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婶的毒咒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ub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一天早饭后,庄里突然被一阵歇斯底里的叫骂声打破了宁静。庄里人很久没有听到这嘹亮的女高音了,三三两两地出来一探究竟。一看是庄西头六斤的女人,大家便驻足不前,或蹲或站,与她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
  这女人50岁左右,人高马大的,走路带风,说话能震落树叶儿。自丈夫和儿子外出打工后,家里就剩下她和腰弯得能接地的老公爹了。女人几次请求丈夫带自己出去,丈夫都说:“外面没有家里好,再说你是睁眼瞎一个,把你卖了你还以为是中了大奖哩!”
  女人转而又央求儿子。儿子说:“你走了,俺爷和那几亩地谁管?”
  “一个个都是孬种,没良心,没良心,死,该死!”那爷儿俩走后,女人常在静寂的夜里不住地低声咒骂。
  女人这一次叫骂,是因老公爹掖在枕头里的几百块钱不见了,问她,她说:“谁知道你能把钱窝在那里头?”再问,她就烦了,赌咒道:“谁摸你的钱谁不得好死,死了也得托生个畜生!”
  老公爹说:“俺没旁的意思,就是问问,你甭火。”
  “俺这火早就想泄了,俺这就出去骂那贱贼!”
  于是,女人一声声激越的叫骂声回荡在夏日的阳光里,引得更多的人出门笑看。老公爹实在瞧不下去了,过去小声地劝儿媳妇:“少就少了,权当丢了一只羊……”
  “不中,就是少一只鸡也得知道谁偷去了……”
  摆脱了老公爹,女人素性扬起双臂跳将起来,一路劲骂,还不住地掀起汗衫的下摆,袒露出肚脐眼儿,毫无羞涩之意。看她近前了,瞧热闹的人不是退后避让就是躲进自家院子窥视——女人平时几乎不与邻里来往,只有这时才能尽情地一睹她明星似的风采。
  女人闹腾了一会儿,一个瘸着一条腿的年轻汉子过来了——这是本家的一个侄子,黑瘦。瘸腿汉子问:“六婶,这明光日亮的大白天你又在这儿号叫啥哩?”
  女人忽住了嘴,不认识似的瞅瞅面前这个人,眼里便有什么忽闪了一下。女人舔舔双唇,那汗衫越发上卷,露出汗津津的半拉胸脯。
  “你个龟孙,准不是又偷吃腥了——你抓钩爷的钱是不是你摸去了?”
  抓钩爷就是女人的老公爹。
  瘸腿汉子一听,另一条腿猛一软,差点儿跌倒。瘸腿汉子晃晃身子站稳了,涨红了脸辩道:“六婶,你这不是拿血盆子泼俺吗?俺知道你家的钱都是血汗换来的,再说,俺每月还吃着政府发的残疾人补贴哩!”
  “你小时候还吃过俺的奶哩——你个没良心的,谁都敢偷!”
  “俺真没干那事,真没有!”
  “你这话没人信——只有你往老爷子屋里跑得勤……”
  “跑得勤那是找他说话哩,俺从没有想过干啥坏事。”
  “來,来——你说你没偷你就吃俺一口咪咪!”女人一手托起那半瘪的乳房。
  “吃啊!吃啊!”不远处有人兴奋地高声起哄。
  瘸腿汉子憋得脸上渗出汗星,央求道:“俺大小是个村干部,当着这么多人,您这不是扮俺的难看……”
  瘸腿汉子说这话时,声音小得俩人刚能听见。那些看热闹的人急得都将耳朵倾向现场的这俩中心人物,可一个字也没听清。
  “大声说,大声说——还有啥可瞒的!”
  女人环视一下周遭,遮掩好胸脯,提高了声,让所有人都能听见:
  “龟孙儿,你要没偷你就赌咒!”
  “俺赌咒,赌咒——谁要是偷了抓钩爷的钱,让他不得好死,死后托生个畜生,变猪变羊变小鸡……”
  观场的人哄然大笑。在这笑声里,女人和瘸腿汉子一东一西地走开了,留下了众人遗憾的表情和絮语。
  正热闹着哩,咋说停就停了?
