总结。
3.2 帮助企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细节方面的东西,企业的规章制度包括: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经营制度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也要本着企业战略管理的决策进行制定。
3.3 扩大企业经营规模。这点很重要,经营规模基本可以决定企业利益。战略管理核心要为企业管理提供企业长远发展的助力保障。要做好对企业的现实情况的摸底、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风险评估。以期达到企业远景目标的实现。
3.4 为员工的鼓励机制提供决策性支持。良性发展的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一定是积极的。这种积极性一方面来自于企业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也要有科学的奖励与惩罚机制。员工鼓励机制如何制定,战略管理要率先作出决策。战略管理的决策要能使员工鼓励机制达到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合理发挥所有员工的优势,使得人尽其才。二是公平的分配制度,使员工的努力得到适当回报。三是合理设置员工数量与工作强度。
5 总结
在当代企业管理构建框架的过程中,一定要认清战略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核心地位。要在摸清企业内部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员情况,经济情况,设施情况等等)、科学分析企业外部环境的条件下,基于战略管理的核心取向,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管理框架体系,使之更好地为企业生存服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新军.战略管理目标下企业管理框架建立与完善的探讨[N].中华新闻报,2007-06-08
[2] 马涵宇.战略管理对于私营企业管理环境的重要性分析[N].吉林日报,2006-08-15
[3] 李芳铁.浅谈加强企业管理框架建设[N].长江日报,2007-12-06
[4] 李建林.企业管理与风险管理分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08-26
摘要: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基于战略管理的企业管理框架,其中涉及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包括企业的生产、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各个企业因为其本身性质不同,所要进行管理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这中间,很多企业在管理方面尚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如何改善这种局面,构建出合于本企业的管理框架,为企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组织管理基础。本文拟从企业战略管理的作用、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企业战略管理的策略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战备管理;企业发展;管理框架
一个企业的存在是有他的生命周期的,作为企业的领导组织与管理者,应该具备大局意识,短期内怎样经营,长期怎样发展,领导核心要具备总体的计划。细分到企业管理这一方面,则要求管理者,以战略管理为核心,制定出周密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应该包括短期的实施方案与长期的发展方向两个方面的内容。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制定得不完善,企业的健康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
1 战略管理对于企业管理的作用
战略管理是定位,要把握企业的生存方向;战略管理是计划,要指引企业如何发展;战略管理是模式,要记录企业发展历史;战略管理是计谋,要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它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基础能力、企业发展方向、企业文化推动等四个方面。
1.1 战略管理在企业组织形式上的作用。在各企业的生产、销售、服务等形形色色的经营活动里面,科学、完善的组织都是不可或缺的,以战略管理为核心,就是通过企业发展战略的细化和实施,来促进企业组织机构的完善与有效作用。它可以起到精简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组织能力、加强部门联系等诸多方面的核心指导作用。
1.2 战略管理在确认企业基础能力上的作用。一个合格的企业,在自身发展与对外宣传的过程中,就必然要明确企业的基础能力,意即本企业主要是做什么的,靠什么进行發展壮大,如果涉及到多个经营领域,应该明确何者为主,何者为从,这需要企业组织领导者有明确的认识。而基于战略管理的企业管理框架,要为这种基础能力的确认提供决策性的保障。
1.3 战略管理在确认企业发展方向上的作用。企业的基础能力会一直向前发展,甚至出现结构性的转变,这种发展与转变绝对不可以盲目随意。盲目随意的发展必将把企业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战略管理的前瞻性能为企业基础能力的发展转变提供现实的方向。
1.4 战略管理在企业文化推动上的作用。一方面,我们要注重企业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管理。战略管理可以为企业文化的建设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与保障性作用。使员工能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把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增强企业员工的集体凝聚力与竞争力,战略管理下的企业文化也同时应该起到对外宣传与窗口示范作用,使企业文化真正做到为企业效益提高服务。
2 战略管理核心体系的原则
2.1 适应环境: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它一定要基于适应企业内部现实状况与外部生存环境而作出正确的部署。
2.2 不能存在盲点:战略管理一定要全程参与进入企业管理中,不能有漏洞。在任何一个方案的制定、计划的实施上,都要保证符合战略管理的基本准则。
2.3 全员参与;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它不是领导者个人的事,也不是企业某个部门独立的工作,战略管理一定要让企业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可以集体讨论制定,也可以由领导者先行制定,再由全体员工进行协商改正。
3 企业战略管理的模式与策略
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框架构建的核心,它是企业管理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是属于计划和决策范围内的工作。它是否完善、是否科学,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的质量,继而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命运。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地位,基于理性客观的考虑,权衡利弊得失,运用优势,规避风险,把握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把握好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工作需要的管理框架。
3.1 正确认识本企业管理框架。企业管理框架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完善过程当中,战略管理要始终伴随,不能分离,要根据战略管理的基本决策,制定出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明确企业管理框架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要把好的继承发扬下去,对于框架下的失误与不足之处。要求基本战略管理的核心,加以分析,原因是什么,怎么改,改动的成本怎样。都要加以认识与总结。
3.2 帮助企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细节方面的东西,企业的规章制度包括: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经营制度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也要本着企业战略管理的决策进行制定。
3.3 扩大企业经营规模。这点很重要,经营规模基本可以决定企业利益。战略管理核心要为企业管理提供企业长远发展的助力保障。要做好对企业的现实情况的摸底、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风险评估。以期达到企业远景目标的实现。
3.4 为员工的鼓励机制提供决策性支持。良性发展的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一定是积极的。这种积极性一方面来自于企业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也要有科学的奖励与惩罚机制。员工鼓励机制如何制定,战略管理要率先作出决策。战略管理的决策要能使员工鼓励机制达到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合理发挥所有员工的优势,使得人尽其才。二是公平的分配制度,使员工的努力得到适当回报。三是合理设置员工数量与工作强度。
5 总结
在当代企业管理构建框架的过程中,一定要认清战略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核心地位。要在摸清企业内部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员情况,经济情况,设施情况等等)、科学分析企业外部环境的条件下,基于战略管理的核心取向,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管理框架体系,使之更好地为企业生存服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新军.战略管理目标下企业管理框架建立与完善的探讨[N].中华新闻报,2007-06-08
[2] 马涵宇.战略管理对于私营企业管理环境的重要性分析[N].吉林日报,2006-08-15
[3] 李芳铁.浅谈加强企业管理框架建设[N].长江日报,2007-12-06
[4] 李建林.企业管理与风险管理分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