  就在次日,瘸腿汉子突遇车祸身亡。得到他的死讯,女人一宿没睡好。女人闭着眼一只手轻揉着胸脯,两行冰凉的泪水就下来了。
  乖乖儿,你那咒太毒啊!
  冥冥中,女人看到一只温顺的山羊来到床前,她伸手一抓,羊跑了;再一抓,醒了。——原来是一个梦。
  第二天早上,女人照常给住隔壁院里的老公爹送饭,梦中的那只山羊竟然就在老公爹的门口,看着她,咩咩地叫了两声。
  女人惊诧地张大了嘴,瞪着眼竟不能出声。
  老公爹说:“也不知谁家的羊,跑到这院里了……吃了饭给人家送去吧……”
  女人没接腔,老公爹便看了儿媳妇一眼。他这一看,神色大变:女人喉咙耸动,就是说不出话。
  “你咋啦?”老公爹接过饭食,凑近了看。
  女人痛苦地捏捏喉咙,想吐出什么,却只是一阵干咳,眼光直盯着那只山羊。
  山羊始终没有人来认领,女人就天天到庄外放养它,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埋葬瘸腿汉子的坟地。奇怪的是,她和她的山羊无论走到哪儿,人们都躲着……
  到了夜里,这只羊就在女人床头拴着,伸手就能摸到。想骂男人她就抚摸这只羊,一遍又一遍,直到安然入梦。时间长了,床前是一地茸茸的羊毛。
  自从有了这只羊,她骂男人不再有声——她失音了。
  [责任编辑 吴万夫]
其他文献
我在狂风暴雨中驱车回家,父亲已处在弥留之际。他的生命如一盏燃烧了几十年的油灯,油尽灯枯,行将熄灭。  母亲在电话里问:“回到哪儿了?”  我说:“狼狗颈。”  狼狗颈是一个地名,在离我们村不到500米的地方。以前,大路的两边是农田,现在种满了龙眼树,郁郁葱葱的。  一场大雨之后,河水暴涨起来,翻滚着浊浪,泛滥到狼狗颈来了。狼狗颈原本是河道,地势低洼,晴天是路,雨天成河,每逢下大雨,这里的路段就会被
期刊
流氓是一条狗。  流氓的名字是肉头取的,他反复强调这条狗在窜进我们小区时别有用心。肉头说:“这家伙就是个流氓坯子,它一直对着六号楼那条放养的泰迪流口水,在人家屁股后嗅来嗅去。这个小区不大,大部分人和狗我们都熟悉。一条流浪狗,连饭都吃不饱,还敢对着一条母狗流口水,你说它不是流氓是什么?”  关于流氓,肉头曾非常认真地和我探讨过一个话题。他问我:“一个人在衣食无着的情况下会不会奢望爱情?”  我的回答
期刊
格娟周身的皮肤,就像一台精密的雷达,各种声波或强或弱地带给她外界纷杂的信息。格娟的手,尤其纤长柔软,白皙到几近透明。  格娟坐在那儿极安静,浓密的长睫毛似动非动,两手叠加轻放膝上。地面的震动由远及近,清晰地传达出来人的足长和身高。格娟的嘴角随着来人的走近越翘越高,笑靥如花。格娟一呼吸到来人熟悉的气息,就笑似涟漪,以嘴角为核心,渐至整个脸面。  来人在离格娟一尺远的地方站住,他身上散发出淡淡的清爽体
期刊
一声婴儿的啼哭,让萨尔图草原在1962年的秋天里收获了结结实实的欢乐与希望。  这一天收车之后,师傅老韩告诉来根儿:“晚上小虎过满月,来家吃个饭吧。”  因为是队里第一个孩子过满月,所以队长拎着一瓶地瓜烧,有模有样地就来了。来根儿当然也不能空手,给孩子拿了一副银锁,那是来根儿过满月时,奶奶送给来根儿的。那银锁很值钱,至少能换半袋苞谷面吧,说不心疼纯属假话。可是,师傅的孩子过满月,礼太轻了怎么好意思
期刊
老慢不胖。  在袁店河语境中,慢人多是胖子。不过,老慢不胖,还有点儿瘦。  可是,老慢咋就那么慢呢,干啥事儿都慢。慢慢地,人们把他的名字也忘了,就叫他老慢。  麦收,秋收,焦麦炸豆,人们都急慌慌的,不惜力。老慢也一样。只是,吆牛拉车时,老慢就表现出了慢悠悠的感觉。麦子装车,一捆又一捆,岗尖儿,绳子煞紧,套上牛,出地。明晃晃的老日头下,人渴牛饥。人们就挥舞鞭子,吆牛,急着回赶,甚至发泄了无名的燥火。
期刊
怪 厨  民国初年,江南有个姓孙的厨子,得了祖传绝技,专做鱼肴,用鲤鱼能烧出上桌时满身还冒火焰的“火龙”,用草鱼能烧出像成串葡萄的“葡萄鱼”,用青鱼能做出像朵朵菊花的“菊花鱼”……至于南北各地风味烧法,没有一样不精通。他凭这身本事,在长江边的小城毗陵开了一爿鱼菜馆,既当老板,又当厨师,烧三江五湖捉来的各种鲜鱼,迎南来北往上下三等客人。毗陵驿是苏南通往苏北的重要渡口,在曹雪芹《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贾政
期刊
她和男人在集市上碰面了。她竟一眼认出了他。男人一愣,也反应了过来。岁月已将两人的“芳华”剥蚀殆尽,沟壑爬上了脸庞。欣喜的目光和发自心底的微笑却是暖人的。  “赶集哟!”  “赶集。你也是呢!”  能说啥呢,也就是“吃饱穿暖干吗来”吧。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啊!然而她的脸居然红了好一阵子。  男女間的感情有时很微妙。女人能让男人的心变得柔软,男人能把心仪他的女人融化——无关乎年龄。  她的名字叫梅。没有几
期刊
“你能回来一下吗?爹不肯打针了。”弟弟在电话里焦虑地说。  我知道爹在想什么。他是怕自己靠药硬撑着,反而难受,不如停药,让自己早一点儿断了那口气。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看着他不打针不吃药慢慢逝去啊!  我开完会,匆匆忙忙回到老家时,正是午饭时刻。  家里人以及来探望病人的几个堂姐姐正在吃饭。看见我回来,他们都松了一口气,说:“我们是没有办法了,就看你还有没有办法劝得了他。”  我就去找爹。  
期刊
这里是个泊船的埠口,装满货物的帆船在这里停泊。船工踩着跳板到岸上买米买菜,顺便买些烟酒;经常跑这条线,和岸上的人都熟识了,见面开一些不咸不淡的玩笑。人们乐意开这种玩笑,说着笑着就把生意做了。  这里又是个渡口。河西的到河对岸赶集,河东的到河西走亲戚,都要坐船。一艘小木船,悠悠地在老河里荡过来荡过去。水小的时候,小船挂在一条维系两岸的缆绳上,船工拉着绳,脚蹬船,听不见桨声,只有河水哗哗地打着船底。 
期刊
晚宋,滁州罗城临清门内有一处清幽宅院,粉墙黛瓦,青竹森森。  辰时刚过,一顶精美华贵的轿子停在门外。朱户轻启,干练的门子递上太守的名帖。  粉墙内,幽篁深处,琴声铮铮淙淙。一位绝色女子淡妆素裙端坐在绿绮琴前,十指輕拢慢捻,心中冰炭便翻作指间风雨。  鸨母手持名帖,一阵风似的旋来,琴声依然清韵流转。  “雅秀,太守府来了贵客,是位小侯爷,指名让你伺宴。”鸨母躬身赔笑,声音不高不低。  琴声骤停,齐雅
期刊